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

一个人即便没有很高的天分,但只要目标明确,大的方向不走错,不折腾消耗自己,假以时日也会有不错的收获。

——遇言姐

63岁的于荣光离婚,和妻子在分割5000万存款上有些矛盾。

双方花了12万的受理费,想必离婚过程不太平顺。

之前女方申请冻结存款,现在,调解书不知为何被泄露,也是有点玄妙。

于荣光在私生活上一向低调,家人从来没在媒体上出现过,太太是年轻时相亲认识的国企职工,结婚35年育有一子,从来没有绯闻传出。

这样一段超过30年的婚姻应该不能用失败来形容了。连网友都说,这个年纪无论是凑合着过还是放飞自我,都可以理解。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2)

最近的各种离婚分几亿豪宅,罚款几个亿的八卦看得大家心态有点飘,以至于感觉5000万已经不叫钱了。

但是,5000万只是于荣光的存款。

他先演后导从艺40年,很早就在香港拍戏,为人颇有生意头脑,本身又是北京土著,想必两地的房产都有置办。

早年圈中就有传说,于荣光是隐形富豪。

跟同时期港片功夫演员比,尤其是对比刚过世的达叔,于荣光的财务状况要好太多了。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3)

应该说,于荣光不算很有天分的演员,而且颜值也很一般,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特点。以至于现在我想起他来,也总觉得他打过很多酱油。

他缺乏一张主角脸,也不太会操纵表情。分给他的角色,要么是周正的坏人,要么是周正的好人。入行40年他参演的作品很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不多。

但是这么多年来经营有道,他的一把牌始终拿得很稳。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4)

63岁的于荣光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

他的演出跨度极大。

经历过港片最红火的年代,也没错过内地影视的崛起,从《东方不败》到《大宅门》到《庆余年》,啥他都演。

合作的演员从林青霞到张若昀,从梅艳芳到吴谨言,莫名有种影视圈活化石的感觉。

作品评分则十分参差,从3分到9分都有,还有一大堆没分的,总之啥玩意儿都有。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5)

穿过几段时期,始终不下牌桌。

早年跟于荣光合作的演员退休的退休,沉寂的沉寂,他一个万年男配的工作一直排得很满。

于荣光挺有意思,刚出道时演主角,后来几乎全是配,心态还能放得平。

于荣光的长相也挺有意思,20出头时就是老成模样,老了以后倒没什么变化。

如今的纯功夫演员很少了,不再有人愿意吃这个苦。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6)

▲于荣光在内地最著名的角色是关羽,造型太符合大家心目中关二爷了

遇言姐看过于荣光的早期电影,估计90后小朋友都没听说过。

印象很深的是87年上映的《海市蜃楼》。

于荣光饰演一位30年代的摄影师,一直寻找海市蜃楼中的鲜衣怒马的异族少女,找到后却发现对方是狠辣的土匪头。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7)

这是大家第一次看到嗜血的反派女主,十分新奇,影片的武打和爆破在当时也是一流的。

这部电影让我根深蒂固地以为海市蜃楼是能折射出人像的,直到上高中后我因为这个反智的认知被同学们嘲笑了一番。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这部题材特别的电影是根据倪匡的小说改编的,而且是黄霑作词,顾嘉辉作曲,论神奇的80年代。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8)

那时候大家拍戏很拼,不讲究安排什么替身,样样都要演员自己上。

于荣光去内蒙学骑马,跟北京杂技团学爬杆,去国家击剑队练花剑,老山摩托车队练摩托,为了拍这部电影,把能学的都学了。

他跟悍匪女主在旗杆上互搏的一幕,当年看到实在惊艳,至今我还依稀记得。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9)

另有一部《古今大战秦俑情》,89年拍摄,是李碧华的小说改编的。

主要演员有3个,张艺谋、于荣光、巩俐。

于荣光演背地里盗墓倒卖古董的男明星,把巩俐饰演的18线小演员迷得团团转。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0)

