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荒唐至极(宋真宗赵恒签订澶渊之盟)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帝李从珂账下有一个叫石敬瑭的臣子,官至河东节度使,封赵国公。在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被困太原。为了获得契丹兵力支援,他不惜割让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并向契丹俯首称臣,甘愿做“儿皇帝”。从此,燕云十六州落入异族之手。在契丹的帮助下,石敬瑭灭后唐建立后晋。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以幽云十六州为基地,不断南下侵犯中原,后契丹扶植十国中的北汉政权割据河东,作为附庸以保障燕云地区,从而抵抗后周。
形势图
赵匡胤黄袍加身,灭后周建立北宋。为了统一全国,收回燕云十六州,赵匡胤两次发动战争攻打北汉,想以此打开收复燕云十六州之门户,但在辽国的阻挠下均未成功,反而加剧了宋辽之间的矛盾冲突,两国僵持不下。赵匡胤直到死,还是未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复。
此后,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了历代皇帝的一大心病。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为了完成赵匡胤未竟之事业,亲率大军攻北汉。北宋大军先是打败契丹的援军,继而攻占太原灭国北汉,此举打开了收复燕云的道路, 为进取燕云创造了条件。赵光义便想趁热打铁,于是不顾文武百官的反对,亲自率领大军北伐。北伐初期收复了河北易州和涿州,赵光义大喜,便下令围攻燕京,宋辽两国军队在高粱河畔展开激战。
《宋史》载:“癸未,帝督诸军及契丹大战于高梁河,败绩。甲申,班师。”
赵光义亲临战场,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北伐失败。
自此,宋辽两国开始了长达25年的战争对峙。
二、澶渊之盟介绍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太后萧燕燕和皇帝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为借口,亲率辽国大军南下入侵大宋。辽军攻占遂城,随后攻打定州,两军对垒。后宋军在朔州大败辽军,辽军采取分兵策略,一攻打瀛州,一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最终围攻澶州。
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在澶州北城门楼亲自督战,让大宋军队士气大振。《宋史》有载:“丙子,帝次澶州。渡河,幸北砦,御城北楼,召诸将抚慰。”
宋军大将张环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由于皇帝的御驾亲征,让大宋军民士气大涨,一下子在澶州集结了几十万人的队伍,让辽军始料不及。
澶渊之战
在大宋军队处于绝对优势之下,辽国军队士气变得异常低落,萧太后开始有些着急了。同时又考虑到战线拉得过长,导致后方补给非常困难,再加上孤军深入宋朝腹地,万一战败,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便有了和宋军议和的想法。
萧太后派遣使者前往澶州,向真宗赵恒表达罢兵议和的愿望。宋真宗接待了辽国的使者,听说以后,很高兴,这也是他的心愿,表示愿意和辽国达成和解。
澶渊之盟由此诞生
景德二年(1005年)1月,真宗赵恒派遣殿直曹利用为使者,前往辽营洽谈两国议和事宜。在一番磋商之下,两国达成了协议,签订了盟约,即“澶渊之盟”。《宋史》载: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曰:"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准召利用至幄,语曰:"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利用至军,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河北罢兵,准之力也。
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具体的内容如下:
①宋辽两国结为兄弟之国,由于辽圣宗年龄小些,故称宋真宗赵恒为兄长,宋辽两国后代君王均按照年龄的大小来论兄弟。
②宋辽两国确定边界,以白沟河为界限(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③大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总共三十万岁币),每年在雄州进行交割。
④宋辽两国双方在边境建造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中,规定大宋每年要向辽国赔款三十万,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那么,在对宋一方军事有利的情况下,宋真宗为什么这么急于答应辽国的求和?而不是乘胜追击,一举拿下幽云十六州?
