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2)

于都人都知道,于都是千年西汉古县。公元前201年西汉著名将领灌婴筑垒雩山之阳,建立于都县,迄今已有2219年历史。于都是赣南最早建立的三个郡县之一,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

在谈到于都千年古县的历史时,相信于都人都非常自豪。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千年古县却没有多少“千年古迹”。曾经河边古城墙,也于本世纪初因为发展的需要而拆除,只能永远存在于都人的记忆当中了,很多于都市民为之惋惜,成为心中的一个痛点。

如今

“雩都古城”项目已经签约

未来于都将重现西汉盛景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未来的“雩都古城”

将会是什么样吧!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3)

项目选址

“雩都古城”项目地址位于于都东大门,三江汇流处,属县城综合中心范围,项目地距主城区约 6公里,车程 15 分钟,主城区居民主要通过六中大道抵达。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4)

具体四址为东临梅江与贡水交汇处,南靠磨角下,北临赣瑞龙铁路,西至梧桐岗,总占地面积约1030亩。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5)

历史上雩都郡五次变迁最终定在古田,现有原古城遗址,项目地址与古城原址相互交映,依山傍水。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6)

古城与周边长征源小镇、崩岗生态区、油茶小镇成一条完整旅游体系,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产业旅游增加古镇历史旅游,更与古城遗址形成互动,古与今的对比,再现雩都汉时繁荣景象。未来三条线路进入古镇,外埠游客自驾、高铁,城区游客可走市区道路或者滨江大道直达古镇。

总体布局

“雩都古城”依托于都丰富的山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入汉代建筑元素符号,呈现具有独特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展示传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雩都古城、西汉缩影”为主题,打造兼具文化展示、演艺休闲活动、风味美食、康体养生、主题娱乐互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旅小镇项目。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7)

功能分区:四 带 · 七 区 · 四 门 · 十 景 · 多 点

●四带:雩都特色主题带

●七区:汉文化七大功能分区四门

●古城四门十景:雩都十景

●多点: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多点分布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8)

景观示意图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9)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0)

再现雩都四门,复原古城遗址的四门:望雩门、通津门、迎曦门、登丰门。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1)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2)

建筑风格

古城景观将以汉代建筑和水系景观为基地,将于都文化融入建筑、景观、氛围中,通过打造建筑类、园林景观类、文化广场类、景观桥景观构筑物等四类文旅景观落地,打造多个景观亮点,构筑多彩于都古城风景。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3)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4)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5)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6)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7)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8)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19)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20)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21)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22)

项目概述

雩都古城项目将以国家4A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接待游客量30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5000人以上,将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和旅游产业的发动机、芯片,成为于都县城市会客厅,赣州文化旅游新名片和闽、粤、湘三省的旅游集散地,为于都县乃至赣州市的文旅产业带来新的动能和发展空间,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23)

雩都古城建成后,将包含六大产品体系:美食味道、文化大观、休闲商街、市井民俗、雅居度假、休闲生态,丰富旅游发展业态,充分满足游客各种需求。游客可在其中体验读汉史、品汗乐、赏汉阙、闹庙会、购好礼、游贡江、尝美食、耍手艺、观风景、雅休闲。

于都平安古村的历史文化(古代的于都长这样)(24)

未来的“雩都古城”那么美

你期待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