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为什么要出现白马(长梦白马踏江海)

来源:营口日报

八佰为什么要出现白马(长梦白马踏江海)(1)

八佰为什么要出现白马(长梦白马踏江海)(2)

八佰为什么要出现白马(长梦白马踏江海)(3)

像一场旷日的持久战,史诗级电影《八佰》终于升起第一柱狼烟。时隔14个月,整装重来的八佰壮士为久旱的电影业,降下复工的重磅甘霖。

诚如题名,《八佰》讲述了1937年7月,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在淞沪会战末期,为抗击日寇,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4昼夜的英勇事迹。

囿于上海当时的特殊地位,日军在进攻时巧妙避开了各国租界,仅对华区步步紧逼,而位于英租界边沿的四行仓库,成为被各国列强和中国平民全程围观的公开战场。

这场罕见的被围观战事,让八佰壮士的事迹,拥有真实可考的见证者,这也成为影片最为动人之处:用一个个小人物,掀起历史的积尘,并以水、陆、空、远、中、近等不同视角,还原了战争惨烈的现场感。

小人物的成长

国军指挥官谢晋元为壮声势,在退守的最后阶段,将仅有420人的部队对外号称800人。

有别于传统史诗影片对英雄的集中刻画,《八佰》并未将笔墨更多地描摹在各色小人物身上,通过碎片化的点睛之笔,还原1937年夏秋战事的生死群像。

影片详细交代了八百壮士的人员结构,是各地流亡至上海的散兵游勇和谢晋元将军的老部下整编而成。在有限的147分钟篇幅内,辅以湖北、湖南、山东、四川、陕西、河南、东北、上海等方言,精准刻画每位战士的迥异性格。

被历史推到死亡崖边的普通战士们,并非全部甘心成仁,涉世未深的端午(欧豪)和小湖北(张俊一)、色厉内荏的老铁(姜武)、贪生怕死的老算盘(张译)、见利忘义的洛阳铲(余皑磊),在作战初期,无不带着侥幸和私心,欲对战争置身事外。

随着日军逼近,这部分“业余兵”在炮弹和毒气的围攻下,目睹了战友横死、正法逃兵、战地失守和弹尽粮绝,也在钢铁战士羊拐(王千源)、老朱(魏晨)、陈树生(郑恺)、山东兵(李晨)的力行感召下,逐渐树起家国大义。这些小人物以逃兵身份出场,被硝烟和鲜血洗礼,明白战旗与军魂更胜小我安裕,对民族信心有着扛鼎之效,终以慷慨赴死之姿,完成生命境界的升华。

还原历史的现场

影片将4天的激战,压缩在120分钟容量内,每日战况所占篇幅均等。等量的时间分配,分别从陆地、水道、凌空、巷战的空间维度,展示了枪战、毒气、空袭、肉搏等多种战斗形态,每日所侧重的兵器,也从步枪、机枪、炮筒,升级为火箭弹、坦克、飞机,观众在imax巨幕上,看到1比1高保真还原度的战争现场。

排兵布阵上,4天的对峙,景别由远及近,分别运用了关门打狗、暗渡陈仓、偷天换日、声东击西等兵法典故,在策略上展示出谢晋元、杨瑞符、上官志标等将士的用兵智慧。

镜头运用方面,影片既沿用了战争片大全景、大远景拍摄的传统,又在人物刻画的需求下,将镜头聚焦在人物动作和表情上,交锋的动态场面,多使用中、近景别。

每场战斗以受伤或阵亡场面作结,连续的面部特写和微距镜头对剪,渲染出生命的脆弱和可贵。

有别于1938年和1975年拍摄的同题材影片,《八佰》创造性地将数码科技与镜头语言结合,在反映多维度立体战况的场景中,镜头跟随着作战队列进退起落。

片中较多使用中、低视角机位的“幽灵视点”,将观众置于作战人群中卧窥敌情,掩面闪避随处而来的流弹,零距离逼视残肢和死亡,将战事诡谲不测的气氛推向极致。

管虎的平衡之道

四行仓库因紧邻苏州河南岸,导致这场搏斗,成为被北岸租界区围观的战场。

《八佰》在叙事视角层面的丰富,很大程度得益于管虎的“端水神技”——在叙事上始终保持着平衡。

对战场的刻画,分别从北岸仓库现场视角和南岸租界观者视角来呈现:枪林弹雨的战士视角,以手持摄影机跟拍实现亲历感;普通民众的抗日热情和对战争的反映,通过岸边贫民的水平推镜头、高楼贵族的榻榻米平视镜头和飞艇上各国记者团高空大远景获得多重视角的立体呈现。

随着战况推进,原本歌舞升平的租界,被南岸战士的勇猛所感染:陈树生携弹跳楼炸坦克、众将士楼顶肉躯护旗等壮举,将战局外化成众目下的“实况”,激活了普世的人类情感,童子军、青帮、赌徒、教授、舞女、戏子、买办记者和各国使领馆人员,纷纷为八佰壮士应援,共同抗击日军围剿,助人以生还希望。

影片不仅交代了中方对战争的一致抵抗,也通过租界领事、西方记者团表明了世界各国对太平洋战争的不忿,甚至让日军首领和日方俘虏走近画面中心,用人类求生求和的本能,控诉战争的反智无情。

史实与戏剧的平衡,意识取向的平衡,多重人物刻画的话语平衡,将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外、敌我、军民和忠奸立场,表现为精准克制的镜头语言,用故事和人物交代一切。

影片代表性的艺术手法,是租界南岸的戏台上演的《长坂坡》和小战士梦中反复出现的赵云马战群雄,以及突围前夜山东兵用阵亡战友皮影颂赵云的三处艺术处理,暗含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坚韧不折,串联起将士百姓的抗战共情。

片中最大的亮点,是一匹反复出入四行仓库的白马,总在不经意间穿梭于炮火、尘霾和日军谈判现场,始终带引着围观人群的视线,给所有人以希望、梦想、意义、慰藉。

最后渡河一役,探照灯偶然照见的历史切面,是死亡的凝视,也是胜利的定格,对岸无数双热眼,呼喊中伸向暗处的双手,中外男女老幼军民善恶的手,将所有人寄予的普世希望,拉向和平的光明未来。

苏州河如一缕仙帆,划分出天堂地狱,阻隔着安危与生死,而四行仓库保卫战,仅仅是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起点。

壮士横飞去,白马梦踏彩。废墟今仍在,河川向未来。

(乐一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