90年代,于荣光在各个功夫片中演工具人。

他面部表情比较僵,不能演复杂的人物,因此缺乏代表性的角色。

国字脸、小眼睛,面部肌肉明显,年轻便有眼袋,也不符合当时对男主的审美要求,无法与同时期赴港的李连杰媲美。

好处是,他的性格坚韧,情绪起伏不大,能够稳定输出。

在片酬上,郑裕玲拿80万的时候,于荣光拿20万,已经十分满意。

因为“好用”,不管谁拍戏都会喊他去比划两下。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1)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2)

▲于荣光经常演成龙的上级,有点跋扈有点方正,想教训成龙却被成龙教训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3)

▲《国产凌凌漆》中也有他,横扫一片的特种兵,总共只有一句台词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4)

▲《东方不败3》中,于荣光虽然戏份不少,但大家记住的是英姿卓越的林青霞和媚眼如丝的王祖贤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5)

▲在《庆余年》中,能看出于荣光的演技逊于吴刚和田雨

谈到李连杰和吴京,于荣光抱着同行之间的惺惺相惜——

“我挺崇拜李连杰的,他也经历了许多的艰辛。我不是个怨天尤人的人,自己多努力吧。”

又说:“吴京拍了这么多年的戏,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块领地。”

而于荣光自己的这些年,拍了差不多80部电视剧,90部电影,虽然质量良莠不齐,但数量上足够惊人,绝对是模范打工人。

心态平和不跟人比,外形身手没有走样,埋头干活儿不理潮起潮落,也积攒下了厚实的家底儿。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6)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7)

于荣光入行的过程很有时代感。

他跟成龙一样是京戏学徒出身。

11岁进团练童子功。

翻跟头、毯子功,大片刀打屁股不算什么,抽人最疼的是细藤子棍。

小徒弟一个侧手翻起得慢了,师父用小棍2秒钟内连抽7下,抽到大腿上的那下最疼,疼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了。

后来于荣光感慨,拿细藤子棍连续快抽也是行家才会的,如今这种戏班传统打人技术都失传了。

“筋撑得那么厉害,脚抬得那么疼,现在没有年轻演员再愿意吃这个苦了。”于荣光说。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8)

于荣光当了5年京剧学员。

前两年跟着7个师兄弟跑小龙套,每月工资16元。

第三年跟着3个师兄弟跑大龙套,每月工资18元。

5年学徒结束后,于荣光成为了正式大龙套,工资涨到了32元。

唱武生经典《挑滑车》,一共5段戏,一段10分钟,一唱就是1个小时。

1982年,20出头的于荣光已经是国家二级演员,拿了不少全国性的奖,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过,有粉丝从天津骑3个小时自行车去看他。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19)

▲《大武生》中的京剧武生角色,很符合于荣光本人的背景

《霍元甲》的监制徐小明来内地挑武打演员,在台下看到了于荣光的戏,聊了一会就让他跟剧组走。

第一次试镜,他把自行车擦得锃亮,穿着件借来的羽绒服,假装轻车熟路走进北京饭店。

那时的于荣光根本不知道拍电影是怎么回事。

他寻思着手上的京剧功夫不能一日不练,用布袋装上自己的红缨枪上了绿皮火车。

彼时徐小明也是年轻人,也就比于荣光大个5岁。徐小明人和气,问他:“孩子,你带这个干什么?”

于荣光回答:“不拍电影的时候练练。”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20)

于荣光的第一部电影是《木棉袈裟》。剧组跟京剧团签约,钱发到于荣光手上,所剩不多。

那时候拍武打戏太狠了。

电影中3个和尚涅槃,演员身上缠了石棉,鼻孔里插上氧气管,足足真烧了好几分钟。

那个熊熊火焰直上的镜头震撼到了于荣光,他从一入行就记住了拍电影是应该拼命的。

93年时于荣光正式辞去京剧团的工作,去香港发展。

武生出身的他习惯了劳其筋骨,忍耐力很强,一心想赚钱。

那时于荣光一年拍6部电影,最多的时候一年拍过10几部,每部收入20万。那时候的20万,相当于如今的200万了。

至于轧戏的问题,那个草莽英雄闯江湖的年代,没日没夜地开工,轧戏是普遍现象,不光于荣光轧戏,林青霞轧得最多。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21)

