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极左时代的暴风雪)

文G的那几年,因着走上极左路线,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而今虽是繁荣富强,但对于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我们已经不大了解,我们仅能看见眼前的一切,却无知于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梁晓声就曾说过“对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现在的年轻人所知甚少。他们应该跨过认知上的盲区,了解父母那一代人的经历。”,也因为这句话,我又重新捡起梁晓声的作品来读,他的很多些作品都被称为是了解那个时代的“野史记”,他用他独特的“伤痕文学”去展现了那个时代“被撕碎的美”。

暴风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极左时代的暴风雪)(1)

梁晓声的作品,我之前就有读过一些,算是对他有了些许了解。他是一个写实派的文学作家,特别是对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颇为熟知,能够将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与他的文学品味联系起来,写出最为真实而又具有艺术气息的文学作品,而今读的这本《今夜有暴风雪》便是颇具时代艺术特色的作品。书名虽是以他的名篇<今夜有暴风雪>为名,但实际上这是一本梁晓声的名篇作品集,同时还收录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母亲>、<老师>这四篇经典作品在其中。每一篇作品都能极致展现梁晓声的“伤痕文学”功底,也让每一个读这本书的年轻人,去体会在那段艰苦荒诞的岁月里,一代知青的惨淡坎坷命运。

暴风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极左时代的暴风雪)(2)

我这次读的是收录在本书第一篇<今夜有暴风雪>,这篇也是我深刻了解何为“知青”,何为“知青小说”的作品。它破开我对“知青”的盲区,让我深刻了解父母那一代人的经历。它所展现的故事,不仅仅是写着曹铁强、刘迈克、裴晓云等几位令人钦佩的知青,更是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细节背景、以及处于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所有知识青年为垦荒戍边、建设边疆所奉献的无畏、无私精神。

故事是发生在北大荒,在一个知青闹返城的夜晚,暴风雪越来越猛烈,车站里挤满了返城的知青,所有知青迫切的想要离开这个地方,他们卖掉所有生活家具、切断和这个地方的所有联系,但身为政委的孙国泰、建设兵团团长的马崇汉又开始以“为着建设兵团着想”为目的谋略一些事。本就被左倾政策鼓动来到乡下垦荒的知识青年在下乡备受心灵与肉体的折磨:饿着肚子劳作、极寒气候却还是穿着单薄、用镰刀劳力代替已经机械化的劳作。他们原也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人,他们会偷偷的唱歌跳舞,会在昏暗笼罩下偷偷点起一张明灯,虽看不见明日却还在坚持。

暴风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极左时代的暴风雪)(3)

读下来心情沉重,不管是英勇牺牲的刘迈克还是坚守岗位殉职的裴晓云,都让我痛惜,我甚至是想着裴晓云为什么不能离开冷风刺骨的岗位回到心爱的人面前呢?为什么刘迈克可以为了他自己看不到的希望去献出生命呢?这样悲郁壮烈而又富有浪漫主义的牺牲,着实震撼心灵,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确实也无法理解那代人的无畏与无私精神,但无碍于我体会作品带来的深刻意义。也难怪会被誉为是“撕裂的美”。

今夜随风而来的不仅仅是极寒气候,更是有政Z上、让一代人民饱受艰苦的风雪。而那十年,也成为了历史上不可湮灭的、荒诞的十年,但那十年就真的是黑暗的吗?也不会,那十年在那一代人心里,得到的会比失去的多更多,不管是留下来的人还是离开的人,他们心里总会去铭记这十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