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史上最没含金量的叛乱(大唐最危险的时刻)

自从司徒归阙后,有我尚书独进奏。

持节河西理五州,德化恩沾及飞走。

天生神将足英谋,南破西戎北扫胡。

万里能令烽火灭,百城黔首贺来苏。

这是一首称赞唐朝猛将的诗词,这位猛将虽然没有像李靖一样有名气,但从诗歌中能看到他荣光的一生。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微,周边的国家趁机攥取唐朝国土。河西作为唐朝重要的西北防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吐蕃为了夺取河西,曾经与唐朝发生了多次战争,因为唐朝前期国力雄厚,吐蕃遂屡战屡败。不过,吐蕃对于河西这块重地却历来没有放弃。

大唐史上最没含金量的叛乱(大唐最危险的时刻)(1)

公元756年,吐蕃国趁唐朝内乱无暇西顾之时,开始向唐朝的河西地区渗透。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和新继位的唐肃宗李亨为了消灭安史叛军,遂调河西节度使郭子仪率领河西重兵出关中作战,因为河西主力的离去,河西地区便成为了吐蕃砧板上的鱼肉。此后二十多年间,吐蕃先后占领了唐朝河西凉州、金州等十州,河西也完全成为了吐蕃的领土。

大唐史上最没含金量的叛乱(大唐最危险的时刻)(2)

在吐蕃兼并河西的过程中,沙州是最后沦陷的城池,因为沙州军民坚持抵抗,吐蕃大军遂难以攻入城内,后来,沙州一直坚守到了唐德宗建中二年,直到完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沙州军民才归顺于吐蕃。

河西的沦陷,使得唐朝西北门户大开,后来,吐蕃不断借唐朝藩镇之乱之机而侵犯中原,直到一个传奇人物的崛起,这种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大唐史上最没含金量的叛乱(大唐最危险的时刻)(3)

这位传奇英雄不是别人,正是唐朝后期大名鼎鼎的名将张议潮。在敦煌的莫高窟第156个窟的考古发掘中,专家发现了有关张议潮的壁画,后来通过专家研究和考证,证实是名将张议潮出兵图。虽然年代久远,但仍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张议潮是沙州的名门子弟,吐蕃在攻占沙州的时候,曾经对沙州军民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张议潮从小就有报国之志,当他看到吐蕃人这种做法,遂决心收复河西。

大唐史上最没含金量的叛乱(大唐最危险的时刻)(4)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张议潮从小就有收复河西的志向,所以他自河西沦陷后,就一直在暗中集中反吐蕃力量,经过他多年的经营,沙州地区最终汇聚了一批数万的人马。人马和武器是有了,可惜张议潮却没有夺取河西的时机,若要完全收复河西,张议潮就需要借助朝廷兵马,张议潮深知,单靠沙州一地的民军师无法击溃吐蕃大军的,故而张议潮一边在积蓄力量的同时,也派出使节与朝廷联系,终于,收复河西的机会来了。

大唐史上最没含金量的叛乱(大唐最危险的时刻)(5)

公元846年,吐蕃王室内部发生了动乱,吐蕃失败的一方逃往到了河西。当时,这批落魄的吐蕃王族在河西大肆欺压当地人民,张议潮遂趁机起兵反抗吐蕃。张议潮打出了归义军的旗号,他以沙州为根据地,开始向河西其它地区渗透,河西各地的民众因为受到吐蕃的压迫,他们早已对吐蕃不满,所以当张议潮揭竿而起的时候,河西民众也纷纷参加到了归义军的旗下。

大唐史上最没含金量的叛乱(大唐最危险的时刻)(6)

张议潮在起兵的时候,也不忘派出使节与唐朝联系,他依靠着唐宣宗李忱的支持,开始在河西地区向吐蕃发起了反攻。张氏家族在河西根深蒂固,当张议潮起兵时,河西士家大族也纷纷出钱粮支持义军。民心所向,归义军最终取得了对河西吐蕃军队的大胜,

公元851年,张议潮率领大军攻破金州城池,失陷七十多年的河西地区终于为唐朝收复。

大唐史上最没含金量的叛乱(大唐最危险的时刻)(7)

张议潮收复河西后,很快就举起了大唐的旗号,他在唐宣宗的授意下,自任为河西指挥使。有了唐朝中央政府支持,张议潮就有了合法的基础,公元861年,张议潮指挥归义军发动了对吐蕃残军的最后一击,吐蕃残军毫无斗志,经过张议潮的打击,吐蕃的势力遂被完全驱逐出了河西。

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大唐最为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他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若没有张议潮,恐怕唐朝中央政府也很难收复河西。经此一战,河西又再次牢牢的控制在了唐军的手里,当王朝的百姓生命受到威胁,领土完整受到威胁的时候,这位汉族猛将毅然挺身而出,或许用一句话形容或许更贴切: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