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的真实原因(仁义的特性)

孔孟学说的核心是仁义思想孟子说过:“仁者无敌”,可是现实中给人们的印象好像是仁义者总吃亏,其实那是对“仁义”的特点了解不够造成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仁义的真实原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仁义的真实原因(仁义的特性)

仁义的真实原因

孔孟学说的核心是仁义思想。孟子说过:“仁者无敌”,可是现实中给人们的印象好像是仁义者总吃亏,其实那是对“仁义”的特点了解不够造成的。

孟子在《孟子·告子》篇中,对仁义的特点进行了说明。

1、“仁义”方向的正确性。孟子说,“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人都是天地生,天对人考核是人的“仁义忠信”做的怎么样,老天的考核成绩里不记录人的贫贱富贵。而人由于看不清事实真相,要了名义地位,却丢了仁义忠信,真是本末倒置,最后必然是自取灭亡。

2、“仁义”的人人可行性。孟子一方面指出人都想富贵是正常的心理,另一方面指出人世间的富贵是别人给的,别人也随时能剥夺之,只有“仁义”是“良贵”,即是人人本有的富贵,是人人能行的,当人“饱乎仁义”的时候,人们就一定会看淡世间的富贵,同时也能得到应得的富贵。

3、“仁义”的需要积蓄性。《孟子》里“杯水车薪”的成语讲的就是仁义要积蓄才能发挥重大作用的道理,孟子批驳了一些人的只有一小点仁义之行就想得到大回报的错误心理。

4、“仁义”的需要成熟性。孟子说,仁义好比五谷的种子,种子是好吃的好用的,但种子必须是成熟的种子才行,不成熟的种子还不如稗草有用。人的“仁义”如果成熟度不够就想有大收获也是不可能的。

5、“仁义”的实践性。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就是说的仁义是人做出来的行出来的,只有人用实践去行,才能体现出仁义,这与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道”的意思的一样的,天道是本来就有的,人只要做就一定能使仁义的精神大放光彩。了解并在工作生活中去实践仁义的五种特性,还有谁能怀疑我们的社会风不能根本好转,还何愁中华优秀文化不能在中华复兴大业中不能大行其道呢?!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