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二首山行(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预习)

第二单元主要描写秋天的景色。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描写秋天的三首古诗,感受古人眼里不一样的秋景。

一.学习生字词

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二首山行(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预习)(1)

寒下面部分的三横要写得紧凑、等距,最后一横略长,撇、捺要舒展,注意下面的两点写在竖中线上;径作为名词多指小路、方法,本诗指小路;斜右边的斗中的梗是斜横;霜上面的雨要略呈扁势,写在横中线的上方;赠左窄右宽,注意曾的笔画;刘左边的文,最后一笔捺画要写成一长点;盖上面三横略短,下面的皿略扁而宽,最后一笔横画较长;残右边半部分前两笔横画不能写成短撇,斜钩要舒展;橙右边的登要注意上展下收;送的笔顺先内后外,关最后一笔是点画;挑左窄右宽,右边兆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二首山行(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预习)(2)

二.学习课文

《山行》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进时所看到的秋天傍晚时分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寒山人家枫林”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同学们要理解这些词语: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斜:石子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产生,生出

晚:傍晚

于:比

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二首山行(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预习)(3)

这首诗的大意是:

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顶,在白云生出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的枫叶比那二月里的春花还要红。

同学们能从这首古诗的什么地方发现是描写秋季之景的?可以从“寒、霜叶”两个词语中感受到诗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秋天本是凄凉的、萧条的,但本诗最后两句诗人用鲜艳的二月春花与枫叶做对比,写出了深秋枫叶火红的颜色,把本来凄凉的山林秋色写得火红热闹,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很简单,主要借深秋枫林美景写出自己对秋天的喜爱,是一首写景诗,同学们可以画一画本诗中的景色,加深理解。

剩下两首古诗稍后更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