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让人循环的古风歌曲(不朽的旋律永恒的纪念)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在神州大地传唱了近80年的脍炙人口的“红歌”,是怎样产生的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首让人循环的古风歌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首让人循环的古风歌曲(不朽的旋律永恒的纪念)

一首让人循环的古风歌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在神州大地传唱了近80年的脍炙人口的“红歌”,是怎样产生的呢?

昨天,带着这样的疑问,单位组织我们前往北京市房山区“寻根溯源”。一台大巴、一台中巴、一台小车,一路向西,经门头沟,出六环,过河北镇、佛子庄、石花洞,就进入房山区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

这个森林公园位太行山脉北麓,北接圣莲山、西邻野山坡、南望十渡3个著名风景区,方圆218平方公里。从水泥方块堆砌的大都市,抵进东北和西南走向的太行山脉,一下子又有了重返大自然“开窗见山”的亲切和愉悦。沿途山峦起伏,百草勃发(少有高大的林木),满目青翠,郁郁葱葱。尤其是溪水潺潺,错落有致,湍急如飞珠溅玉,平缓若银湖泻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抬头眺望远处,蓝天白云,极目天舒,阳光明媚,神清气爽,连三伏天的酷暑也难以“发威”,真个是“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车行景逝,间或还可以看见琉璃瓦覆顶的六角亭子,矗立在数处显眼的高位,是“亭亭玉立”的哨所,还是“笑迎宾客”的标志?反正肯定不是游人憩息的场地(没有通路)。突然,映入眼帘一面硕大的“镰刀斧头”标识的鲜艳党旗,平卧在向阳面的山坡上,点缀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特殊景致。临近目的地,“红色”的氛围渐浓。“赞歌唱响的地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个大型宣传牌,一纵一横,像是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572米长的“音乐标线”更是别具一格,当汽车轮胎压到条状线条时,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会响起,并传入乘车人员的耳畔。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既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又昭示游客——来到了一个有“历史故事”的“人间仙境”。森林公园里的行车路径,有两个车位宽,路况很好,非常平坦。公路顺着山坳的地势修建,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平缓的水道,弯弯曲曲,蛇状延伸。乘车行进其间,耳旁顿时响起了一个声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不正是慕名远道前来“寻根究源”“不忘初心”的吗?

开车两个半小时(中途休息10分钟),距离100多公里,安全到达大石河源头,霞云岭乡堂上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诞生地,平均海拔950米。眼前是一大片水泥地板的山坳地带,上下两层,约4000平方米。第一层是“党旗广场”,南边形似“埃及金字塔”的山脚前立着约960平方米水泥浇筑的鲜红党旗,党旗前是露天舞台,以及观众席,一群穿着黄红色服饰的中老年男女歌舞队正在排练演出歌曲。第二层是纪念馆广场,面积略大一些。广场北面的白色建筑,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该馆由房山区建设,2006年6月26日落成,依小山包而建,共3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馆内主要展出房山地区军民抗日斗争历史和“不朽红歌”的创作过程,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8万人次。

去年6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推出了“人民的心声 历史的旋律”主题展,除了利用艺术品创作、大型投影、场景复原、音像展示等多种形式,努力打造“沉浸式”学习效果外,主要特色是通过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歌曲共209首,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串联起来。其中,新中国成立前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赤潮涌动,唤起工农——“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洪流中的歌声”;第二部分,革命歌谣,燎原星火——“土地革命风暴中的歌声”;第三部分,抗日战歌,波涛汹涌——“为全民族抗战呐喊的歌声”;第四部分,解放之歌,摧枯拉朽——“循着解放战争进程的歌声”。最后,单列了“不忘初心”专题,集中展示新中国以后涌现的经典歌曲。第一、二部分在一楼,第二部分在二楼,第三、四部分和“不忘初心”专题在三楼。“歌从史出,以歌颂史”。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解说员除了简介党的历史,重点是重温各个时期的歌曲。有我们都很熟悉的,如《国际歌》、《国民革命歌》、《秋收起义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送红军》、《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大刀进行曲》、《保卫黄河》、《八路军进行曲》、《南泥湾》、《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到敌人后方去》、《军民大生产》、《沂蒙山小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七律·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社会主义好》、《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江山》、《不忘初心》、《走向复兴》等。也有少数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如《南湖的船 党的摇篮》、《赤潮曲》、《八一起义歌》、《纪念广州暴动歌》、《壮烈歌》、《送郎当红军》、《只怕不抵抗》、《歌唱二小放牛郎》、《露营之歌》等。解说员在解说的过程中,不时带动我们一起歌唱耳熟能详的老歌曲。随着合唱歌声的响起,自然而然就把大家带入了特定的历史年代,也带入到每个人跟随共产党干革命几十年的火红岁月,我的眼眶湿润了,几度哽咽。这是多么生动多么感人的党史教育啊!

从纪念馆出来,东边有一个雕塑广场,前面一组是八路军官兵,最里面一组3个人,站立的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中间还有个小李纳(有故事的)。经过雕塑广场北面100多米,就来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创作地”。这里原来是堂上村的中堂庙(也叫龙王庙)配房,是一个面积约10平方米的小平房,外墙顶部还可以隐隐约约看到“紧张朴实虚心勇敢活泼向前迈进”的字样,屋内的土炕上摆着一个小方桌,上面叠着八路军军服,右边是一盏小油灯,左边是手写的歌曲原稿样本。走出平房,外面的空地上,后人修建了一个地球仪上立起火炬状红旗的雕塑,底座的右侧刻有歌曲全文,左侧刻有“题记”,简述歌曲创作的过程。

实地游览“歌曲创作地”和雕塑群,终于搞清楚了“不朽的旋律”创作的“来龙去脉”。1943年3月,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一书,鼓吹“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当年8月,中共中央主办的《解放日报》针锋相对发社论,题目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同年10月,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晋察冀边区抗日剧社宣传队员19岁的曹火星,来到堂上村搞抗日宣传活动。他受《解放日报》社论的启发,联系自己亲身感受到“共产党救人民于水火、救民族于危难”的丰功伟绩,酝酿了一天,彻夜未眠,几易其稿,写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传世歌曲。该歌曲吸纳了当地民歌“霸王鞭”的旋律节奏,歌词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先在堂上村村民中传唱开来,很快又流传到整个解放区。新中国一成立,就因为“得民心,顺民意”,迅速传遍华夏大地。原歌词中“坚持抗战六年多”,因抗战已经完全胜利,改为“八年多”,其他一字未改。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的院子里听见女儿李纳也在唱这首歌,感觉歌词中有不严谨之处,就说,中国在前有几千年历史,共产党才几十年,应该在原歌词中加上一个“”字,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久,在中央的正式会议上再次提及。伟人的“点睛之笔”,准确,传神,立意高远。从此以后,该歌曲就改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广泛传唱,历久弥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强烈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成为广大中国人民最喜欢最熟悉最经常传唱的“红歌”之一。

午餐安排在堂上村村委会食堂,饭后启程返回。一路上,我还沉浸在兴奋和思考之中,久久不能平静。“歌以载道,歌以抒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唱出了中国社会主义为什么行,也唱出了新时代广人民群众对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殷殷期盼。到底是什么原因,一首如此朴实、通俗的歌曲,能够成为经典,深入民众,刻骨铭心,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我以为,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歌曲反映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任何政党的成败得失,就在于能不能赢得民心!共产党与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大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必须永远牢记党的宗旨,真正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深深镌刻在执政党的脑海里,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成为指导、决策、管理、服务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022.7.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