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感悟(余华温情之作许三观卖血记)

在余华众多的作品当中,有一部极为特殊,它不似《活着》那般冷峻如刀,不似《在细雨中呼喊》那样让人迷茫,而是一部充满温情,满是人间烟火气的作品,它就是《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作品中少有的温情作品,其文风虽然秉持着余华一贯的冷峻风格,但是其幽默性,烟火气却显得十分浓重,这部作品比《活着》可读性更强,也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也正是这些原因,使这部作品成为有一部温情大作。

故事主线

整部作品虽然充满温情,但并不是桥揉造作,而是通过故事情节的推动,人物的对话,个性的塑造,来给予读者最真实的感情表达,最淳朴的人物形象,最纯真的外部世界。

《许三观卖血记》以卖血为名,其主题自然离不开卖血,在我国历史上,也确实有一段特殊时期,人们依靠卖血来赚取微薄的收入,在这种残酷,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之下,掩藏着劳苦大众为了生存“苟且”度日的苦难,而这种苦难如果不留余地的描写出来,那么一定会比《活着》更加“无情”,因此,余华赋予了这部作品以温情,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接受它。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许三观,许三观原本是丝厂的送茧工人,后来在四叔的影响下,开始对卖血产生了兴趣,而且村子里的人常说,没有卖过血的男人是没有力气的,是找不到老婆的,不过这事在许三观看来还是将信将疑的,最重要的是在第一次献血后,许三观得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巨款35元,别小看这35元,35元是当时老百姓在田里辛苦半年的收入,许三观尝到了卖血的甜头,而且靠着第一次卖血,他娶到了老婆许玉兰。

读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感悟(余华温情之作许三观卖血记)(1)

许三观剧照

因此,许三观最初卖血的目的并没有多么“高尚”与“可怜”。反而是有点赚到钱而得意洋洋的样子,可见他的三观在开始时并不是很正。这也是许三观作为一个小人物最初始的模样。

故事的有趣就在于它的转折性。许三观的人生转变全在于他的儿子们。许玉兰为他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一乐,二乐,三乐。某天,一乐把铁匠的儿子打成了重伤,铁匠前来索要医药费,许三观家里没有那么多钱,铁匠就提出要把他家里的东西都搬走,许三观最后无奈只好又去卖血,终于渡过了难关。

然而许三观最疼爱的一乐竟然是许玉兰和何小勇的私生子,这让许三观又气又恼,可是生活还是得继续过啊,许三观在得知自己暗恋的女工林芬芳摔伤了腿,于是趁着看望林芬芳的时候,发生了关系。

每当读到这一段的时候,都觉得十分搞笑,许三观对林芬芳的感情不好说,但是报复心理还是挺强的,他觉得许玉兰对不起他,于是他也要报复一下自己的老婆,这样才会公平。于是,他就跑到城里卖了第三次血,用换来的钱给林芬芳买了很多补品,这样的许三观,还真是有点自私狭隘,但是又让人觉得有点可爱。

读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感悟(余华温情之作许三观卖血记)(2)

许三观和林芬芳的事情发生后,虽然觉得开心了许多,但是毕竟一乐不是自己的孩子,这事让许三观始终无法释怀,于是在最初全家人去吃面的时候,故意留下了一乐,但是许三观终究是一个“可爱”的人,即使嘴上说着不情愿,还是给一乐买了一碗阳春面。

而许玉兰在当初一乐打伤铁匠的儿子,去找何小勇帮忙时,何小勇拒绝了他,许玉兰对何小勇也失去了以往的爱情,从那个时候开始,许玉兰对许三观开始好起来。

如果许三观只是靠着卖血来赚钱,那样的话就无法突出人物的性格,许三观这个人物真正立起来的关键在于他对一乐深刻的爱。

许三观虽然无法释怀何小勇让他做“乌龟”的事,也不止一遍的痛骂一乐是个小崽子,但是一乐是个好孩子,一乐对许三多就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不管许三观说什么,一乐都是乐呵呵的,也许正是一乐的性格让许三观对他有很大改变。

读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感悟(余华温情之作许三观卖血记)(3)

一乐是个好孩子,但是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许三观为了能让一乐吃点好的,还是跑到城里去卖血了,在小说最后几章中,许玉兰带着一乐先到上海看病,自己则走水路,沿途设计好路线,四次上岸去卖血,靠着卖血的钱,一乐得到了治疗。

许三观的不同之处正在于此,虽然一乐不是他的亲生儿子,但是他对一乐是真正的爱,为了救一乐,许三观卖血7次,这一点看似打破了常规的伦理观,但是许三观身上那种父亲对儿子的爱,深沉而伟大的表现却活灵活现,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父亲是如何用行动来诠释这份爱。当然不止是一乐,在二乐队长刁难许玉兰时,许三观也是跑到城里去卖血,这样做也只是为了能够在家中有好菜招待二乐队长。温情与人性之美

《许三观卖血记》之所以是一部温情之作,是因为它通过描写小人物的成长经历,将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和琐碎添加了进来,在许三观一次次的卖血之中,大多数都是为了自己家人,为了度过生活上的难关。

在饥荒之时,一家人在吃了57天玉米粥之后,实在没有吃的了,许三观去卖血,在一乐生病后,许三观将卖血的钱都给了一乐,为了帮助二乐,许三观去卖血,在一乐重病之后,许三观在去上海的途中差点因为卖血而死去,一次次在生死边缘徘徊,让读者在阅读之时也情不自禁的担忧其许三观的生命,而结局许三观一家人安然无恙,着实让人松了一口气。

读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感悟(余华温情之作许三观卖血记)(4)

在许玉兰被当做妓女批判的日子里,许三观和三个儿子为了能让许玉兰吃点好的,把肉和菜放在米饭下面,每当看到这里,也是会感觉到爱意满满,就好像自己做错了事情被惩罚时,父母会给自己开小灶,不让自己受太多委屈。

而当许三观最后卖血时,也不忘提醒身边的人“我年轻的时候也这样想,我觉得这身上的血就是一棵摇钱树,没钱了,缺钱了,摇一摇,钱就来了。其实不是这样,当初带着我去卖血的有两个人,一个叫阿方,一个叫根龙,如今阿方身体败掉了,根龙卖血卖死了。你们往后不要常去卖血,卖一次要歇上三个月,除非急着要用钱,才能多卖几次,连着去卖血,身体就会败掉。你们要记住我的话,我是过来人……”

从最初卖血只为赚钱的许三观,到最后为家人拼上性命的壮举,许三观完成了人物的蜕变,一个血肉饱满,栩栩如生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读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感悟(余华温情之作许三观卖血记)(5)

结语

《许三观卖血记》通过温情的笔墨,在卖血这一残酷的事情中加以润色,让我们不断深入去了解,而余华是高明的“控场大师”,在许三观多次的卖血之中,我们不会感觉到故事的重复,反而是每次卖血都有不可辩驳的理由,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深入其中,感觉到许三观也应该去卖血了,我想,这就是余华的高明之处吧。

作品的背景尽管是一段困苦岁月,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一家人的温馨与美好,尽管中间有争吵,有喧闹,但是我想,人间虽苦,只要好好珍惜身边人,一切都将只是云淡风轻,美好会存在心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