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力量的前提是什么 离心意识参的下手

离心力量的前提是什么 离心意识参的下手(1)

话头功夫是宗门下的修行方式,怎样用功才能使话头得力呢?古传最初下手,要离心意识参,方乃捷出凡圣路学。紫柏尊者云:“若不离心意识,凡所参者皆心意识也。古人谓之用贼作家。非但家破,祸终不免。”[1]那么,离心意识参,该如何下手呢?《大乘起信论》对此有至关重要的开导。《起信论》诸家疏释中,依通透的实证经验对“离心意识参”的下手作出最独到指津的,无过乎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此下简称《直解》)。

一、离心意识须“离念”,离念要在“断相续”

了解离心意识参的下手处,首先要明了“离心意识”所谓何事。

《大乘起信论》论止观修行的要诀时谈到:“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2]憨山大师直释这五“不依”时,强调“离妄想境界求,离心意识参”,他说:

“以此不依气息,故不调息耳。不依气息形色,离身也。不依虚空四大,离世界也。不依见闻觉知,离心也。故古德教人参禅,内脱身心,外遗世界,只须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离妄想境界求,故此皆云不依,即脱也。”[3]

憨山大师直言实际修行的核心正在于“离心意识参”,并指出《起信论》“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4]之教,“的是用心方法也。一切众生,迷本真心,一向但依妄想用事,故今修习,以‘除想’为最”[5]。

所谓“除想”,即是“离念”。《直解》指出,离心意识参的关键在于“离念”,“离念”所得,即是消泯一切妄念差别境界,直见一味真心、清净法身:

“欲令行人见苦知因,要知离念为修行之要也。”[6]

“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离妄念,则一切境界顿灭,则唯一真心,无所不遍。”[7]

“若能离念,则本体廓然,如太虚空,无所不遍,则一切妄念差别境界,融成一味真心,唯法界一相,更无对待。惟此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乃众生之本有,故依此法身说名本觉。”[8]

离念,即离当下妄念,非因当下妄念实有而断灭之。为何只离当下妄念?永明延寿禅师有云:“过去、未来无体,剎那熏习,唯属现在。现在正起妄念之时,妄念违真,名为初识。非是过去有识创起,名为初识也。故知横该一切处,竖通无量时,皆是即今现在一心,更无别理。所以《法华经》云:‘我观久远,犹若今日。’则三世情消,契无时之正轨,一真道现,证唯识之圆宗。”[9]

现在念现过去相,非实在过去。如此观察,三世情消,则正知于无时,过去诸相,悉在当今此念。若言离念,只离当下一念即办。

妄念本来非实,故称之为“妄”。依憨山大师的解读,离念之离妄除想,关键在于“断相续”。《直解》云:“以此一念观照之力,但见妄想起处,随即一念照破,当下消灭,更不容其相续,永嘉所谓断‘相续心’也。参禅之要,无越此一念者。”[10]

参禅人单提正念,在妄心起处当下照破的,正是令凡夫念念执著相续的生灭因缘。《起信论》云:“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11]此言众生在心、意、意识的共同作用下而有生灭相续。其中“心”,是迷如来藏真心变为藏识(阿赖耶识),即经云“识藏如来藏”;此藏心本无生灭,令生灭相续的“元凶”是“意”;起惑造业的则是“意之识”。这是说在心、意和意识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意”,永嘉禅师所谓“相续心”,《起信论》又称“相续识”,憨山大师谓“相续意”。《直解》言“众生长劫生死不断者,独意之一法为过最重”,具体释为:

“以依阿棃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此生灭之源也。依心等者,谓真如一心本无生灭,但以一念妄动,熏彼心体,迷本圆明,故说无明。此无明依真而起,熏彼藏心变为藏识……然此无明业相,尚未分能所,了无对待,故虽生不生,但以无明返熏赖耶,则本有智光,变为能见之妄见,令无相真体,变为所现之妄境,由此见相既分,能所对待,故妄见能取境界,心境和合,复起念着,相续不断,故说此相续者乃意,非心也。此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故又生起六粗之相,所以生死相续长劫而不断者,意之过也。”[12]

相续,即念念相续不断。依据憨山大师的注解可知,真如一心本无生灭,以一念妄动之无明为缘,故转真心而为藏识之业相。既而妄念返熏业识,转成能见能现,即《起信论》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见、相一立,心境对待,而妄念取为我有,分别净秽,执之不舍,种种分别,念念相续。故长劫生死,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生起六粗之相,即《起信论》所谓“境界为缘长六粗”。总之皆以念念相续而为根本,故知意乃生灭之本。而起惑造业的是意识,乃“意”所发之识。即指“意”以相续为根,外依五根,分别取着外境,执为我、我所,攀援六尘,为我受用,起惑造业。《起信论》虽不立“八识”,但借用唯识名相,可知使众生依心、意、意识所转而生死相续不断的机制,即相应于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六识(意识)的功用。

