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高质量音频(马未都淘米)

大家好,观复博物馆是马未都先生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我们不定期为粉丝赠送观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今天焖米饭简单,把米倒入电饭煲,按标准注入水,盖上盖一摁开关,过不多一会儿,满屋飘着米香,随便说个知识,香字本义即为黍香,禾字部首,下面的日字本为甘,意为五谷之香。

马未都高质量音频(马未都淘米)(1)

过去焖米饭可没这么简单,首先要淘米。米饭可煮可蒸可焖,凡生米必须经过淘洗,否则吃饭时会有沙子。今天的孩子不知米饭里有沙子是什么感觉,也没有吃饭时被沙子硌破嘴甚至硌碎牙的经历。可这在上一代人的吃饭经历中是常态。

马未都高质量音频(马未都淘米)(2)

年轻时吃饭狼吞虎咽,从小吃公共食堂的人大都如此。我在东北那两年正是能吃的岁数,吃饭慢了没等吃完食堂就开始打扫卫生了。所以我们吃饭三五分钟正好,十分钟是大限,再长时间就属于资产阶级的臭习惯。那时候的米饭中没沙子倒是罕见,所以吃饭急了时谁都有“咯嘣”一声经历,咯得眼冒金星,一饭桌人都瞧你。

马未都高质量音频(马未都淘米)(3)

在家做饭淘米费时费力,母亲都是一点儿一点儿地将米从碗里拨拉到锅里,在水龙头下反复淘洗,扒拉来扒拉去地挑捡沙子。那时的米也不知哪来的沙子,想把它挑干净几乎不可能;我曾试图帮母亲挑沙子,但实在没那个耐心与毅力,每每放弃作罢。

马未都高质量音频(马未都淘米)(4)

直到有一天我去圆明园遗址,那时遗址就是遗址,没有人管。远处听见叮叮铛铛有节奏敲击汉白玉的声音,寻声望去,见有人手持工具,不厌其烦地敲击着散落在地上的建筑残件,下面有麻袋接着。石渣小如大米,旁边已装满一麻袋。寻思良久实在不解,上前与石匠套磁聊天方知,碎石渣将掺入大米充重,合两毛一斤,石匠说,这不能多掺,一麻袋最多掺一斤,掺多了没良心!

(图片来自网络,尊重原作者版权)

我们每天发表历史艺术文物相关文章及马未都录制的视频,同时发送馆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到朋友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吧!谢谢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