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

自古名山出名药。

在五岳之首泰山,有一种功效神奇的草药——

江湖人称“黄精”……

传说,吃了它,能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

古人谓之“仙人之遗粮”,益寿之灵药。

敲黑板了!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传说中的“黄精”!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1)

黄精与何首乌、四味参、紫草并称泰山“四大名药”。

它的名字可不止这一个——

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

还有古书中的“龙衔、白及、垂珠、鸡格、米脯、菟竹、鹿竹、救穷”

——都是“黄精”!

来,上全身照,有图有真相!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2)

黄精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在海拔800-2800米的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

夏季开花,花白色、钟状、下垂。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3)

浆果球形,熟时黑色;根茎横生,略呈扁圆形。

黄精淡黄色的根块,就是被人们视作“仙草”的药材。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4)

黄精的产地可不止泰山一处,

确切地说,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东部)、河南、山东、安徽(东部)、浙江(西北部)……

放眼国外,还有朝鲜、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地区……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5)

什么?有人说黄精长得像萝卜?

还有人说它长得像生姜?

但它的保健、药用价值可大得多呢!

内含黄精多糖、黄精低聚糖、氨基酸和锌、铜铁等微量元素

补气血、止喘消咳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健脾益肾、滋阴润肺……

划重点!三高人群、脱发的熬夜党都需要它……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6)

千百年来,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关于黄精的神奇传说……

传说东汉时期,有个肺病患者自觉时日不多,便跑到深山中藏起来。

可三年之后,见过他的人言其身体强壮,走路健步如飞。

神医华佗听说后便进深山寻访,才知是因为他长期吃一种,长黄根,形似鸡头的植物。

华佗仔细端详这种植物:“此黄根是药中精华所聚之处啊!”于是黄精之名得以流传开来。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7)

不管传说如何,

现实中,黄精也是各路大咖pick的“选手”!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任连州刺史时说:“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与老少代粮。”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黄精能“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

近现代泰山名医高宗岳在《泰山药物志》评价黄精“补中益气、定肝胆、润心肺、益脾胃……见者宝之”。

看完黄精的“前世今生”,

还有小伙伴会问,泰山黄精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与泰山何首乌、四叶参、紫草相比,

泰山黄精用途更广泛,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其开发价值和潜力更具优势。

如今,山东人把黄精“玩”出花样

使得泰山黄精附加价值更高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8)

创新研究开发了黄精饮片、黄精丝酒、黄精丝糖、黄精丝粉、黄精饮液、黄精丝面、黄精丝膏、黄精泡片、黄精丝茶、黄精口服液、黄精眼罩、黄精丝糕……

其中泰山黄精丝在第十四、十六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9)

作为名贵的滋补珍品、全国黄精中的上上品,

泰山黄精可谓是当地产业发展的大功臣!

黄精是林下种植,不影响果树生长,

一亩地四年可收获5000-7000斤,收入10万到14万元!

如今,泰山黄精产业已成为泰安市重点扶持的特色林业产业,

也是泰安市岱岳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10)

“高大上”的泰山黄精产业园来了!

泰山黄精产业园坐落在泰山西麓九女峰片区的泰山仙草谷,

规划面积10000亩,包括种植基地、科普基地、展销中心、药膳体验中心等16个项目。

未来,将建成集规模化种植、深加工、销售、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

打造产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和全国最大的黄精产业集群,

实现企业做强、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仙草种植成本和利润(不得了泰山一株小)(11)

黄精产业发展得如何?一起来看看这些“关键数字

1000

2017年建成黄精产业基地1000亩

泰安市岱岳区制定了泰山黄精种植和生产两项行业标准,

成功申请了泰山黄精丝茶发明专利和制备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3200

2018年种植面积达到3200亩

其中耿庄村示范基地1200亩,辐射带动丰山、大王、朱家庄等村种植约2000亩,

岱岳区将黄精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

10000

2019年全区种植面积将达10000亩

当地组织部分镇街、村、企业赴文登区考察学习西洋参产业,

以“公司 合作社 专业村 农户”的模式推广种植。

40000

全区三年内种植面积将达40000亩

在政府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示范带动、农户积极响应下,

形成具有泰山特色的强村富民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单青 策划 兰传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