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数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到底是谁发明了虚数)
老一辈人似乎对虚岁很痴迷,不管强调多少次,他们总是兴致勃勃地在你的年龄上加一两年(有时甚至三年)。然后,他们催你结婚生子。......
很多人对此非常不解,明明他们平时是这么讲究“显年轻”,为什么他们在虚岁这里就不一样了?有人说虚岁的应用场景很有限,你说虚岁,我说真实年龄,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容易造成误解。
那么问题来了,虚岁是怎么来的?既然这么不方便,为什么还会有假年龄?
老一辈
虚岁的由来
有人说生命的第一年是从母体中走出来的时间,而虚岁中的一年则算作十月怀胎的时间。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虚岁原则与历法有关。
我们通常的一岁是以公历生日为准的。我们出生的时候是0岁,每过一个生日就加一岁。虚岁以农历为准,即使出生时1岁,每过农历一年就增加一岁。
我们不知道古代的人是算周岁还是虚岁了,但从秦始皇十六年开始,一直到清宣彤三年颁布《户籍法》,官府的户籍和档案只记载百姓的出生年月,并不记出生年月日。到一定时间,就给户口本上每个人的年龄都加了一岁,所以在制度上,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没有“周岁”的概念。
罗盘
官方层面是这样,那民间习俗呢?
1930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就旧历虚岁推算国历实足年龄用表》中,第一句话就说,“我国旧习,计算年岁,都用旧历,所以所说的年岁,都是虚的,不是实足的。”
虽然古人也有过生日的习俗,但当时的人过生日往往只是作为自己的节日,而不是作为年龄增长的节点,整个社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生日”,大家在这一天一起“长大一岁”。
在历法出现之前,远古时代的先民通过自然景物的变换和农作物的成熟来标记年龄(时间)。十月作为收获的时间,被视为农业生产周期变化的节点,所以当时的人们把十月作为第一年的开始,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互相祝贺长寿。那热闹的场面就像后世的春节一样。
直到汉武帝将太初历法改为正月,元旦才成为官方和民间增加年龄的节点。无论是南北朝时期庾信的诗《大年初一破邪酒》中的欢喜,还是白居易在除夕夜的《火灯晓卖后六十人扁头》中的感慨,都是元旦的真实写照。“天增岁,人增寿”的春联也一直沿用至今。
稻田
务实的人不整虚的
虚岁的出现,是由于古人缺乏准确的计时手段,但也有计算年龄的实际需求。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我们对一个人年龄的控制,可以完全精确到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没什么必要的程度。
更何况,年龄不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面临节点的时候,年龄的意义更加凸显。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可以入学,所以教育部规定只有当年8月31日年满六周岁的儿童才能入读小学一年级,9月1日出生的儿童即使晚一天也只能到下一年上学。
此外,结婚、就业、参军、退休等,都对年龄有具体要求。
换句话说,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虚岁的存在似乎没有必要。
小学生
慢点也没关系
有人说,夹在孩子和老人之间的人,都想最后长大,而他们往往是反对假年龄的人。
“我已经不是三岁小孩了”、“我今年名义上89岁了”和“我名义上35岁了”是完全不同的语气。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虚岁”,大部分帖子都透露出一种焦虑,用时间的长短来表现我能力的短板:我已经虚岁了,却还是无所事事,焦虑迷茫。
在很多人心中,虚岁已经和“年龄焦虑”牢牢联系在一起。就像父母在催孩子起床的时候喜欢说八点说成十点一样,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事实来加深事件的严重性。
焦虑
“到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是很多人信奉的人生准则。“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把年纪说年纪大了好像就可以加快前进的步伐一样。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数着虚数的年龄,分明是在吹响焦虑的号角,标记着年龄的轴心,不断滚滚而来。
几年前,一句广告语曾引起网友热议:全世界都在催你早点,却没人在乎你没吃“早点”。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我们不在乎全世界怎么说,我们可以尽情享用我们的早餐,哪怕只有一杯豆浆,也可以拥有无限的味道。
吃早餐
孔子三十而立,春秋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左右。饭吃得快不快不重要,只有品出滋味才算好。着急着咽下去,就算吃了人参果也难免噎着,不是吗?
不管是虚岁还是周岁,生活都应该无忧无虑,不应该被数字绑架。(注:以上内容改编自冷饭网,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都看到这了,点个关注再走吧[飞吻][飞吻][飞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