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1)

任何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时代都会被赋予不同的时代意义,《红楼梦》也不例外。

作为《红楼梦》主角的贾宝玉,则因为一句经典言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于是就被认为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有着超前的男女平等意识,诸如此类的评价。

但若是客观而论,这些评级未免打印上了浓厚的“时代烙印”,仅仅是为了彰显反封建的意义而有意引导,因为纵观《红楼梦》全书,探究贾宝玉的行为模式就会发现,他完全不是教科书上叙说的那般。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2)

贾宝玉为何会厌恶仕途经济?

为何会有读者觉得贾宝玉具有反封建意识?

无非是因为两点原因:其一,贾宝玉不喜欢仕途经济,将朝廷官僚视为“国贼禄蠹”之徒,与封建时代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其二,贾宝玉喜欢跟女儿们厮混在一起,甚至在他心中,女儿的地位远远高于男性,这也不符合封建时代的价值趋向。

如果单独立足表面,貌似贾宝玉真的是个反封建的斗士形象,可如果细究贾宝玉为何厌恶仕途经济?为何喜欢女儿厌恶男子?便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贾宝玉这些行为的出发点并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上的反封建。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3)

先说说贾宝玉为何厌恶仕途经济?

贾宝玉其实并不厌恶仕途经济,他厌恶的是官场上那些肮脏龌龊的人,比如贾雨村、孙绍祖这些人,他们人品卑劣,心狠手辣,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甚至不惜伤害他人(如石呆子),搞得别人家破人亡。

更为关键的是,官场黑暗属于普遍现象,贾宝玉日常见到的官场之人中大部分人都是贾雨村、孙绍祖这样品性的人,这才是贾宝玉厌恶官场仕途的真正原因。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4)

贾宝玉并不厌恶儒家学说,比如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时,贾宝玉曾给林黛玉起“颦颦”二字作为黛玉的字,期间他和探春的交谈间就提到了儒家《四书》,且看原文: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个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好。”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人太多,偏只是我杜撰不成?”——第3回

从宝玉和探春的交谈中看来,宝玉貌似并不反感《四书》,甚至言语意味有将《四书》视为金科玉律的意思。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5)

无独有偶,第36回,贾宝玉亦曾有一段批驳“文死谏武死战”的经典之言:

宝玉谈至浓快时,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第36回

很多读者对这个情节有误读,认为“文死谏武死战”是儒家的主张,文官就应该力谏君主,哪怕因此被斩也要进谏,武官则就应该死在战场上,才称得上忠义。贾宝玉反对“文死谏武死战”,就是反对儒家,可不就是离经叛道吗?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6)

恰恰相反,只要稍微研读过《四书》中的《论语》、《孟子》,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儒家其实也不赞同“文死谏武死战”。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关于入仕出仕的主张:邦有道则现,邦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篇);再如公治长篇亦有同类言语: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认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如果国家黑暗,那就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等到国家政治清平了,再出来做官,发挥自己的能力造福百姓,而不是死谏君主,牺牲自己。

所以,贾宝玉不是儒家的叛逆者,恰恰相反,他深得儒家学说的真谛。但放在现实的官场上,根本没有几个人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和责任标准来要求自己,反而将当官当成捞钱的途径,贾宝玉厌恶的,正是这种官场现实。

也就是说,如果国家政治清明,官场上皆是海瑞、包拯这样的清官,那么贾宝玉必定会愿意进入官场,而不是排斥仕途经济。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7)

贾宝玉享受封建制度带来的特权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轻松理解另一个问题:贾宝玉为何喜欢女儿?厌恶男人?

这跟所谓的“男女平等”意识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贾宝玉并没有认为男女是平等的,他认为男人都是须眉浊物,这言论显然是贬低男性的。

贾宝玉喜欢女孩,厌恶男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封建社会,男人对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控制作用,在男人的操控下,这个社会变得很庸俗,很黑暗;女孩因为不被社会“重用”,反而得以保持纯粹的心性,不似那些国贼禄蠹一般庸俗,这才是贾宝玉喜欢女孩,厌恶男人的真正原因。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8)

可以试想,如果国家统治被女性主宰,男性处于弱势地位,每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保持了心性的干净纯洁,贾宝玉可能就会称女人都是“国贼禄蠹”,男人都是水做的了。

所以,贾宝玉对女性的喜欢,很大程度上受到大环境的限制,而不是完全纯粹的——比如贾宝玉称女人老了就变成了鱼眼睛,为何?因为女人成亲后,为了柴米油盐,算计来算计去,变得俗了,贾宝玉不喜欢这样的俗女!

贾宝玉厌恶的是“俗”,而不是男人,他喜欢的是“美”,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女人。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9)

贾宝玉的对立对象从来都不是封建制度,恰恰相反,他很享受封建制度带来的贵族特权,当这种特权与他对女性的喜爱发生冲突碰撞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有意思的情节,比如第30回,贾宝玉因为丫环开门开迟了,让自己淋了雨,一脚将袭人踢得吐血:

宝玉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及开了门,并不看真是谁,还只当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袭人“哎呦”了一声,宝玉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益,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了。”——第30回

从后文我们得知,贾宝玉这一脚着实不轻,直接把袭人踢得夜里吐血,可见他踢那一脚时,是真的往狠里踢的,贾宝玉在自己的特权制度和对女儿的喜欢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俨然是一副主子居高临下的姿态。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10)

再看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晴雯不小心摔坏了扇骨,贾宝玉批评了她几句,晴雯不服气,两人就争吵起来,诸君可曾想过,晴雯为何敢跟贾宝玉这个主子顶嘴?

因为晴雯是《红楼梦》中唯一一个与奴性做斗争的丫环,她心比天高,不觉得自己是奴才,当然,这和宝玉日常对她的溺爱有很大关系,在晴雯的认知中,自己和宝玉是相对平等身份,贾宝玉尊重自己,在他面前,自己不需要以奴才自居,所以她才敢跟宝玉顶嘴。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11)

可这次争吵,最终晴雯败了,为何会败?因为贾宝玉拿起了封建贵族等级特权来压制自己,他要回王夫人将晴雯撵走,且看原文:

宝玉向晴雯道:“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晴雯听见了这话,不觉又伤起心来,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第31回

晴雯她恐怕压根没想到,贾宝玉有一天会拿起等级武器来压制自己,她一开始还跟贾宝玉顶嘴顶的热火朝天,可贾宝玉一说要撵她出去,晴雯立刻懵了,她一向以“副小姐”自居,谁都不怕,却被贾宝玉这句话一下子打回了原形——原来自己只是个丫环!

贾宝玉踢了袭人一脚怎么就吐血了(一脚踹得袭人吐血)(12)

综上所述: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远比目前通俗解读中宝玉的基本形象要复杂的多,甚至跟诸多解读存在很多实质意义上的偏差,读者若要看透红楼人物,只能细心品咂书中情节,以自己的视角来对人物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此方是会读书。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