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景点全览图(探访郑国渠遗址300里长渠沿用两千余年至今惠泽关中)

郑国渠景点全览图(探访郑国渠遗址300里长渠沿用两千余年至今惠泽关中)(1)

郑国渠首遗址保护区界碑。高岗 摄

2200多年前,在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一条贯通泾河与洛河、全长300多里的人工引水沟渠开工,历时十余年建成,以水工郑国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流域引水的水利工程。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首当其冲的便是韩国,但韩国国力衰弱,无力抗秦。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所谓的“疲秦”之计。他以水工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然而,郑国渠建成后,灌溉农田可达四万余顷,使秦国的大本营关中平原成为沃野良田,秦国实力大增,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疲秦”之计成了“强秦”之策。(据:人民网-陕西频道 作者:吴超、高岗、杜旭涛、张伟)

相关热词搜索:里长关中郑国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