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最经典的三句话(解读素书人杰)
原文: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杰”是指才能出众、智商特异的人。例句有:“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屈原《九章·怀沙》)意思是:诽谤、怀疑俊杰的人,本来就是小人的心态。
“杰”也有四条标准:
1.守职而不废
按我们今天的理解,“守职”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在遭遇不测、面对危险的时候,能做到临危而不惧,遇险而不离,沉着冷静,勇于面对,恪尽职守。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执行双方交换被扣留使臣的使命。当他完成任务即将返回之际,匈奴内部虞常等人策划谋反,计划刺杀太后,然后投汉。但由于内部有人提前将秘密报告给单于,谋反阴谋胎死腹中,虞常等人被抓获。但由于使团中有人参与谋反策划,致使苏武受到了连累。匈奴认为苏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对他百般利诱和威逼,劝其投降归顺。但苏武丝毫不为所动,大义凛然地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由于匈奴的严密防范,苏武虽多次自杀,但都没有成功。匈奴见苏武冥顽不化,就把他孤身一人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贝加尔湖)放羊,并扬言,等公羊生下了小羊才能放他回国。天寒地冻、风雪交加、饥寒交迫之时,苏武以捕食野鼠、掘挖草根来维持生命。一十九载,他历尽艰辛,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非人折磨。但他不辱使命,坚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最终回到他魂牵梦萦的祖国,完成了出使匈奴的使命,成为后世尽职尽责的典范和坚守民族气节的楷模。
废:废弃、停止。例句有:“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
“守职而不废”的“废”是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的意思,例如成语“半途而废”。“不废”就是不失职。
“任重而责重,责重则忧深。”(元·张养浩《为政忠告》)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面对中外记者,在回答关于“本届政府在余下的一年多时间里应如何应对”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素书》中的这句话,情深义重地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温总理的话表达了他在余下的任职期间,一定要善始善终,站好最后一班岗,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案。
2.处义而不回
处:交往。
义:忠心。
“回”在这里并非“回头”、“回旋”、“回转”,而是奸邪的意思。王安石《兼并》一诗有“兼并乃奸回”,其中的“奸”是奸恶,而“回”就是邪僻。
“处义而不回”是指与人相交要“义”字为先,“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与共,不做奸邪之人。在历史上,“处义不回”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句“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把人间“忠义”推向了巅峰。特别是关云长土山被围,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被迫降曹后,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并不为曹操赠绿锦战袍、送赤兔宝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黄金美女的诱惑而见利忘义。当得知刘备下落后,挂印封金,义无反顾保护两位嫂嫂离曹而去的故事更成为世代相传的佳话。
“义”与“义气”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义”和“义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大家在讲“义”时千万不要把“义”与“义气”混同起来。所谓“朋友义气”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或小团体利益相互利用而形成的哥们儿义气。
此种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只能算是小义,虽然小义也是义,但小义与大义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小义往往会演变为不义。例如,有的为了所谓“哥们儿义气”,不惜违法乱纪,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这就是不义。
无论是古人,还是我们今人所讲的“义”,指的都是大义、正义、忠义。当然这里的“忠义”是指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并非是忠于哪一个黑社会“老大”。而“大义”又是什么意思呢?
“大义凛然”是大义。例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就是大义;而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言也是大义。
唐德宗三年(784年),颜真卿临危受命,只身前往汝州劝降叛将李希烈,面对宰相之职的诱惑以及活埋、火焚的威逼,年近八旬的颜真卿发出了“吾守吾节,死而后已”的豪言壮语,最终被李希烈残忍杀害。颜真卿的坚守节操,视死如归的表现更是集忠义和大义之大成。
在大义凛然之外,京剧《赤桑镇》里的包拯得知侄儿包勉在担任余杭知县期间贪赃枉法,残害百姓,十分气恼,毅然抛开自己从小父母双亡,全凭嫂嫂抚养成人,而今嫂嫂又只有包勉一个儿子的亲情,秉公执法,处死了包勉。包拯的行为也是大义,叫“大义灭亲”。
成语“大义灭亲”的典故来源于《左传·隐公四年》的记载。大约公元前719年,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为了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获得合法地位,石厚听从父亲石碏的建议,与州吁一同到陈国请陈桓公从中斡旋。就在此时,石碏暗中派人到陈国告诉陈桓公,证明州吁确实杀了国君篡夺了王位,请陈桓公趁机除掉他们。陈桓公得到了石碏的密告,当州吁、石厚到达陈国后立即将他俩抓获,并通知卫国来人处理,结果卫国派右宰丑在陈国的濮地杀了州吁,石碏派家臣总管獳羊肩在陈国杀了石厚。
事后,德行、品行高尚的人都称赞“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意思是说,石 碏是真正的忠臣,怨恨州吁,连自己的儿子石厚也不放过,大义灭亲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吧!