《起信论》云:“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13]一切众生,正因从未离念,而不知本来无念,念念在心意识的窠臼中不知出离,无始无终,生死无尽。故《直解》释曰:“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今言知初相者,盖知最初本无念也。以此无念为究竟觉,则知一切众生皆不名觉。以从来未曾离念,以有此念,故说无始无明。由是观之,一切众生无边生死,但依一念而系之也。”[14]

离心意识参,关要乃在断相续,“剿灭”“意”这一生灭之本的老巢,断除生死根本。一念照破,断相续心,截断众流,离诸妄念。

二、能观无念,便已离念离心意识参须离念,能观无念,则已然离念。

首先,真心恒常,本自无念。了知妄念非有,念本无念,其本来面目是清净无染的常住真如妙心,而令我们辗转生死的是相续不断、无始无间地计我我所、念念攀援、种种妄执。如憨山大师《直解》云:“以众生妄想念念攀缘,而此心体恒常,本自无念。即念处无念,故说不变。”[15]

其次,能知无念,便证法身。修行人一心照见无念,妄心之流自然截断,本来面目当下现前,即入十方法界,亲证诸佛法身。此正是成佛之要。

《直解》云:

“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可说,虽念无有可念,此是方便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云得入。”[16]

“不觉者,乃众生妄想之心也……说众生佛性,即是真觉。以此不觉,乃是真觉全体而成故。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以此不觉即觉故,众生但一念回光,即同本有,能知无念,便证法身。”[17]

“若观无念,则为向佛智。”[18]

“无念为成佛之捷要也……即凡诸众生,二六时中,苟能观察无念者,则念念向佛智矣。成佛之要,无踰此者。”[19]

“若了无念,则一切烦恼顿断。”[20]

又《起信论》云:“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21]

《直解》释曰:“但观一念起处,本自无念。无念即无生,无生则众生本无,又何有色心诸法耶?所以教令直观无念,即当下顿入真如门矣。

此观无念一着,乃佛祖指示修行之的诀。故达磨西来,教二祖将心来与汝安,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六祖云本来无物。以下诸祖,无不指示离念境界。故今参禅,不了无念之旨,更起种种玄妙思量,岂祖师西来意耶?

不唯此论,即一大藏,千七百则,总归无念一语,无剩法矣。学者识之。”[22]

憨祖所言,至精至要,堪为的则,无须再释。学人但依祖师言教,离心意识,蓦直参去,一念照破,直至无念无生之地,自然得入真如门矣!

三、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离心意识参,是对妄心的反照,是对相续心的截断,也即对无念的正观。民国时期倓虚法师的一段修行经验,可谓“离心意识参”的真实写照。倓老在《影尘回忆录》中谈到:

“有一次,我到谛老那里去请教,顶完礼之后,他老先问:“你用的功夫怎么样?”

“没别的!”我说,“最初坐的时候,妄想直起,像海里的波浪一样,前浪逐后浪,后浪逐前浪的不断,抑制也抑制不住,心里很着急。后来我不抑制它,反而用观照力来观它,观看妄想究竟从何处起,这样一观,妄想就没了;没了又起,起来再观。时间长久,慢慢的妄想就不起了,心里也很恬静很自然了。”

“嗯——”谛老说,“你算会用功咧!就这样好好回去修吧,以后可以不用再来。”

我见别人去考问功夫的时候,总要受几句呵斥!挨几下香板才回来。我这一次到谛老那里去,把自己用功的方法一说,也没受呵斥,也没挨香板,就回来了。这在口里虽然不说,心里当然是很高兴!以后就用这观妄想的法子去修。

有一次坐晚二板香,觉得刚盘上腿子不久就开静了,后来经邻单的告诉我,一支大板香,早已坐过了。在这一支香里,虽觉得时间没多大工夫,可是觉得身心很恬适,很如法,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受用,无形之中,从性地里流露出来两句话,就是: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23]

观心起处,一念照破,自然离念;觉妄起时,即见妄想本是真如。这是何等宝贵的用功经验!虚云老和尚也曾有过相关的开示:

“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即妄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功夫,看此妄想从何处起。妄想无性,当体立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自性清净法身佛,即此现前。”[24]

这段开示更明确地提醒学人,怕妄想、降伏妄想之心的前提是先确认妄想为真,所以才有惧怕、降伏、除灭之念。此心一起,修行自然南辕北辙、错路甚远。唯有抓住“不相续”这一关键,认得妄想,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虚老此言还与憨山大师的一段开示古今呼应。憨山大师在给中丞郑昆岩的信中指出,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处在于“离心意识参,离妄想境界求”,贴实用功,切莫与妄想作对。他说:

