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史稿(武昌首义毕其功于一役)

1911年10月10日,这个日子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刻。

湖北新军在武昌的首义,彻底埋葬了清王朝和在中国持续了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

共和,走进了每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辛亥革命史稿(武昌首义毕其功于一役)(1)

“共和”这个词,是国人借用的一个上古名词。公元前841年,是西周时期。那一年,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

这一年也称“共和元年”,而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湖北新军里的革命党

咱们在《清末新军》分专题中曾辟专文介绍了湖北新军,此处就不赘述了,直奔主题。

至武昌起义前,湖北新军有张彪麾下的第8镇,11247人,和黎元洪麾下的第21混成协,4941人。

在这16000多人中,第八镇第三十一标中的革命党人占到1/5;第十九标、第四十二标、工程营、炮标和马标占到1/10以上;第三十二标和第三十标占到1/10。混成协的炮、马两营和辎重、工程两队,也有1/10以上。

也就是说,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有近2000人。

辛亥革命史稿(武昌首义毕其功于一役)(2)

在其他14000人中,经革命党人做工作,明确表示同情革命的有4000多人。真正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1000多人,其余的是“墙头草”。

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活动,清朝廷不是不知道。他们采取的应对和防范措施,和其它省份差不多——调防,以分散其力量。

从1911年7月开始,湖广总督瑞澂就开始将有“苗头”的新军调离武昌。几个月之内,被调到湖北各地和四川(镇压保路运动)的新军人数占到其总数的一半。

这种形势,就迫使革命党人必须尽快举事,避免力量被进一步分散。可以这么讲,武昌首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清朝廷“逼”出来的。

变起仓促,不得不发

1911年9月23日至24日,革命党人开会商讨了举事及成立军政府的计划。会议决定: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10月6日)举事,划定了革命党人控制的武汉三镇驻军发难时的进攻目标,确定了军政府主要首脑的人事安排,总理为刘公,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

但不幸的是,由于组织涣散,缺乏严明的纪律,没过几天,革命党将于“八月节”举事的事,就成了武汉三镇街谈巷议的“新闻”。而24日当夜,南湖炮八标三营左队的革命党又突发哗变。

这立刻引起官府的高度警觉,湖广总督瑞澂立刻下令,将新军士兵手上的子弹全部收缴,加强城内的军警力量,加大街头的盘查力度。同时决定,军队提前过中秋,八月十五日不照例放假。

与此此时,相约同时举事的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也要求武昌起义展期10天,武昌军事指挥部于是决定,10月16日湖北湖南两省同时发动起义。

10月9日下午3点左右,孙武等人正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的总机关配制炸药,结果因操作失误将炸药引燃。孙武、王伯雨受伤,而炸药发出的浓烟立刻引来了俄国巡捕。

辛亥革命史稿(武昌首义毕其功于一役)(3)

孙武像

巡捕将遗留在现场的炸药、旗帜、袖章、名册、文告、盖印等全部搜走并逮捕了没来得及逃走的刘燮卿,同时被捕的还有刘公的胞弟刘同和附近的几个居民。俄国领事馆将收缴的全部物品及被捕者都交给了湖广总督瑞澂。

刘同未待用刑,就招供了他所知的汉口、武昌革命机关地址。

瑞澂立刻下令全城大索。

宝善里机关失事时,武昌小朝街军事指挥部正在召开新军各标营代表会议,讨论起义日期展期的具体事宜。

会议正在召开,宝善里机关失事的消息传来,与会者一致同意武汉三镇立刻举事,时间定在了10日的凌晨子时。

结果,晚上10点,武昌小朝街军事指挥部被抄,刘复基、彭楚藩等6人被捕,蒋翊武侥幸逃脱。

当晚,革命党的多处机关被破坏,杨洪胜等40多人被捕。

10日凌晨,瑞澂将彭楚藩、刘复基和杨洪胜三人斩首于督署东辕门外。

辛亥革命史稿(武昌首义毕其功于一役)(4)

三烈士像

革命党首领或死、或伤、或逃,处于群龙无首的危急状态。而新军各标营得到“夜半发动”的指令时,已是10日的清晨。

党人名册已经落到了瑞澂手里,接下来只需按名抓人。

形势已经万分危急。

在最紧要的历史关头,有时,小人物注定将成为创造历史的关键人物。

武昌城头第一枪

熊炳坤,湖北江夏人,当时是工程第八营的一个“正目”,相当于班长。他是共进会在该营的营代表,时年26岁。

辛亥革命史稿(武昌首义毕其功于一役)(5)

