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乐团的优缺点(学生管乐团组建与训练的十大难题)
北京青年艺术团交响管乐团演出现场
文 | 张听雨
素质教育、“双减”、特长生面临断供、艺术融入中高考……如今中小学美育政策方针的变化就是学生管乐团的晴雨表,而作为学校、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如何应对政策、专业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一支学生管乐团如何从无到有、进入良性运转?现有问题亟待解答。与此同时,新的校级管乐团、社会学生管乐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此,笔者根据近年来训练管乐团的一些见闻与经验,梳理出学生管乐团组建与训练的一些难题,并尝试给出一些解决的方案,与读者分享。
1. 如何招生
万事开头难,一支好的管乐团离不开基础良好、有长效学习动力的生源,乐团的生源素质十分关键。招生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往往在于:招不到学生,错招了不适合学某件乐器甚至不适合学音乐的孩子,招上来的孩子中途退团造成乐团声部的不平衡。
对于第一种情况,有时需要请音乐老师协助到年级进行宣传介绍,让学生乃至家长对学习音乐与参加乐团有所了解,才能激发他们报名的兴趣。如今管乐团招生的年龄段逐渐下调,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希望让孩子早打基础,使更充分的有生力量、后备梯队进入乐团;其二是与其他兴趣班、社团竞争,避免一些“学苗”被提前招走。这时就会遇到一个矛盾,便是孩子的身体条件和换牙问题——较瘦弱的同学不建议学习大件乐器,大件乐器建议更多从中年级开始招生;换牙的学生应该缓学铜管,在开始时先学习乐理知识,待换牙结束时再开始上号吹奏。如此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保证学生良性发展。对于招生的要求,应该严格根据学生的口齿状态、手掌状态与对音乐基本参数的认知程度量体裁衣。
至于如何稳定生源,一方面要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的美感与合作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要让家长充分了解:管乐合奏是一门集体合作艺术,决定参加就要善始善终,不可半途荒废,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另外,前面谈到的积极补充有生与后备力量也十分重要。
2.如何进行乐团梯队建设
事实上,世界上很多专业乐团都有几套人马以应对巡演等诸多演出事宜。一个好的学生乐团也应该有梯队建设,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些有条件的小学一个年级就能组成一个管乐团,很多学校也有A\B\C团,初学后进入C团,此后通过考试逐步升团,A团一般是参加比赛的“精锐部队”。在梯队建设中,管理者的任务至关重要(这里的管理者可以是学校的音乐老师,更多时候是教学组的负责人)。要做到明确各梯队的目标要求,规范每个阶段的曲目,制定清晰的考核、升团标准。
3.曲目与训练时间的把握
选曲上,乐团应该量体裁衣,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适合的曲目,这方面可以参照国际上的管乐分级标准。除此以外,选曲也要考虑到乐团的实际情况,尤其针对比赛曲目,要学会扬长避短,选择能展示乐团最佳风貌的作品(通俗而言,便是选择乐团实力较强的声部担任更多主体演奏部分的作品)。在初学阶段,可以使用一些基础的合奏教材进行训练。
曲目牵扯到训练时间的问题,一方面,一次排练应该做适当的基本功合奏,以达到热身与调整自然平衡的作用。从长期看,要注重曲目的多样性。很多乐团会选择一首较难的作品作为比赛曲目,其后的一年甚至两年只“死磕”这一首作品。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后果便是揠苗助长并且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厌倦。应该在保障作品细致程度的情况下丰富曲目,这也是开阔学生艺术眼界的重要途径。在训练时间上,由于“双减”等原因,现在许多乐团都缩减了排练时间,这便更需要提高排练的效率。在疫情反复的当下,学校与教学组也应做好线上讲授声部单技课的充分准备。
4.如何甄选专业老师
除了梯队建设外,专业老师的教学自然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小学学生管乐团一般都配有专业老师,学生的音乐训练主要分为单技大课、个人小课和乐团合奏,有的学校还会展开声部合奏(铜、木管大声部)。对于有初学者的学生管乐团来说,教师教学一定要有耐心,无论是对乐理问题进行详细、生动地解释,还是为学生布置作业、对家长答疑解惑,都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另一方面,教师要有一定的示范能力。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有时可以多启发、多讲音乐,而业余学生(尤其是初学学生)对音色等概念没有感性的认识,很难很快且有效地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正确示范。
至于教师示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让笔者想起大学时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以色列爱乐乐团的大号首席一直是笔者很崇拜的大号演奏家,他的独奏笔者非常喜欢,同时也一直很好奇他的吹奏为何会有很多气颤音,尽管是很有特色的风格,但这在如今的乐团很难与其他声部融合。他来中国时笔者专门去酒店向他求教,得知原因竟是从小启蒙的老师示范时声音经常颤抖,他当时不自觉地便模仿了这种声音,而后想改也非常困难。另外,在规划教学组的成员时,最好注意教师演奏风格的统一,如果长笛声部是法国学派的推崇者,单簧管是一位旅德演奏家,声音理念之不同可想而知,这会给乐团合奏的融合带来很多困扰。
