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雕造像欣赏入门(和而不同到成博观木雕造像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

古代木雕造像欣赏入门(和而不同到成博观木雕造像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1)

参观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14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提到敦煌莫高窟、安岳石窟、大足石刻大家都会有所了解,木雕造像知道的人却不甚了了。事实上,许多木雕题材在石窟中也能看到,可见木雕与石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从清代开始,木雕以其轻巧的材质和体积,让百姓们能够将神佛先祖请进祠堂、家中供奉,逐渐在四川地区流行。木雕造像多了一丝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冀,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传统,也是日日夜夜一岁一年从生活中沉淀下来的民间工艺。

古代木雕造像欣赏入门(和而不同到成博观木雕造像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2)

参观现场

8月14日,《和而不同——成都博物馆藏清代四川地区木雕造像展》于成都博物馆负一楼三号临展厅正式对观众免费开放。展览首次通过116件成都博物馆馆藏精品全面梳理了四川地区的传统木雕造像。展品主题涉及佛教造像、道教造像以及祖先像等,一尊尊精美的木雕,不仅展现了造像艺术之美,更反应了古人的文化信仰和精神世界。

古代木雕造像欣赏入门(和而不同到成博观木雕造像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3)

参观现场

四川清代木雕题材庞杂,数目众多,“和而不同——成都博物馆藏清代四川地区木雕造像展”既是首次对其进行的全面梳理,也是成都博物馆首次全部采用馆藏文物策划的原创性展览,展出藏品也是首次面对观众展出。不仅如此,此次展览还特邀历史文化类青年作家萧易作为策展人,与成都博物馆的策展团队共同策划,以文化的视角对馆藏历史文物进行解读,本次展览可谓严格意义上的为业界所追求和倡导的原创展。“通过这些造像展现的是绵密的生活节奏,让大家了解过往的生活,老旧的文物。”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黄晓枫表示。

古代木雕造像欣赏入门(和而不同到成博观木雕造像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4)

参观现场

中国有句俗语,“家家念弥陀,户户拜观音”,显示出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信仰的流行。清代四川木雕佛像,数目最多的便是观音像。本次展览共展出了27尊观音造像,南海观音、送子观音、牛王观音……件件不同,面相或庄严或慈悲,衣纹或精美或细腻,哪怕是历经时光风霜,起伏间也依稀可见刀工精湛。被观众赞叹为“东方维纳斯”。

古代木雕造像欣赏入门(和而不同到成博观木雕造像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5)

展览海报(由成都博物馆供图)

“和而不同”中的关帝造像,威严肃穆,抚膝拈须。除了关帝以外,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主持文运功名的文昌帝君、威武赫赫的真武大帝、掌管财运的财神等亦有栩栩如生的造像呈现。据特邀策展人、青年作家萧易介绍,四川作为道教发源地,佛教亦颇为盛行,造像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同时,清代初年“湖广填四川”,来自湖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移民纷纷进入,也将各自信奉的地方神带入四川,以求得到乡土的慰藉与神灵的庇护。各地移民纷纷修建宗祠,续修族谱,雕刻祖先像。移民入川,不仅改变了四川的社会结构,也影响着四川人的精神世界。“天府文化的‘乐观包容’也在这些木雕造像与它们背后所代表的各地信仰的融合中得到充分体现。”萧易说到。

古代木雕造像欣赏入门(和而不同到成博观木雕造像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6)

展览海报(由成都博物馆供图)

清代四川地区木雕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但长久以来保护与研究较为薄弱。成都博物馆也希望借本次展览之机,不仅展示传统木雕的艺术与文化价值,也唤起社会各界对四川木雕造像及其背后的文化、信仰的关注,共同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木雕造像欣赏入门(和而不同到成博观木雕造像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7)

展览海报(由成都博物馆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