今之做工夫人,总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虚妄,将此妄想,误为真实,专只与作对头,如小儿戏灯影相似,转戏转没交涉,弄久则自生怕怖。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抛向一边。此如捕风捉影,终日与之打交滚,费尽力气,再无一念休歇时,缠绵日久,信心日疲,只说参禅无灵验,便生毁谤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堕之心。此乃初心之通病也。此无他,盖由不达常住真心不生灭性,只将妄想认性实法耳。

者里切须透过。若要透得此关,自有向上一路。只须离心意识参,离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处,不管是善是恶,当下撇过,切莫与之作对。谛信自心中,本无此事,但将本参话头,着力提起,如金刚宝剑,魔佛皆挥。此处最要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忍力,决不得思前算后,决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缠绕,如脱鞲之鹰,二六时中,于一切境缘,自然不干绊,自然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处也。[25]

法门虽广,用心唯在“离心意识参”。不仅古今禅德皆证此要,诸大菩萨修行也无不由此入道,如观世音菩萨由耳根圆通门“反闻闻自性”而入道,正是“离心意识参”返流成功的典范。茫茫业海,念念生死相续,念念也可以是大道解脱。只要能离念反照,正观无念,心意识离,则真如门开,如来藏妙心现前,自然念念是佛智,念念是本来清净如来法身,念念是十方佛世界庄严刹土。修行人到此,自证佛语不虚。

四、下手与坐断:行佛性起现为根本智,而见到理佛性

离心意识参,正是宗门的疑情功夫。

太虚大师总结禅宗的修行特点说:“禅宗最重要下手处是起疑情,把一切圣凡都放在这疑团里面,逼榨到一切不可得时,正是行佛性起现为根本智,而见到理佛性、一真法界、理智不二、坐断三际的境界。”[26]

虚云老和尚《参禅法要》谈话头的下手关键在疑情,提示从参话头的起疑情,来切入离心意识参的下手功夫: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何谓疑情?如问念佛的是谁?……没处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渐渐功夫纯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觉得坐在什么处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断,这才叫做疑情。”[27]

虚老在给弟子修圆法师的书信中更进一步指出:“须知真话头,要向一念未萌前究,不分动静,念念不间,名叫疑情。”[28]

宗门参话头重在起疑情,疑情生起,绵绵不断,才可说是“照顾话头”,也即向“一念未萌”处参去。这正是断相续而离念用功的切入方向,又是离心意识参的下手功夫,也是《起信论》所谈十地以上菩萨证入佛道时“觉心初起,心无初相”的入道功夫。

《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29]《直解》释曰:“菩萨研真断惑至此,以一念观心,与无念相应,从此更无可断矣。言相应者,但觉一念无明动心初起之时,自心体中了无初起之相,本自寂灭无生,故云心无初相”。[30]若参禅人疑情起现,照顾话头,参究一念未萌之前,而无初起之相,无生无灭,则相续心断,与无念相应,大机现前,自然离妄。

这,就是离心意识参的下手功夫。


[1]《紫柏老人集》卷七,《卍续藏》第74册,第208页上栏6-7行。

[2]《卍续藏》第45册,第512页上栏13-14行。

[3]《卍续藏》第45册,第512页上栏23行-中栏3行。

[4]《卍续藏》第45册,第512页上栏14-16行。

[5]《卍续藏》第45册,第512页中栏4-5行。

[6]《卍续藏》第45册,第512页中栏4-5行。

[7]《卍续藏》第45册,第506页上栏2-4行。

[8]《卍续藏》第45册,第491页上栏9-13行。

[9]《宗镜录》,《大正藏》第48册,第744页下栏8-15行。

[10]《卍续藏》第45册,第512页中栏9-12行。

[11]《卍续藏》第45册,第495页下栏3-5行。

[12]《卍续藏》第45册,第495页下栏12-24行。

[13]《卍续藏》第45册,第492页上栏15-17行。

[14]《卍续藏》第45册,第492页上栏19-23行。

[15]《卍续藏》第45册,第497页中栏3-5行。

[16]《卍续藏》第45册,第489页下栏7-8行。

[17]《卍续藏》第45册,第494页上栏9-15行。

[18]《卍续藏》第45册,第494页中栏5行。

[19]《卍续藏》第45册,第492页上栏11-14行。

[20]《卍续藏》第45册,第495页上栏6行。

[21]《卍续藏》第45册,第505页中栏4-7行。

[22]《卍续藏》第45册,第505页中栏13-21行。

[23]《影尘回忆录》第九章,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

[24]《参禅的先决条件》,《虚云老和尚禅要》第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

[25]《憨山老人梦游集》卷2,《卍续藏》第43册,第470页中栏1-18行。

[26]太虚大师:《大乘宗地图释》,《太虚大师全书》第四编。

[27]《参禅法要》,《虚云老和尚禅要》第17-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

[28]《虚云老人论禅书》,《虚云老和尚禅要》第3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

[29]《卍续藏》第45册,第491页下栏22-23行。

[30]《卍续藏》第45册,第492页上栏2-6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