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发现信念(我们错怪了紧张)

来源:【医师报】

科学家研究发现信念(我们错怪了紧张)(1)

生活中,一些常被我们视为负向性的特质,却包含着纯真与坦诚,其中之一就是紧张。几乎各大网站与书籍市场,无不充满“如何告别紧张?”“别紧张!”“如何消除紧张?”等指导性文案,学着调整紧张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却在情绪的漩涡里打转,最终收效甚微,甚至将紧张视为大敌。

其实我们有时逃不出情绪的“五指山”可能跟我们无法真正做自己有关系,当你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每一个特质,并欣然接受时,你可能会更自在轻松,也会在友谊中怡然自得。

紧张有时反而会让我们收获善意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12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些情况下,表现得紧张并不是减分因素,反而会让我们收获对方的善意。

在面试或与上级进行重要工作会议之前,你越是试图压抑自己的紧张情绪,就越容易显得紧张。然而,一项令人惊奇的新研究显示,怕暴露紧张情绪的担忧可能是没有必要的。

报道称,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研究员杰米·怀特豪斯认为,当我们表现出有压力的迹象时往往很有吸引力,人们会倾向于喜欢我们,对我们更关照。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不用竭尽全力维持一张冷静和沉着的扑克脸了。

科学家研究发现信念(我们错怪了紧张)(2)

如上图一项调查中显示,关于“大家认为两个人能做朋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答案从6个因素考虑:两个人在一起很开心、对方能给予安全感、双方价值观契合、对方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对方能及时提供建议与帮助、在对方面前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可以在对方面前做真实的自己”是投票最高的选项。

所以在社交活动中我们或许不必时刻落落大方,做真实的自己本身就是一种筛选,因为真实可以帮我们滤掉无法接纳我们的人,最终帮我们收获真正高质量的关系。

人类为什么会进化“无用”的行为?

怀特豪斯对压力的好奇源于进化理论。压力通常引发许多生理变化,让身体为迎接挑战做好准备。例如,心脏狂跳有助于向大脑和身体输送氧气,让我们反应更迅速。然而,许多灵长类动物在压力下还表现出一些特定的“手足无措”行为——例如紧张地抓挠皮肤。这些行为似乎没什么用,那为什么会进化出来呢?

一种可能性是,这些行为有助于群体内的社交互动。灵长类动物群体内存在等级制度,这些手足无措行为或许是一个微妙的信号,表示出自己很不安,从而减少不必要对抗的风险。毕竟,对于等级更高的个体来说,最需要修理的是强硬的“刺头”,对已经很紧张的家伙则可以放过。

怀特豪斯的这一理论在2017年对恒河猴的观察中得到了初步验证。于是他决定测试人类表现出压力时是否也会改变其他人的反应。

报道称,除了抓挠皮肤外,人类还有许多与焦虑相关的微妙行为——摸脸、挠头、抿嘴、舔嘴唇和咬指甲。怀特豪斯的团队先让23名测试者参加一次虚拟的求职面试:每个人做三分钟演讲,还要现场考试数学口算。

一百多名观察者被要求观看面试视频,然后回答:每个求职者显得压力有多大,以及他们对每个求职者的好感程度。心理学家则计算每名求职者出现上述压力动作的次数。

不出所料,求职者的压力程度影响了观察者的感受——压力表现大与观察者的好感度呈正相关。

怀特豪斯说:“这告诉我们,这些动作不是压力的无效副产品,而是具有切实的交流功能。”

怀特豪斯的发现也呼应了关于“脸红效应”的实验。很多人会不愿意因为脸红而暴露自己的尴尬心思,但实验表明,面红耳赤其实会改善别人对我们的看法。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克里斯托弗·托斯滕森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道歉时脸红会让观察者认为我们确实感到尴尬和发自内心,并提高观察者原谅我们的可能性。

在某些情景下,展示真实的自己

瑞典林雪平大学社会与情感神经科学中心的助理教授利娅·马约提醒说,观察者对压力动作的反应取决于当时的情境。例如当我们做演讲时,紧张是很自然的事——其他人因此能与我们共情。于是我们“很可能会得到更为照顾和友善的回应”。

但是,如果有人看到我们在办公室眉头紧锁和紧张不安,却对我们焦虑的原因摸不着头脑,反应可能就不一样了。这时观察者很容易将压力信号误读为敌意或愤怒。

当然,我们不应该把怀特豪斯的研究结论过于推而广之。但怀特豪斯希望,他的研究至少可以让那些对演讲或面试感到紧张的人松一口气。“有时候,感到压力和表现得紧张,完全没问题。”

所以不要害怕,更不用自责,真实的自己往往比“完美”的自己更有魅力。

参考来源:《参考消息》官方账号,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排版:冯倩倩

编辑:冯倩倩

本文来自【医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