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产业振兴绘丰景
泾川县红河乡田赵景区沁心亭。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宝文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刘欣语 通讯员 杨树
初秋时节,泾川县红河乡瓜果飘香,风景秀美,环境宜人。
一座座拱棚里,西红柿、辣椒、菜花等蔬菜长势喜人;一排排畜舍里,平凉红牛悠闲地吃草;田野乡间,游人徜徉在花前树下。这是红河乡聚力抓实“链长制”,发展壮大富民产业,打造“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格局,实施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种下“致富蔬果”
近年来,红河乡紧紧围绕构建“特色种养”新模式,推动当地蔬菜大棚和果园种植等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道路。
红河乡日光温室内白菜长势喜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宝文摄
“今年我承包了170多亩川地种植青刀豆,除去人工和耕作成本,大概可以收入20万元,脱水蔬菜订单回收这个事还是好着呢!”田赵村村民赵书红说。
为打响红河川区蔬菜产业品牌,红河乡通过外联企业内联农户的方式,招商引进甘肃武山金陇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54万元建办红河乡脱水蔬菜生产厂,依托脱水蔬菜加工,让蔬菜产业实现从基地、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模式,提高了蔬菜的附加值,实现效益最大化。
通过蔬菜脱水加工,红河乡蔬菜产业成为红河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村民生活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今年全乡采收4726.6吨蔬菜,产值894.4万元,户均增收4000多元。
“老果园抓改造、挂果园抓提质、幼果园抓管理”,是红河乡果品产业发展思路。乡里积极引导果农转变种植观念,接受新技术,实施好措施。林果技术员组成技术服务队,逐村逐园指导果农的生产和管理。为推进“护园强果”行动,还投资80万元,安装种植配套设施,购买种子、肥料、地膜等用品,扩大了果园规模。
朱段村村民段兴龙在自家8亩幼果园里实施标准化管理,安装松木立柱和竹竿立架,还间作种植黄豆。“乡政府免费提供地膜籽种等物资,我们务果的积极性更高了。”段兴龙说。
养殖增收靠红牛
红河乡坚持把红牛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加快推进红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红河乡吴家村养殖大户吴中红在牛棚内饲喂红牛。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亚妮摄
红河乡先后组织乡村干部、养殖大户和群众代表在县内考察学习,引导群众坚定牛产业发展信心。同时,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鼓励有养殖传统的村率先发展,扶持养殖大户建办基地、散户及时跟进。
“我以前养了3头红牛,今年在政府支持下,养了7头红牛,计划再修建80平方米的牛棚,根据政策还能补助2万元的修建费用。”杨吕村养殖户魏小龙说。
目前,红河乡以增加养殖户户数和扩大饲养量为重点,改造提升杨吕红旺、红鑫旺肉牛养殖小区,补栏平凉红牛500头以上,扶持散户新建标准化牛棚38座,养殖平凉红牛800多头,全乡红牛存量达2050头。
打造美丽乡村
“村庄面貌的变化很大,道路两旁垃圾不见了,水沟清理干净了,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了。”吴家村村民吴小龙感慨地说。
红河乡田赵移民新居一角。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宝文摄
今年,红河乡精心打造“高颜值”美丽乡村,实现村庄颜值与人居环境“双提升”。集中整治房前屋后、村庄周边、沟道河道区域非正规垃圾堆放点46处,整治门前“三堆”突出问题82处,实施卫生改厕160座,在红景路、红柳路沿线种植了万寿菊、百日菊、油松、云杉、海棠等绿化苗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蔬果牛产业发展好,人居环境治理好,吸引了游客来望山看水。秋高气爽,走进田赵村,山清水秀,花红树绿,空气清新,让人爽心悦目。
红河乡统筹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山水田赵”旅游资源,扮靓乡村旅游“红河名片”,聚力打造“采摘瓜果蔬菜、品尝农家美食、了解乡村文化”的田园休闲旅游胜地,让游客在自然环境中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初秋的山水田赵景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宝文摄
为打造“魅力红河·山水田赵”乡村康养旅游品牌,红河乡因地制宜种植200亩鸡冠花,改造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举办了“槐香溢满城·文明沁人心”平凉市第二届槐花节、“山水田赵”垂钓旅游文化节、情浓五月等系列大型节会活动。截至目前,全乡吸引各地游客7000多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万元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