三、宋真宗赵恒害怕打仗,御驾亲征还是寇准逼的前面我们说到,太宗皇帝率军北伐,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最终以惨败收场,而且太宗是中箭受伤,一路逃回开封的。
赵恒作为太宗皇帝的儿子,对这一切是相当清楚的。当看到身受重伤的父亲时,他的内心那是很震撼的,打仗太危险了,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还是呆在皇宫里好。
此事在赵恒心里留下了阴影。他心里不想打仗。
宋真宗赵恒
北伐惨败,让北宋朝廷对契丹心存畏惧,在军事战略上逐渐由主动进攻转变为被动防御。
事实也如此,真宗继位后,在军事对外上,绝口不提攻打契丹之事,而是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贤才,励精图治,大力发展国内经济,使得北宋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史称“咸平之治”。
然而,好景不长,在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南下攻宋了。辽军攻占遂城后,集中兵力攻打定州。
大宋朝野震动,上至皇帝下至朝臣都惊惶恐惧。真宗皇帝畏敌,在妥协派的蛊惑下想要迁都南逃,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枢密副使陈尧叟是四川人,提议迁都成都。他们面对契丹的入侵,想要以躲避的方法来解决。
不难看出,宋真宗根本就无心抗敌,一门心思想着如何避免和辽人交锋。
只有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辽军。只有主动出击,才是抵抗辽军的唯一出路,一味的躲避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助长了辽人的气势。
寇准力劝真宗御驾亲征,鼓舞将士士气。
寇准
同时,寇准给宋真宗分析了当前战事情形,在契丹大军压境,四方危机的情况下,只可进尺、不可退寸,进则士气备增,退则万众瓦解。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必定士气大振,就一定能击退辽军。
《宋史》有日: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
真宗心里虽一万个不愿意,但考虑到江山社稷,也只得听从寇准,御驾亲征,被迫北上。
就这样,宋真宗一路北上到达澶州,在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事实证明,赵恒的御驾亲征,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鼓舞了士气,扭转了宋军颓废的气势。
四、降辽旧臣王继忠的撮合起了重要的作用王继忠是武骑指挥使王珫的儿子。早在宋真宗赵恒还是王爷的时候,王继忠就已经侍奉其左右,并且深得赵恒信任。赵恒即位后,封赏王继忠,王继忠一路升至高阳关副都部署,后移任定州。咸平六年(1003年),契丹南侵,兵锋直指望都,王继忠与大将王超、桑赞等人率领军队支援,不料兵败被俘。起初,宋真宗以为王继忠战死了,大为震动,追封他为大同军节度节,同时封赏他的四个儿子。
《宋史·列传第三十八》载:“真宗闻之震悼,初谓已死,优诏赠大同军节度,赗赙加等,官其四子。”
不难看出,王继忠真的是深受真宗的宠信,妥妥的心腹一枚。
而王继忠被俘后,辽人并没有杀他,而是很看重他的才华,封他官职。《辽史》记载:太后知其贤,授户部使,以康默记族女女之。
王继忠
王继忠,身在曹营心在汉,向萧太后进言,宋辽两国罢兵交好。《续资治通鉴》:“初,王继忠在契丹,乘间为辽人言和好之利,太后有厌兵意,虽大举深入,然亦纳继忠说。”
有这样一个前提在,所以,当宋真宗收到莫州部署石普转送来的王继忠的密信时,又惊又喜,此时方知王继忠还活着。《续资治通鉴》载:“臣尝念昔岁面辞,亲奉德音,唯以息民止戈为事。况北朝钦闻圣德,愿修旧好,必冀睿慈,俯从愚瞽!”
