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赋分制是怎么理解(搞不懂等级赋分制的本质)

【本头条号关注高考与教育相关内容,坚持每日更新,如有帮助,敬请关注、评论、转发、收藏,谢谢您的信任和支持!】

【不一样的观点,源自李老师对高考政策的深刻领会与把握!】

高考赋分制是怎么理解(搞不懂等级赋分制的本质)(1)

提到等级赋分制,有如下几种错误观点:1.比较难的科,不容易得高分,就不容易赋高分,因此就尽量不选;2.物理等比较难的学科,没人选,赋分的基数就小,被赋低分的概率就越大;3.物理化学是学霸组合,敢选这两科的,都是学霸,因此,不是学霸的同学,尽量不要同时选这两科;4.政史地的专业选择范围小,所以尽量不要选这个组合......

这是新高考等级赋分制中,比较有市场的一些观点,甚至一些老师或者头条的大V也在贩卖这些观点!

这些观点,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要站在哪个角度去看。

如果抛开某一个具体的考生而言,都是对的。但是放在具体的张三或李四身上时,这些观点就站不住脚了。

问题发生在哪里?很简单,对等级赋分制的本质没有搞明白,思考问题的立足点不对!

1. 等级赋分制的本质,就是根据名次赋分!

对于等级赋分制的具体算法,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本头条号本月初上月底的几篇文章,均有详细描述。

看懂本文,必须接受一个基本的观点:考生某一科目在等级考试中的赋分高低,仅仅取决于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名次,与试卷难度无关

F=f(N,1/t),式中F是赋分,N是考生的名次,t是考生总数。而t在分省份考试中,数字足够大,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以特殊原因t值有较大减小时,各省份都有应急的保护措施。

2. 选科不仅仅关系到高考的总分,还直接关系到能够报考和学习的专业。

新高考改革,不是简单的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同时也是把招生的决定权还给高校,高校就是通过专业选科要求,来选拔优秀的人才,实现招生的决定权。

3. 考生的名次,反映了考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学科优势和潜在能力。

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学生越是感兴趣的科目,越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就高于不感兴趣的学科。该科的学习成绩就比其他科的学习成绩的名次就高,表现出该生在该科学习上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优势!

考生最终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获取高分,而是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理想的大学,不仅仅是学校的层次,更重要的是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选科不当,不仅仅影响到分数,更直接影响到大学的专业!

4. 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是在自身能力前提下,得到最高赋分的根本保证!

根据赋分规则,你的可选择学科在全省的排名情况一定的情况下,你排名靠前的优势学科,在正常发挥下,一定是获得较高赋分的学科。

5. 要立足选科考生的自身实际!

开头提到的集中观点,表面看是对的,但是,都是有假设条件的。

比如,都认为物理化学都是学霸选择,那么,物理化学之外的科目,你能保证你的排名就一定好么?如果你的排名高,那么,这一科就是你的优势学科,选择这一科没有错。如果这一科你的优势还不如物理或者化学,那么,你就应该先选择物理或者化学!

一定要立足你的实际,而不是一般意义上怎么样!

高考赋分制是怎么理解(搞不懂等级赋分制的本质)(2)

综上,李老师一直认为,如果考生有明显的优势学科,就要果断选择优势学科!如果各科情况差不多,不是很明显,那就首先考虑你的兴趣和将来的就业!如果你各科的优势不明显,总体成绩也不是很好,处于本科边缘,那就从录取率上进行选择,选择物理科目,结合个人兴趣和将来就业,进行选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