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奥运会运动员的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
2012年伦敦奥运开幕式,
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从天而降的特工007。
还有“憨豆先生”成功穿越进了一部经典电影。
这部被“豆豆”穿越的电影,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体育片之一——
——《烈火战车》。
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兼具力量感和史诗气质。
就算你没看过,
也一定在某些纪录片,或者公益广告中听过。
因为它的主题曲:《Chariots of Fire》(译为《烈火战车》)太经典,
被誉为影史顶级的背景音乐。
电影是体育运动最生动的载体之一。
因此影史也诞生了无数与体育有关的故事,
我们选出了其中几部改编自真人真事,且极有特点的影片。
它们有的充满体育精神:超越、极致和光芒。
有的,则让人“不寒而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突破:一个人的奥林匹克2021年夏天,我们被苏炳添刷屏了。
尽管这个男人在东京奥运会上并没有获得任何奖牌。
但却并不妨碍所有人对他的敬意和喜欢。
因为他做到了——
突破。
第一位跑进9秒关口的亚洲选手。
第一位进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
在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
同样有位“突破”的中国奥运选手——
——刘长春,历史上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位选手。
更巧的是
他和苏炳添一样,都是短跑运动员。
2008年,刘长春和奥运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拍成了电影:
上世纪30年代。
旧中国积贫积弱,社会动荡不安。
别说参加奥运,普通百姓能稳定生活都是一件奢侈事。
这种环境下,
刘长春没有教练,连最基本的训练场地都没有。
还好
祖国幅员辽阔,刘长春的东北老家有山有水有树林。
他从小就在这片黑土地上奔跑。
“一不小心”跑到大学,在运动会上把同场竞技的日本人摁在地上摩擦。
因为实力强劲,刘长春差点被日本人抢去参加奥运。
几经波折,他才偷偷南下,从上海出发代表中国参加第10届奥运会。
正如电影名,《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整个中国代表团,就他一位选手。
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的影像资料里。
刘长春走在中国代表团最前面,
为了不让场面太窘迫
后面还跟着教练、官员以及几位凑数的留学生。
以上就是当时全部4亿中国人的奥运代表。
1932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
这与当今盛世,我们动辄数千人的庞大代表团不可同日而语。
但刘长春参赛的意义非凡。
他第一次在奥运赛场上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就定格在刘长春奥运赛场上的起跑一瞬间。
剩下第几名,多少秒,都不重要了。
因为答案并不在那个遥远的1932年。
答案是他:
许海峰(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获得者)
是他:
刘翔(中国田径项目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
是他们:
中国奥运代表团
但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
——刘长春
中国第一位奥运选手。
从0到1的突破。
(左为刘长春本人,右为影片中他的扮演者国家二级运动员李兆林)
坚韧:老娘叫谭雅2018年有一部超狠的传记影片——
《我,花样女王》。
不要被这散发浓烈文艺气息的片名蒙蔽。
其实这是一部暴躁酷拽的电影。
原版英文名简单直接——《I, Tonya》(我,谭雅)。
所以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译名《老娘叫谭雅》,被网友普遍认为更加贴近影片的气质。
《老娘叫谭雅》改编自美国专业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谭雅·哈丁的经历。
和美国体育史上一段大丑闻有关。
故事有多奇葩?
饰演谭雅的“小丑女”玛格特·罗比在出演电影前读剧本时,
一度以为——这是一部小说改编的故事。
左二玛格特·罗比
谭雅·哈丁曾是美国花滑史上最具天赋的选手 ,
不但是全国冠军,而且还是全美第一个能完成花滑运动最高难度动作“阿克塞尔三周半跳”的女选手。
《老娘叫谭雅》
所以美国想要在奥运花滑项目上夺冠
谭雅无疑就是他们“全村人的希望”。
然而这位“神奇女侠”却在参加奥运会前,
涉嫌暴力袭击自己的竞争对手南茜·克里根。
导致她于23岁的运动员黄金年龄,稀里糊涂被判终身禁赛。
失业后谭雅怎么办?