于荣光是武生童子功出身,在班子里师徒们信奉的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人前显贵、人后受罪。

南下之后,又浸染港人的务实作风,以打工为安身立命之本,深信“有工开好过没工开”,是以能吃苦不报怨,给什么演什么,视工作为日常。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22)

很多同时期的演员被时代的大浪裹挟,跟着潮起潮落,多少有些被动,但是于荣光一直是一个主动生活的人。

他特别务实,不好高骛远,心理承受力很高。

同行出了大名他不嫉妒,一直演配角也没有关系,哪里有钱赚他就去哪儿,私人生活从不暴露人前。

也是很有打工人的灵魂。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23)

于荣光的精力充沛,拍戏已经排得很满,他在香港还干过不少副业。

刚去香港的时候不会说广东话,在饭馆叫碗面伙计给他个面包。

后来,他干脆自己开了一家茶餐厅,20元一碗的车仔面卖得不错。

他还开过车行,连修带卖。

于荣光在采访中直言不讳,自己开店的目的就是挣钱。

他说那时开车行真的赚钱,赚得厉害。一辆奔驰S,80万从别处拿过来,反手100万卖出去,一个月能卖掉十几辆。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24)

此外,于荣光还干过主持。

凤凰卫视的电影播报节目,原本的主持人张铁林不干了,于荣光接过来一干就是3年。

这档节目是直播。

每个礼拜五,不管身在世界何处,都要回到香港直播。

2000年后,内地娱乐市场开始有起色。

在香港呆了快20年的于荣光,又顺势将工作重心转回内地,做监制、做导演。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25)

刚回来的时候,有刚入行的娱记没有做功课,问他是不是第一次回内地。

于荣光人不知而不愠,笑着说自己是老北京。

他把香港武打班底那一套搬到内地。

在每间宿舍门上贴规则:不许打牌,不许赌博,不许嫖娼,不许夜不归宿,一旦开工班车不等人,迟到一分钟罚款两百,罚金剧组用来炖猪蹄加菜。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26)

事实证明,他选对了。

前阵子,于荣光制作的《天龙八部》遭遇群嘲,但他前些年拍的电视剧部部上星,在豆瓣上也获得了8分 的成绩,公司应该还是赚钱的。

比起达叔,很早就登上人生巅峰,后半生一直手上拮据,于荣光把自己的经济安排得很好。

于荣光谈生意(炸出万年透明打工人)(27)

于荣光说自己的先天条件并不好。

在京剧团做学员时,同一波50几个孩子里,自己的身体条件是最差的,因为跳不起来,大家给他起外号叫二砣子。

他只好背着师兄弟们苦练。

没有海绵垫子,他就找块地挖一遍,把土翻软翻跟头,直到把地砸瓷实了,就把土再挖一遍。

这样的日子他过了10年。

24岁时考北京电影学院没考上。

他考的甚至不是本科,而是演员培训班而已。就这,人家还不收他。

后来南下香港,人生地不熟,言语也不通,天天在赶工。

一部戏分A、B两个组拍,于荣光拍完A组拍B组,只能在转场路上睡一下,从来没听过他叫一声苦,只说拍电影还挺赚钱的。

再后来又回到内地做制片,有时被夸,有时被骂,终究是骂声的影响力更大。

63岁的于荣光,无论行业光鲜与否,无论自己以何身份,始终活跃,绝不离场。

如今于荣光离婚,分割5000万存款。

与动辄片酬上亿的当红明星而言,这点钱不算什么。

但遇言姐想到的是,一个男人的奋斗史。

一个人即便没有很高的天分没有什么超常的特点,但只要目标明确,勤奋肯干大的方向不走错,不折腾消耗自己,假以时日也会有不错的收获。

遇言姐也想到的是自己,一个中途回国创业,没有人脉没有天分,就是一篇一篇的写文章,一次次的出台讲课,拼得就是对自己和读者的认真。

有的成功,积聚了所有目光和资源。

有一种成功,就如笨鸟勤勤恳恳,无论是苦是悲都尽力做到稳而健。

万年大透明,模范打工人,于荣光用40年经营出了最好的牌面。

他是我这样的笨鸟的榜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