在信中,王继忠先是感叹一番,怀念真宗对他的好,继而表达了萧太后想求和的意愿。
对于王继忠没死,真宗很是高兴,但对于王继忠信中所说的契丹想议和的事情,真宗是半信半疑。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宋真宗亲自给王继忠回信(诏书),在信中还是表达了和谈的意思。同时还派出曹利用携带诏书及给王继忠的回信赴契丹行营议和,以此来增大议和的筹码。但当曹利用到达大名时,守将孙全照对契丹的议和诚意产生怀疑,便扣下了曹利用。
辽国的萧太后听闻此事后,一方面下令让王继忠与宋使会面,商谈议和之事,另一方面命令大军挺进到澶州(澶渊)城外,呈三面合围之势。在此情形之下,王继忠又一次托宋将石普转送给宋真宗密信,促进两国的和谈。
不料,信使张皓被南下辽军擒获,萧太后亲自接见张皓,让他携带宋真宗所赐王继忠的手诏副本直接去大名,以此催促曹利用来辽营商谈议和之事。但王钦若等人依旧怀疑,不让曹利用出城。萧太后便命王继忠再起草一封密信,令张皓送至宋真宗行营,称曹利用被留于天雄军(大名),请宋天子“速自澶州别遣使臣至北朝议和好事,免致缓误”。
宋辽结盟
宋真宗接到王继忠密信,下旨给王钦若,督促曹利用与张皓共同前往辽军大营议和;并再下一道诏书给王继忠,让他转告萧太后,派人去大名迎接曹利用。
如此,澶渊之盟应运而生。
可以说,王继忠是促成澶渊之盟的缔造者,他斡旋于宋辽两国之间,为了两国修好,停止兵戈,用尽了一切的办法。
其实,他更希望回到大宋,继续效忠大宋,身为宋人,还是呆在自己的国家好。
五、可以节省巨额的战争开支宋代采取的是募兵制,维持了一支数量极大的常备军。在《宋史·兵志》有记载:“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
宋太祖开宝年间(968年-976年),全国军队为37.8万,其中禁军数量在十几万人以上。到了宋太宗至道年间(995年-997年),军队数量为66.6万人。其中禁军数量达到35.8万人。到真宗时期,正是宋辽战争时期,军队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要有战事发生,那么必须要准备好粮草。
军队
而维持如此数量庞大的军队,自然是要耗费巨额的经费。真宗朝时,京西转运副使朱台符就曾经上书说,每年的军费太高,让国家和民众更加的穷困。
我们再来看看宋朝军队的装备,不但有精良的百炼钢技术和神臂弓、脚踏弩、床子弩等独一无二的冷兵器(檀渊之盟前夕,契丹大将萧挞凛就是中了床子弩箭而阵亡的,使契丹士气大挫。)而且还有领先对手一个时代的热兵器,比如大规模杀伤武器猛火油柜(燃烧加爆炸)、火药助推的远程打击手段火箭、蒺藜火毬、化学武器毒药烟毬、霹雳火毬、铁嘴火鹞,还有最早的制式步枪——突火枪,还有跟现在相差无几的地雷。
可以看到,装备种类繁多且各方面齐全。制作这些装备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还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钱财
如此一来,战争开支就是一笔庞大的资金了,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因战争消耗的费用高达3000万,而北宋朝廷每年的收入大概在一个亿左右,光军费就占据了30%,用三十万的岁币就把辽国喂饱了,这简直是九牛一毛,如此就能节省大几千万的军费。
我们知道,庞大的战争开支,会给朝廷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每当战争发生时,都会造成财政的入不敷出,而为了平衡财政收支,只能是设法增收,而无论增收措施怎样巧妙,归根结底都落到了百姓的头上,加收赋税,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这样一来就激化了社会矛盾。
宋辽两国罢兵言和,节省了巨额的战争开支,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作为一国之君,宋真宗正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才答应和辽人和谈。
六、结语著名学者黄仁宇曾说:“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宋辽两国二十五年的战争对峙,虽各有胜负,但却严重影响了各自的经济发展以及消耗了大量的国力。
澶渊之盟的缔结,正是这种情形下的产物。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两国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澶渊之盟
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辽国的求和,对宋而言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纳岁币给辽国,但此举节省了大宋巨额的战争开支,减轻了大宋的徭役以及百姓的赋税,为后续大宋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百姓不再受战争之苦,国家也能稳定的发展。
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一个大便宜,得到了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年的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参考资料:
《宋史》《续资治通鉴》《辽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