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领导发微信领导不回复(为什么我发微信领导从不回复)

昨天我在工作群里围观了一场大戏。

主管在工作群里发了一个通知,并嘱咐收到请回复。

下面都是一溜烟的“收到”,唯独新来的实习生成了不一样的烟火,回复了一个“1”。

这下可惹恼了我们主管,直接在群里开怼:“1”是什么意思?是收到了还是没收到?明白了还是没明白?动手打两个字就这么难吗?

同为90后,我明白这个实习生的“1”除了偷个懒没啥别的想法,因为每次和朋友聊天时我也会用“1”代替收到。

但是职场上,很多微信用语都变成了不能踩的地雷。

一、有些话,千万别发

那么,在职场上,有哪些话是一定不可以发的呢?

(1)“1”和“嗯”

工作群最大的作用就是接受上级信息,但如何回复这些信息也是有需要避开的雷点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前面提到过的“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1”变成了“收到”的替代品。

它的确方便,只需要敲击一下键盘就能表明自己的态度。

可是生活中我们用用也就罢了,职场上用这个可就真的是很没分寸了。

第一,上司有可能年纪比较大,跟你有代沟,你发一个“1”,对方根本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第二,就算对方知道“1”代表“收到”,他也有可能会觉得你不尊重人,对这份工作不上心,连回复都那么吊儿郎当。

那“嗯”可以吗?

“嗯”虽然比“1”好点,但最好也别经常发。

因为像“嗯”和“哦”这种单字,总会给人一种“我很不耐烦,不想跟你交流了”的感觉。

不过要是将这些改成叠词“嗯嗯”,“哦哦”,语气可以缓和不少。

(2)“额”和“..."

有人聊天很喜欢加语气词,或者有些奇奇怪怪的口癖,这都无可厚非,但有些用语习惯我请你千万要改掉。

比如“额”和“...”

“额”和“..."都代表了一个意思“无语”。

即便是和你有代沟的领导也能感觉出包含其中的不耐烦情绪。

当然,我估计应该没有人会粗线条到在与领导的直接沟通中用这两个词。

但是在工作群中,它俩的身影依然非常常见。

你想想,在讨论热烈的同事群中,突然出现了“额”这样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是不是格外戳眼睛。

要是恰好被领导看见了,大概也会觉得你是个负能量发射机,对你的印象分直线下跌。

(3)“在吗?”

如果要评一个“最让人讨厌的微信常用语”的话,“在吗?”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对方发来一个“在吗?”,然后就是不发后续,好像是在和你较劲,看谁先发消息。

就我个人感觉来讲,“在吗?”就像是一个等着我往下掉的陷阱,因为我永远猜不透你接下来究竟要提什么要求。

这个“茬”,接还是不接,这是个问题

在职场上,这也是个非常浪费时间的打招呼方式。

有任何问题,任何安排,都可以直说,毕竟职场是个讲求效率的地方,任何拐弯抹角都必须丢掉。

给领导发微信领导不回复(为什么我发微信领导从不回复)(1)

二、有些形式,千万别用

除了有些需要注意的字眼外,有些交流方式也不可以乱用。

(1)语音

语音一时爽,收听火葬场。

语音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时常是发的人开心,听的人烦心。

在生活中尚且如此,在职场上它更是个让人避之不及的大雷。

语音动辄二三十秒,要完全理解信息就得一秒不落地听完。

而同样的信息量,如果用文字的话可能看完也就三秒钟,而且所包含的信息相比语音会更加精准清晰。

在讲究效率的职场,自然是后者更加得人心。

另一方面,听语音对环境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你要么得在很安静的地方听,要么就得保证随身带着一副耳机。

此外,职场中时常大会小会不断,如果你在上司开会时发去语音,对方是听还是不听?

可能有人说了,微信语音可以转换为文字啊。

可以是可以,但是转文字的精确度非常有限。

要是你带着一股浓重的口音给上司发去一段语音,结果人家听也听不懂,语音识别也识别不出来,那不得尴尬死。

给领导发微信领导不回复(为什么我发微信领导从不回复)(2)

(2)断句过多

有不少人发微信都有这样一种习惯,一句话不一句话讲完,非要非要挤牙膏似得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

你要是跟朋友这么发消息也就算了,千万别在工作群或者给领导私发时用这种句式。

一来你断句多,说明对方接收信息的次数也会增多。

这样一来,对面会不停闪出你的对话框。

如果对方没有关闭微信提示音,那么安静的办公室里就会长时间被微信提示音所占据。

再假设你是在工作群里发信息,那么你就干了一件非常令人厌恶的事情——刷屏。

所以,能一次搞定的信息那就一次性搞定。

(3)发截图

有时候有人会需要你发一下某个人的联系方式,或者某个地址,你通常会怎么做呢?

是在通讯录里复制一份,还是直接截图发给对方?

对你而言,截图可能就是三根手指划一下屏幕的工作量,但对对方来讲,把截图里的信息再转化成文字,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对方需要将截图里的文字打下来,然后再进行核对。

而这些,其实都是你复制一下就可以搞定的。

如果是请你帮忙的朋友倒还好说,要是你给领导发信息也这样,那对方肯定会觉得你这人办事很不周到,从而怀疑你的业务能力。

小心到时候偷小懒,吃大亏。

三、如何正确发消息

(1)回复:好的 具体行动计划

当对方给你安排任务后,你回答“好的”,虽然没有什么可以指谪的,但总觉得缺点意思。

因为单纯的“好的”会给人一种敷衍和不确定感。

我的建议是在“好的”之后加上你的具体行动计划。

比如“好的,我马上开始”,“好的,大概明天完成”。

加上具体行动计划后,对你自己而言也是一种鞭策。

(2)询问:直接写问题

如果有什么疑问想要询问上司,千万不要来一句“在吗?”。

普通人看到这种话尚且会感到窝火,更何况是你的领导呢?

因为领导不知道你葫芦里卖什么药,与其让对方猜,不如直接把想要问的问题发给他。

一般来讲,对方既然规定了与你对接,就不会对你的问题视若无睹。

所以我建议你这样写:“组长,请问xxxx,谢谢了。”

简洁明了又不失礼貌,对方看到自然会回复。

给领导发微信领导不回复(为什么我发微信领导从不回复)(3)

(3)少发表情包

表情包是现代青年的重要社交方式,对很多人来说,没了表情包可能就失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但是,不管你的“表情包依赖症”有多严重,在职场上,都必须管住你的手,不要乱发。

一般来讲,上司领导什么的与我们还是有一定的代沟的,同样一个表情包,在不同群体眼里可能解读也不一样。

比如上一次,我在群里发了一个“流泪猫猫头”的表情包,图中配了一句“活是不想活了,死又不敢死”。

其实我只是想感叹一下今天加班好累,但却被领导私聊了。

领导以为我是不是有什么心理疾病,用了各种正能量话语来开导我。

我当时真的是哭笑不得。

所以千万别在工作群乱发表情包,被误会的话麻烦就大了。

四、写在最后

职场微信礼仪说到底只包含两个方面:礼貌和效率。

我们之所以踩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只考虑到了自己发这条信息是不是爽了,是不是方便了,却没有考虑到对方会不会因为这条信息感到费解,会不会觉得不舒服。

所以,在职场上,想要维持微信礼仪,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发消息之前多考虑对面的人将会有什么感受,无论对方是领导还是同事。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秋叶图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