3.见嫌而不苟免
“嫌”在这里有两重意思,一是嫌疑,二是“仇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璋根据张松哥哥张肃的举报,杀害协助刘备入川的张松,与刘备结下了仇怨。原文是:“于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这里的“嫌”就是结怨。
“苟免”一词出现在《礼记》一书中,原句是:“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意思是,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面对危难不苟且偷生。而《素书》“见嫌而不苟免”的意思就是:虽然相互之间有一些嫌疑和怨恨,但为了顾全大局,在需要交流和沟通时,要正确面对,不要回避;要宽容大度,不计得失,不计前嫌。
张商英对“见嫌而不苟免”这句话有一个解读:“周公不嫌于居摄,召公则有所嫌也;孔子不嫌于见南子,子路则有所嫌也,居嫌而不苟免,其惟至明乎。”意思是,周公为了江山社稷,虽被召公诽谤、猜忌,却依然忠心辅佐成王;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去见南子,引得子路的不满,但孔子觉得问心无愧,并不多作解释。他们才是至明至达之人。
张商英引用周公和孔子这两个事例,说明“见嫌而不苟免”指的是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涉及全局的整体利益的行为,在受到他人误解和结怨的情况下,贤人君子依然可以襟怀坦荡,以德报怨,宽恕他人的过错,最大限度地容忍别人的怀疑和责备。
不过,这种“见嫌而不苟免”的前提是误解,这与“莫须有”的诬陷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素书》的“嫌疑”是指当事者身处是非之地,受到质疑而产生的误判和相互之间因误会而产生的怨恨,不存在主观故意。而诬陷则是无中生有或者虚构事实的恶意陷害,其主观故意十分明显。所以说,对捏造事实、恶意陷害的行为就要辨明是非,不能迁就纵容。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晋献公立骊姬为夫人,生下奚齐,为了将奚齐立为太子,骊姬伙同中大夫设计用毒药毒死了献公的猎狗和侍臣,然后向献公哭诉诬陷是太子申生投毒。太子听到消息既不分辩也不解释,连忙逃到了新城。这时有人对申生说:“你如果申辩,国君一定会弄明白真实情况。”申生说:“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太子的意思是,父王没有骊姬,就吃不好,睡不好,如果我要辩解,骊姬必然获罪,国君年纪大了会很痛苦,我也不会高兴,随后申生在新城自杀而亡。
申生被骊姬陷害,不揭发,不辩解,忍气吞声,委曲求全,造成自己自杀和老师杜原款之死,另外两个兄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外地,这就不属于“见嫌而不苟免”的范畴。这是纵容包庇,助纣为虐。这种容忍、宽宥、放纵违法犯罪的行为与《素书》的“见嫌而不苟免”是完全背离的。
4.见利而不苟得
“见利而不苟得”与《礼记》“临财勿苟得”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提醒世人:“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凡是见利起意,或者是损人利己,谋取不义之财,都是要受到惩罚,都是要治罪的。
事实上,《素书》中关于“见利而不苟得”的意思还远不止于此,由于《素书》的相对人是身居上位的执政者,所以《素书》中“利”的意思有更深一层含义,其中不仅包括财物,而且还包括名气、名誉。对一般人而言,财是主要的,名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不要的。例如小偷只要财不要名,而“站街女”也不在乎名,更不要出名,一句“笑贫不笑娼”是她们内心的最大慰藉。
而有些身居上位的人则不同,他们为了获取更高的地位,攫取更多的权和利,实现更大的个人目的,所以他们当了官以后还想出名。“名”就是资本,名气大声望就高,就有了得到提拔和升迁的前提条件,就有可能做更高的官。做更高的官就可以出更大的名,得更多的利。所以说,《素书》中的“利”既包括钱财,也包括名利,从严格意义上说,贪名和贪财一样都是贪污腐败。
《雍正王朝》有两个大家十分熟悉的历史人物:
一个是雍正年间出任山西巡抚的诺敏,这个人为官十分清廉,当他母亲六十大寿时,竟拿不出银子办酒。诺敏虽然不贪财,但他贪名,在清偿国库欠款时,他串通全省官员,弄虚作假,谎报半年之内山西全境所有国库亏空全部还清,雍正接到报告后,龙颜大悦,手书“天下第一巡抚”匾额。但诺敏欺瞒朝廷的谎言被河南巡抚田文镜探知,并报告了皇上,雍正爷恼羞成怒,大骂诺敏“溺职于前,欺君于后,虽不贪财,但实贪名,比贪财更可恨。”于是下令将诺敏午门斩首。
另一个就是乾隆年间巨贪和珅。根据史料记载,和珅这个人非常聪明,他不但熟读四书五经,而且精通汉、满、蒙、藏五种语言,这在当时十分难得。据说和珅初入仕途也还清廉,任户部侍郎时,一个叫安明的官员多次向他行贿,希望他能向尚书推举自己任司务一职,都被和珅婉言拒绝,当安明如愿升任司务一职后,送给和珅一块玉,和珅也当场拒收。但后来由于和珅在伴随乾隆帝期间,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善解人意,受到了乾隆帝的宠信,由此官越做越大,权越来越重,心也就越来越贪。他通过巧取豪夺,卖官鬻爵,攫取大量钱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贪官。嘉庆帝继位后不久,巨贪和珅就被抓捕赐死,家产全部抄没归公。和珅到底有多少家财,史上说法不一,《清朝野史大观和珅财产》一书认为:和珅的财产总数为20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政府20多年的财税收入。而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记载的数额是2.3亿两白银,不过许多人都认为绝对不止这个数字。
和珅生前不择手段大肆敛财,结果被抄家籍没,所敛财物一律充公,自己落得个白绫自尽和千古罪名,图个什么?和珅临死的时候终于醒悟,所以留下了“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的绝命诗。捞钱捞了廿年,到头来是给嘉庆帝捞的,自己不但一文不名,而且还白搭了一条命。
“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这是和珅临死前的感悟,也是对后人的告诫。
以上两个例子,一个是贪名,一个是贪财,由于他们“见利苟免”,所以都得到了身败名裂的下场。
以上四条是“杰”的标准,《素书》认为:一个人能够认真履行自己职责,忠于职守;为人处世义不负心,义薄云天,襟怀坦白,无愧于心;在其位,谋其政,不争名,不谋私,全心全意为国为民,就符合“杰”的标准,就是一个杰出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