为生计,她竟然跑去做了一位搏击运动员。
从“花滑女王”到女拳手,让人大跌眼镜。
有影评人称这部电影:披着一张美国梦的外衣,
却讲了一个反美国梦的故事。
花样滑冰是一项充满贵族气质的运动。
训练花费极高。
所以在美国多数花滑运动员大都出身精英阶层。
比如关颖珊。
“谭雅”却出生下层家庭,
所以她小时候上“昂贵”的训练课时,
老妈都不允许她中途去解手。
因为上厕所等于浪费钱。
她只能憋着滑。
用力滑。
……然后尿了一裤子。
如果训练表现不佳,还会被拉进厕所一顿狂揍。
和多数形体优美,举止得体的花滑运动员不同。
一路被施暴长大的谭雅,行为粗鄙,审美另类。
为此,她长期遭遇裁判带着偏见的评分不公。
左为电影角色,右为谭雅真人
尽管谭雅想追求自己的梦想。
但是美国社会精致的利己主义还是把她推向了反面。
最终演变成美国体坛历史上的大丑闻之一。
“小丑女”玛格特·罗比凭借“谭雅”这个角色,拿到了奥斯卡和金球最佳女主提名。
尽管主人公身负一段丑闻。
但谭雅坚韧的精神,依旧是影片取之不尽的荷尔蒙源泉。
在豆瓣上,8.0的高分,也代表着中国观众对这部“爽片”的喜爱:
“带劲儿” “有趣” “神还原”。
反思:慕尼黑
慕尼黑这座城市与体育极有渊源。
除了拥有举世闻名的欧洲足球冠军俱乐部——“拜仁慕尼黑”。
拜仁慕尼黑
1972年,慕尼黑还曾主办过第2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本来是当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
121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但它却成了“臭名昭著”的一次。
因为本届奥运会有11名运动员,被残忍杀害了。
1972年9月5日凌晨,当大多数运动员都还在睡梦中时。
奥运村里出现了8个模糊的身影。
他们手里拎着沉重的运动包,直奔以色列队下榻的31号建筑物。
电影片段
沿途没有监控,更没有保安。
而那些沉重的包里,装的都是冲锋枪和手雷。
这是一群极端分子。
电影片段
两位以色列运动员们与匪徒殊死搏斗,不幸当场遇难。
还有9名运动员被劫持为人质。
警方“业余”的营救行动,引发了双方枪战。
9名人质最后全部遇害。
“慕尼黑惨案”枪战现场
让当时人们无法接受的是:
仅仅在暂停比赛34小时后,组委会就宣布奥运会继续举行。
于是本届奥运会中,
无论是缺席了52年的射箭比赛重新回归奥运大家庭,
还是美国人斯皮茨创纪录地揽下7枚金牌。
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不幸遇难的以色列运动员,
成了慕尼黑奥运会最深的伤疤和烙印。
慕尼黑奥运降半旗默哀
2005年,同为犹太人的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将这次“惨案”搬上大银幕。
斯皮尔伯格甚至直接用慕尼黑这座城市,给电影命名——《慕尼黑》。
用意不言而喻。
影片开始,就再现了那场不堪回首的劫难。
电影《慕尼黑》片段
电影《慕尼黑》片段
不过导演却将影片此后90%的篇幅,给了这场奥运会之后的故事——
复仇。
历史上,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曾派出五人特工小组。
电影《慕尼黑》
对涉及这场袭击的组织者,进行横跨十年,一命抵一命的追杀。
电影《慕尼黑》片段
严格讲,《慕尼黑》并不算一部体育电影。
但通过斯皮尔伯格压抑的镜头,却让观众清楚看到了:
恨,有多可怕。
电影结尾处,男主并没有因为同胞大仇得报,他内心就获得安宁。
仇恨成了一个无解的死结。
电影《慕尼黑》
这部群星汇集的电影,借由一场世纪惨案,
反过来强有力的证明了:
奥林匹克精神所提倡的“理解、友谊、团结”,是多么可贵。
超越:记住巨人们
这是一个变态的橄榄球训练营。
原地踏步一整天,不能喝水
让人渴到呕吐。
凌晨三点起床,跑马拉松。
主力有个300斤的胖子。
白人和黑人还会相互问候老爹。
但谁也不会想到,这群“怪咖”组成的球队,
后来会成为一只13连冠的传奇神话。
电影《记住巨人们》改编自黑人教练赫尔曼·布恩的真实故事。
他的事迹有多“不同凡响”?
看看影片的故事背景就知道:
在70年代美国南方的弗吉尼亚州,黑人地位极其低下。
别说带队夺冠,就算和白人一同吃饭,都会被拒绝。
在这样的氛围里,赫尔曼(丹泽尔·华盛顿饰演)上任了。
他之所以被委以重任,是因为当地政府要平息白人误杀黑人引发的骚乱。
瞧,
仅仅是个改善黑人境遇的作秀姿态而已。
并且赫尔曼只要输一场球,就会被白人高层解雇
歧视和怀疑处处都在。
搬个新家,新领居隔着窗子戳他:
“这些黑人是搬运工吗?”
他组织的第一场训练,白人主力全部缺席。
唯一到场的,还是个体重300斤的替补。
赫尔曼用了两招来整合球员。
第一招,了解。
一个白人 一个黑人,两人同住一间寝室。
必须像朋友一样互相了解,甚至要知道对方的家庭情况。
说不出来的,开除出队。
第二招,感化。
片中有一个场景,赫尔曼站在盖茨堡战役故地,告诉自己的球员:
这底下躺着5万名士兵为了种族融合牺牲的青年人。
盖茨堡战役曾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转折点,预示着奴隶制走向终结。
赫尔曼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逐渐把球员捏成了一个整体。
里面甚至有不少人结成了一生的“莫逆之交”。
而他们不断取得的胜利,
也在弥合自己所在小镇长期撕裂的族群关系。
片中有这样一场戏:
球队里的黑人球员过马路时,被白人警察拦住。
摇下车窗,打量他。
黑人紧张的结巴。
因为在当时的美国,一个黑人被白人警察拦下,往往意味着“危险”。
却没想警察说:
昨晚的比赛,你们打出了20年最好的防守
代我向教练致敬。
警察口中的教练正是赫尔曼·布恩。
《记住巨人们》是一部情绪饱满的励志电影。
非常完美的诠释了体育运动最崇高的精神——
——超越。
不仅超越自己的极限。
也超越仇恨,超越偏见。
正如赫尔曼·布恩所说:
“我不管你们是黑的还是白的,是富的还是穷的,在这球场上,我们要努力胜利”
除了以上电影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体育题材影片还有很多。
比如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一位父亲和两个女儿圆梦的故事。
再比如《极速风流》,两位顶级赛车手的“瑜亮之争”。
电影里的体育故事,不仅是简单的再现某项运动或者赛事。
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
时任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赛前让球员反复观看的,不是战术板。
而是那部《记住巨人们》。
他用一部电影点燃了球员的心,
团结,超越,然后胜利。
这正是电影和体育相结合的魅力所在。
2001年中国男足第一次打进世界杯
文/红猪看电影编辑部:波鲁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