美妆带货最差时段(美妆搭子火出圈)

今年“618”除了发放优惠券、满减折扣,许多美妆、护肤品牌把“买正装送正装量”当成大促的标配操作。今年“618”大促第一轮促销活动已经在6月3日结束。“家里的小样越囤越多,根本用不完”,成为一些消费者在参与促销活动后的困扰。拼单出小样,寻找“美妆搭子”,越来越成为年轻人参与网购大促的一种选择。对此,南京市消费者保护协会提醒,这样的拼单模式,有一些“坑”需注意。

美妆带货最差时段(美妆搭子火出圈)(1)

△购买的正品和赠送的小样

“618”大促

美妆消费迎来小高潮

随着今年“618”第一轮预售结束,美妆界的消费迎来了一波小高潮。根据天猫、京东等平台数据,奢侈品、美妆、运动健康、营养保健领域成为今年的消费亮点。开卖1小时,欧莱雅、珀莱雅、兰蔻、雅诗兰黛等品牌纷纷破亿元;开卖4小时,水牛奶、功能糖果、轻食简餐、学生奶粉等营养保健类食品销量超去年首日全天。

据报道,5月26日-5月30日预售期间,天猫美妆GMV(商品交易总额)约85.87亿元,同比与去年持平;据欧特欧咨询数据,预售全阶段(5月26日至5月31日),天猫护肤板块零售额为72亿元,位列全行业第一,同增约1.15%。预售产品均价为357元,同增1.81%。在低基数与疫后复苏出行社交需求影响下,彩妆恢复弹性更大。

彩妆/香水/美妆工具类目618预售GMV约12.16亿元,同增29.98%,产品均价为249.34元,同增18.87%。

各取所需

社交平台求“美妆搭子”

你要正装、我喜欢小样;我只要买两瓶卸妆油,但它是三瓶装的组合……组成“美妆搭子”,就可以各取所需了。

美妆带货最差时段(美妆搭子火出圈)(2)

△二手平台拼单页面

6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各大社交互动平台上,以关键词“618”“搭子”进行搜索,立即跳出了不少网帖。大家在求各式各样的“搭子”,其中以“美妆搭子”尤为突出。

“我今年种草了一款粉底液,它在直播间的价格特别给力。”南京网友西西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不过我手速不够快,在预售开启当天没有抢到订单,当时我可遗憾呢!”直到近日,她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偶然间发现有人在求“美妆搭子”,而拼单的正是这款粉底液。“售价490元的粉底液,送了两个10ml的粉底液小样,一个遮瑕蜜小样和两个粉扑,对方愿意160元把两个粉底液小样卖给我。”西西算了一下,这个价格既比网上单独售卖的小样要划算,也比免税店价格美丽,关键对方还承诺江浙沪包邮。西西立马和对方达成共识,转移到二手平台上进行了交易。

美妆带货最差时段(美妆搭子火出圈)(3)

△ “美妆搭子”交易记录

和西西有相似经历的网友还真不少,他们或是因为没有抢到心怡商品,或是因为下单的产品远超需求,所以在平台上求起“搭子”。

维护权益

先晒交易记录再走二手平台

采访中,大部分网友认为,“大家各取所需,与其闲置浪费,不如拿出来分享,所以并不排斥这种‘美妆搭子’的存在。”当然,也有网友担心,“‘美妆搭子’究竟靠不靠谱?不会买到假货吧?”

网上求“美妆搭子”是为了给自己回血、省钱,若是遇到假货那肯定会觉得如鲠在喉。为此,网友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保险的流程。

网友刘淼淼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选择“美妆搭子”的同时,最稳妥的方式就是让对方晒出自己的交易记录。“如果是社交平台上,我有时候还会去翻看她之前的动态,一般经常在网络上寻‘搭子’的人,都会有相关的动态展示,这样的可信度就比较高。”

即使是交易记录过关了,也不能完完全全保障个人权益,这时,一个成熟运营的第三方平台就成了最后一道屏障。刘淼淼称,“在社交平台上达成初步意见后,我们会去二手交易平台上进行最后的交易,这样如果出现虚假发货或者假货问题时,至少有一个平台可以进行申诉。”

南京市消协:

拼单行为,谨慎选择

“618”期间是网络购物高峰期,也是消费纠纷的高峰期。找“搭子”的消费真的靠谱吗?6月6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在平台购物期间,只能用一个消费者的账户进行购买,如果消费者通过其他社交平台进行拼单或者转售,这对事后维权会埋下隐患。“消费者进行拼单和转售的行为,属于私下交易。如果产品被调包或者发生质量问题,只能找分销的个人。所以对于这种拼单行为,建议谨慎选择。”

同时,对于闲鱼或者其他的二手商品转让平台,有第三方支付担保,可以与分销者个人约定退换货办法。但这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之内。

此外,面对电商平台的优惠,市消协建议消费者提前收藏需要购买的商品,并进行横向比价。建议购买有保价承诺的商品。预售商品支付定金以后,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不仅可以享受优惠,也可以实时退货。消协认为此项规定相对合理,对于商家预估库存和预订物流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切勿冲动消费,应按需购买,提前关注商品是否属于7天无理由退货范围。

“小样经济”火到线下

上海率先出手管理

不光在电商平台,“小样经济”也是近年线下业内热议的话题,小样从“赠品”华丽变身为“商品”。在某种草平台,搜索“小样”关键词,相关笔记多达175万篇,“小样和正装区别”“小样会有假的吗”“小样正品店铺推荐”这些热门搜索话题,也反映出网友对于小样商品真伪的争议。一些商家也瞄准商机,将小样从“赠品”向“商品”转变,但有的商家无法提供小样的供货凭证、有的小样标签信息不完整,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其中第三十五条提到,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应当与化妆品注册或者备案资料中产品标签样稿一致。

今年4月,上海徐汇区市场监管部门发布全国首个《“化妆品小样”规范经营指引(试行)》,进一步缩小化妆品小样的定义范围,并对小样产品的标识做出更加严格的规范。其中,对“小样”的标签标识进行了详细规定,即使“小样”的瓶身较小,同样应当完整地标识化妆品的必要信息;并要求销售“小样”时应按不同规格分别明码标价,做到“货真价实”,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指引》还要求化妆品小样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化妆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并履行化妆品信息披露的义务,对销售的每一件小样产品做到来源合法、质量合格、有迹可循。(现代快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