5.学生应选择何种乐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性能良好的乐器才能演奏出好的声音,一支差乐器可能对演奏者的音准、音色的观念塑造造成极大的误导,在乐团中尽量使用好乐器的必要性显然不必多言。而另一方面,乐器形制、规格、品牌的统一也十分重要。
举例说明:活塞铜管和扁键铜管一起演奏声音自然很难相融,不同品牌的乐器、不同型号的号嘴、不同厚薄的哨片也都会影响演奏音准、音色的统一,因此我建议这方面教师尽量要求学生做到统一。基础梯队可以使用入门乐器,而进入高一级的梯队对乐器的质量也应有相应的要求。对于变形乐器(如低音单簧管、低音巴松)或是某件担任独奏的乐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购置一些高档的乐器,在比赛或演出时提供给独奏段落多的声部使用),学校应划拨经费统一购置。变形乐器并不是时时演奏,应该注意并按时进行保养。有许多乐团,比赛前从仓库中拿出一支“名贵”的低音单簧管小心翼翼地交付给学生使用,而乐器却已龟裂,难以使用。这方面要尤为小心。
6.合奏中的音准问题
在任何合奏中,音准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职业乐团来说,乐手大多经过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训练,尽管现在许多专业乐团也存在很多音准方面的问题,但相对学生乐团还是好些。学生乐团的音准问题尤为突出,他们并不单单是不会调整音准,更大的问题是缺少音准概念。这导致乐团排练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和弦花十分钟终于调准,而下一次排练又“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样几近徒劳的情况。而音准是音乐表演的基本底线,不容动摇。
需要指出的是,音准问题是乐团很难短时间解决的难题,首先应更多从基础抓起,在学生进入乐团学习乐器伊始就应该有配套的乐理与基本的视唱练耳课程,这些可以以大课的形式,由学校音乐教师或外聘教师完成,集体课花费的时间与金钱成本都不会太大,却是打好基础的关键。乐团也可以引导有条件的学生课余进行更多这方面的练习。此外,练习、合奏过程中使用校音器、识音夹也是基本的要求。除此以外,在训练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肌肉记忆矫正音准——记住在校音器显示音准良好且演奏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做到量化状态、校正音准。
7.指挥很重要
“没有不好的乐团,只有不好的指挥!”这句话放在学生乐团上多少有些冤枉指挥,因为有的学生根本不练、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看指挥的习惯。但某种程度上这又是合理的——优秀的管乐团指挥很缺乏:有些好指挥不指挥管乐,而愿意指挥管乐团的很多又不懂管乐,有一些懂管乐的指挥(经常由专业教师担任)则经常由于指挥技术不佳而使排练效率不高,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学生却经常不看指挥。
这之后又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比赛时经常规定指挥必须是本校老师担任,而许多音乐老师缺乏指挥技巧,经常在速度和节奏的准确性上打折扣。有些学校认为这只是平日专家排练好了音乐老师上去做做样子就可以,而事实上指挥的技巧在临场对乐团至关重要,这点甚至在学生乐团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没经验的学生在台上愈发紧张,更需要指挥手势准确清晰的提示。因此对上场的音乐老师提前进行指挥的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平日单技课和合奏训练的教学中,要提醒小乐手看指挥的重要性,并对基本指挥法予以讲解,让孩子既注意看,又知道怎么看。
8.学生乐团需注意音乐性吗
很多人认为,学生乐团就是音准、节奏,合齐对上,没必要也不大可能在音乐性上有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即使是一条基本的合奏练习曲,都可以演奏出和声序进的功能推动感与音乐性。要相信孩子的潜力,这方面许多亚洲优秀的学生乐团可以作为旁证;教师和指挥要在排练中善于对音乐性进行阐述与启发,这也是寓教于乐、素质教育于管乐团训练上的重要体现。
9.纪律不容小觑
无论是“七岁八岁狗也嫌”还是叛逆的青春期,中小学乐团的纪律与安全都不容小觑。纪律问题会极大影响排练的效率,一支乐团有众多学生、乐器,会有打闹造成的安全隐患、磕碰乐器造成的纠纷隐患。有能力的乐团应该配备专门负责纪律的老师辅助指挥排练。
10.如何平衡美育和专业性
这两者首先是并行不悖的,提高美育不意味着降低乐曲的难度与艺术性。音乐美育并不是“降智”来演奏口水歌曲和流行音乐,而是通过正规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最终在合奏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享受音乐对心智性情的陶冶。管乐团是可以积极参与到学校生活活动中的,如适当参与学校升旗仪式、内部演出等活动。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乐团积极参加正规的比赛和音乐节,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一展风采。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