楚望台

刘复基等三人遇害后,熊炳坤即决定,绝不能坐以待毙,即使毫无把握也要择机举事。

10日早饭时,熊炳坤与伙伴商议下午3点借晚操之际动手。当时,新军的全部子弹已被收走,熊炳坤手里只有前一天杨洪胜送来的两盒共50发子弹。后又从革命党人吕功超手里搞到两盒。加上士兵郁文、章盛恺冒死从排长那里偷来的两盒子弹,共计6盒150发子弹。这就是熊炳坤等人的全部弹药。

当天,为防兵变,瑞澂取消了新军当天的晚操。但箭已上弦,不得不发了。

傍晚时,二排排长陶启胜带护兵查铺,发现班长金兆龙荷枪实弹,于是冲上前抢夺金兆龙手里的枪,二人扭打在一起。革命党人正兵程正瀛随即开枪将陶启胜击毙,熊炳坤于是率领起义士兵一哄而起。

很快,代营长阮荣发、右队队官黄坤荣和司务长张文涛等被起义军毙。与此同时,驻防在武昌城外的第21混成协辎重队也发动起义。

熊炳坤等人首先想到的获得弹药,但当他们撬开营区的军械库后发现,子弹早被转移,仅得军刀12把。众人又搜查了管带和军需官的房间,也没有发现任何弹药。

熊炳坤判断,弹药必定存放在楚望台军械库,于是招呼起义军向楚望台攻去。熊炳坤一部在向楚望台进击的路上,不少响应者加入队伍。在马荣、罗炳顺等人率部接应下,起义军顺利占领了军械库。

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是武昌首义之战的转折点。起义军在获得弹药补给后,军心和实力大振。

而就在工程八营与辎重队动手后,武昌城内外的新军和军校中的革命党人也闻风而动,纷纷冲出营门,投入战斗。楚望台一时成为起义军集结的大本营。

随后,起义军开始兵分三路猛攻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澄推倒督署的后墙,乘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在司令部负隅顽抗。起义军经过多轮攻击,最终在11日天亮前占领了总督府和第八镇司令部。张彪率部撤出武昌,整个武昌地区落入起义军之手。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也相继举事,分别于1911年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了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占领武汉三镇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第21混成协协统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黎元洪是被从床下拽出来当的都督?

黎元洪一直有“床下都督”的“雅号”,这起因于一个说法——武昌首义时,他是被革命党人从寓所床下拽出来,硬逼着当了军政府的都督。

辛亥革命史稿(武昌首义毕其功于一役)(6)

这是事实吗?

让咱们先来看看这种说法的由来——

1912年8月16日凌晨,在武昌首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革命党人张振武在北京遇害。张振武案的始作俑者即是黎元洪,正是应他的要求,袁世凯才会对张振武动手。关于此案,情况非常复杂,咱们不在本文展开讨论。

张振武案发生后,黎元洪遭到了举国上下的口诛笔伐。

在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震旦民报》发表了著名报人蔡寄鸥写的一篇社评。蔡寄鸥在文中说黎元洪在起义之时“匿避于床下”,并将其称为“床下都督”。这是“床下都督”这一“雅号”的最早出处。

之后,《震旦民报》的另一位主笔,马野马,又写了一篇讽刺小说《床下英雄传》,连载于《震旦民报》。小说写的非常讽刺辛辣,嬉笑怒骂间把黎元洪贬斥得一无是处。

小说广为流传,《震旦民报》的发行量甚至因此大增。于是,“床下都督”之说也就不胫而走了。

而据黎元洪本人的说法,武昌首义发生时,他是“避匿室后,当被索执”。

而根据曾亲身参与首义的几个人回忆,他们都没有提到过黎元洪是被从床下拽出来这件事。

由此,“床下都督”一说颇值得怀疑,极有可能是子虚乌有之事。不过,黎元洪起初并不愿意当这个都督,是经革命党人反复劝说甚至恶言威胁才勉强同意确是事实。

康涛

2020年9月11日于北京研磨时光咖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