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港区西片区的未来(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

河南手机报记者 司艳雯

2023年河南省两会开幕在即,城市区位发展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话题。在互联网上,郑州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的关注度和讨论量可以说居高不下。这两个区位也频频被网友拿来作比较。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里输入“郑州白沙”,页面上必有与航空港区相关的词条,诸如“郑州白沙、航空港 谁才是‘宇宙中心’?”“港区、白沙组团 这些郑州新名片发展得咋样了?”“郑州买房选白沙还是港区?”

毫无疑问,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是郑州周边两个实力出众的增长极,也是被大家关注最多的两个区位。这种关注较为“接地气”的体现就是房价、户口等方面。

航空港区西片区的未来(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1)

那么,这两个南北对望的区位,未来5年内谁更有发展潜力?

手机报记者采访了专注区域规划研究学者珂尔、河南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萍。他们分别对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的发展作出全方位解读。

◆区域发展受益于各方面条件的倾斜。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出身”不同,一个“资源好”,一个“飞得高”。

核心动力:区位优势VS临空经济

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虽都位于郑州东部,但是二者发展的“源动力”不同。

“从白沙登台亮相以后,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白沙一度被大家称为‘宇宙中心’,其实最直接得益于它的区位优势。”珂尔告诉记者。

白沙组团总体规划范围西起京港澳高速,东至万三公路,北起黄河郑州市界,南至陇海铁路,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其中连霍高速以南区域是白沙组团的中心区。

航空港区西片区的未来(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2)

这个区位决定了,在“1 8”郑州都市圈战略中,白沙组团正好位于连霍高速产业带和京港澳高速发展轴的交叉点上。

连霍高速公路在河南省内同时贯穿郑州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核心区,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中轴线,也是沿黄科创带的主要发展轴,对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而京港澳高速这一南北走向的发展轴,则是“1 8”都市圈的现代农业创新策源轴,从安阳向南到新乡、郑州、许昌、漯河,甚至是到信阳都处在这个轴线上。

依托这两大发展轴,也难怪网友将白沙比作“宇宙中心”了。

同时,靠着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成为郑开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和核心支点。

另外,白沙组团已成为中原科技城大蓝图中的新高地。中原科技城大蓝图中有两个“核”,一个是北龙湖科技服务核,一个是沿黄科创综合服务核。沿黄科创综合服务核就落在白沙组团。

航空港区西片区的未来(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3)

相对于白沙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航空港区的发展更多依托于临空经济。

“区域要发展,就得对外开放。河南不沿海、不临边,若要开放,与国际接轨,最好的方式就是建设空港。”陈萍说。

这就是港区崛起的源动力,从港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这一点。

1997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通航运营。同年,“新郑市港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围绕机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

2004年,航空港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得到批复,南航河南分公司、中南空管中心河南分局等企业在此落户,奠定了航空港实验区的发展雏形。

直到2013年,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启航,成为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可以说,航空港区就是“飞机拉来的区位”。

配套完善,活力无限。定位明晰,指哪打哪。

功能定位:科研高地VS空港辐射

“在郑州周边谋划的组团板块中,白沙组团是最早搭上国家和省市发展东风的。”珂尔说。

从郑汴一体化到郑州都市圈建设,再到中原科技城设计,乘着这些战略规划的“东风”,白沙组团的发展就像吃了巧克力一样“丝滑”无阻,层层递进,定位也随之升级。

在2012年被郑东新区代管后,白沙组团的定位发生了变化,由职业教育升级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兼顾高端商务、生态智慧产业及其他产业。这期间,一些厅级单位入驻白沙,白沙也因此被称作“新省府圈”。

可以看出,在承接郑州东扩的人口和产业外溢方面,白沙组团拥有巨大优势。

航空港区西片区的未来(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4)

2022年,随着中原科技城的布局,白沙的定位转变升级为科研高地。白沙北部片区重点打造科技装置片区,布局软件信息服务业和科学装置;白沙南部片区重点打造科技转化片区,重点布局中试、小试平台,成果转化中心。

具体实施过程中,白沙将如何将打造科研高地,我们拭目以待。

相对于白沙组团定位的数次改变和升级,航空港区的功能定位从一开始就很明晰——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

航空港区西片区的未来(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5)

以空港为核心逐级向外辐射是航空港区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航空城是核心主体,主要发展航空服务保障和维修、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航空租赁等航空产业;由主体向外辐射5公里半径范围内,主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光电与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再向外,则是教育培训、商务休闲、医疗保健等城市配套服务业。

记者了解到,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0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73亿元,年均增长15.3%;工业总产值从1252亿元增长至4174亿元,年均增长18.5%;外贸进出口从1759亿元增长至5246亿元,年均增长12.9%,全省占比64%。

足以看出,空港辐射、临空经济带来的产业发展能量巨大。

关于潜力,只较不同,实在比不出高下。

潜力未来:新新中心VS开放龙头

在珂尔看来,郑州主城区的发展中心有三个——二七老中心、高铁东站新中心以及白沙象湖这个“新新中心”。无论是从国土空间规划上看,还是从大中原科技城的总体设计上看,白沙组团就是郑州主城的新成员。“户口是早晚的事情。”

从上文提到的沿黄科创综合服务核就在白沙组团来看,未来,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综合研发区域基本上都会落地白沙。当然,随着发展,如果白沙片区依然满足不了产业布局跨河发展的话,也许绿博组团北部区域将再次承担外溢的空间。

航空港区西片区的未来(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6)

对航空港区来说,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将对港区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港区对外开放的龙头地位和优势将更加明显。

在11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河南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明确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成制度型开放“中原特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

这对港区来说是加持也是挑战。就目前港区的发展来看,成为“核心增长极”只是时间问题。

今年,随着郑州机场升级为4F级机场,机场北货运区、高铁航空港站建成投用,国际陆港航空港片区、郑州(水)港先后落地,航空港区正式迈入了“空、陆、铁、水”集成发展新时代。航空港区正在加速打造世界物流枢纽。

数据显示,港区跨境电商业务连续5年翻番式增长,2021年达到1.3亿单,稳居中西部第一。

未来,如果航空港区能形成航空运输的综合运营成本洼地,补齐基地航空公司数量不足这个短板,郑州就能在航空经济发展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话语权。

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来路”不同,“去路”各异。但二者都蕴含着巨大潜力,用珂尔的话说就是:“这种潜力一旦爆发,将势不可挡。”

二者的崛起都从一定程度上受益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战略规划,也终将百分之百助力郑州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并将以各自的优势推动我省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

白沙组团和航空港区生来就被冠以很多称号。无论是白沙组团被称作“新新中心”,还是航空港区被当作郑州的副城,二者都在河南省“十四五”规划中被寄予厚望。

当然,未来5年白沙和港区究竟谁更有潜力,谁的潜力会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就看它们如何转化资源,运用优势了。

责编:杨致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