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师德故事分享(这儿就是你的家)
日前,北京教育新闻中心、北京教育播报及《现代教育报》联合推出的“首都优秀教师师德典型”系列报道已陆续和大家见面啦!本期,我们将为您介绍来自北京市大峪中学的王蕾老师。她组织丰富的活动,让新疆的孩子忘记了想家,她善于寻找问题,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我们一起去感受她的教育情怀与育人故事吧。
人物名片
王蕾,女,汉族,1978年10月生,北京人。大学学历,中教高级。北京市大峪中学教师。历任团委书记、新疆部主任、副校长,曾获“北京市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
人物故事
2013年7月,在市区教委的关怀支持下,大峪中学新疆楼如期完工,静待新疆学子。
2014年初,学校实行干部竞聘上岗的改革中,她以《让新疆部成为大峪中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题,成功竞聘大峪中学新疆部主任。
在迎接新生途中,老师们发回了同学们的照片,王蕾老师紧张地布置着新疆楼内陈设工作……
这里,让新疆同学忘记了想家
第一届新疆班,迎来了6个民族,学生一进新疆楼,就从背景墙画框里找到了自己的照片;一到宿舍,见到铺好的床褥和摆放整齐的洗漱用品、拖鞋,立刻有了到家的感觉。
为了使新疆学生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作为新疆部主任,王蕾精心设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大峪中学坐落于京西山谷,对远道而来的新疆孩子们来说,这难以满足他们认识、融入首都北京的渴望。这点其实远远超出了她最初的想象。于是,王蕾带着新疆部全体师生参观天安门,徜徉清华园,驻足未名湖,泛舟颐和园,攀登八达岭……
而孩子们呢?在图书大厦被书海吞没,在什刹海被叫卖声吸引,在国家大剧院被交响乐震撼,在九届文博会上为多元文化所倾倒……谈及这些时,这样一个场景至今王蕾还记忆犹新:在烟袋斜街一间创意礼品的小铺外面,夕阳给眼前所见的一切镶上了可爱的金边,喜爱音乐、活泼开朗的阿尔曼江同学特意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神采飞扬地对她说:“知道吗,老师,这里,才是北京,现在,才是北京!”
走出去的孩子对大峪中学,对新疆部有了更深的感情。记得那年的大年初二,天特别冷,王蕾准备组织师生集体游故宫,走到后门准备出去的时候,学生谢仁阿依哆嗦着走到她跟前说:“老师,我不舒服,我想回家!”,她安慰的话还没出口,旁边的同学就说:“老师,她是想回咱们新疆楼的家,衣服穿少了。”
这是王蕾第一次听到学生把新疆部称作“家”,她心里一热,一把搂过来说:“我的孩儿,咱们靠在一起走,出了故宫的门就回家!”慢慢的,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把新疆部叫做“家”,老师们也越来越乐于守着这个家。
放学的时候,王蕾喜欢站在新疆楼前,看着插班到本地班的新疆同学像小鸟一样三两成群飞回来,大叫着“回家喽,回家喽!”,明明中午食堂才见过的学生,捶着她的肩膀大叫“你去哪儿了,好久不见!”这样的场景天天重复,天天温暖着她。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新疆部的同学们都忘记了想家。
新疆部的孩子最大限度的享受着学校的课程资源,在课程体验中释放天性,发展自我:校刊《峪风》编辑部里活跃着新疆部孩子的身影;学校与本区电视台合作栏目《峪中风采》有新疆部的孩子做主持人;3D体验中心陈列着新疆部孩子的自主设计作品;生命科学实验室里新疆部孩子在做植物组培实验。
公安大学里新疆部孩子参与科学探案;京西古城沿河城里新疆部孩子跟随专家做地质考察和古村落研究;延庆野鸭湖有新疆部孩子观鸟记录的身影;中科院所属的青岛海能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有新疆部的孩子做海水污染调查和有孔虫研究;河北兴隆国家天文台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有新疆部的孩子仰望星空探索未知;海南黎族自治州中学的课堂里有新疆部孩子与黎族同学手拉手的联欢……
为了把新疆部办出特色,王老师充分发掘新疆族能歌善舞的特点,组织、筹建起新疆部舞蹈队、合唱队、冬不拉队,并多次参加大型演出和市区比赛,赢得了广泛好评;利用学校的“山谷书院”“山谷文化”课程,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当地黄芩、永定河走水、古建沿河城的文化渊源。通过一系列活动,达到了彰显民族特色与促进民族融合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看电影 写影评 她用“活”知识滋养生命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以优雅姿势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华,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
在众多教育论述中,她独爱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她深知,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认知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生命在场的过程,并且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是鲜活的,教师必须给学生“活”的知识,教师能将固化的课本知识还原到生活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赋予知识以生命情怀,并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最终服务于生活。
教学中,她还在全市率先进行了高中语文选修专题式教学,将师生喜闻乐见的电影与语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尝试。
在看完女生专场《沙漠之花》的讨论中,女性的性别意识、独立意识被激发了;在看完男生专场《中国合伙人》后,王蕾在黑板上写下了两句话:“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以优雅姿势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华,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
在她和其他老师的共同研究、设计下,带着学生一部一部看电影,逐步探讨出“营造氛围——观影——讨论——写影评”的教学步骤。孩子们写出了一篇篇富有鲜活感知的精彩影评,其语文素养得以明显提高。
教科书是被教育者归纳了的间接教材,生活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教材,王蕾就是这样一个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提取、选择鲜活教材的老师。
王蕾老师是从大峪中学走出去的优秀学生,是大峪中学培养出的优秀教师,大峪中学“厚重如山,虚怀若谷”的教风,“如琢如磨,如切如磋”的学风深深影响了她,也通过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新疆学子,让孩子们如山谷般的“朴质方正,灵动清澈”,新疆学子也以自己的纯真、热情感染着激励着她。王蕾老师用满腔热情、先进理念和人文素养召唤、感染着新疆部的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教育资源滋润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努力兑现着“让新疆部成为大峪中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的承诺。
别人眼中的王老师
听播报君讲述了王老师的故事,觉得满满都是爱。下面,我们再去听听他的同事是怎么评价的吧!
王蕾主任真抓实干,做教师的表率是她一贯的风格,她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教育的超前意识,能用发展的眼光认清形势和对待问题。在处理日常事务中,能以平和态度与老师交流,在与家长沟通时,始终把家长、学生的利益摆在首位。
——同事杨士东
“这个老师看着不太好惹”,这是我对她最初的印象,但没过不久,我发现老师其实很喜欢和同学在一起聊天说笑,甚至游戏,这是在第一年来大峪的火车上留下的感觉,并且这个感觉到至今也没变化过。
——学生迪力胡玛尔
她总以热忱饱满的状态为我们展现汪洋似海的学识,她总用犀利幽默的说辞让我们身临其境,她循循善诱,兢兢业业,她深邃的黑眼圈正是她日以继夜工作的见证。
——学生杨士杰
今天的首都优秀教师师德典型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也喜欢王老师,赶紧点赞、转发吧,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故事。
来源 | 文字及图片由北京教育新闻中心提供
制图 | 殷硕
编辑 | 何文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