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俭学的实践课(记得那时我们还年少)

小时候不知道勤工俭学什么意思,但是知道学校一说勤工俭学就是要上交东西了山货、药材、毒虫,啥都上交过,每年每种东西还有固定的量,多了不限,少了不行也没见给过我们钱,也没见抵什么费用,大概是为了建设学校吧,相信被学校贪污的几率很小到学期末一结算,多交出来的部分倒是可以抵下学期的学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勤工俭学的实践课?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勤工俭学的实践课(记得那时我们还年少)

勤工俭学的实践课

小时候不知道勤工俭学什么意思,但是知道学校一说勤工俭学就是要上交东西了。山货、药材、毒虫,啥都上交过,每年每种东西还有固定的量,多了不限,少了不行。也没见给过我们钱,也没见抵什么费用,大概是为了建设学校吧,相信被学校贪污的几率很小。到学期末一结算,多交出来的部分倒是可以抵下学期的学费。

先说山货类的。

春天万物生发,就从叶子上打主意。胡叶,一种灌木的叶子,小的如巴掌,大的如蒲扇。分精细型和粗放型两种上交。精细型的是捡巴掌大小的胡叶,大小要差不多,不能烂,不能有虫蛀,叠成一叠,一叠大约在二十五到三十张。质量次了一把能卖一毛,好一点的卖一毛五。这东西究竟是做啥用的,现在我也不清楚,大概完整的据说是包粽子,晒干的就不知道了。

春天时候漫山遍野都是胡叶,但是要这样挑剔的找一天还真弄不了多少。

粗放型的就简单了,只要是叶子就行,晒干了论斤卖。大概三四斤湿的能晒成一斤干的,可卖五分钱。

采摘精细型的胡叶要带着篮子上山,粗放型的直接就拿两个蛇皮袋了,边捋叶子边往袋子里塞,捋的兴起,直接连小枝都整下来了。一到胡叶生长周期到的时候,全民皆兵。大人们为了挣钱,我们为了勤工俭学。

山低处的被捋完了,一步步往山上转移。到最后能翻到山的那一边,到目的地一趟就得一个多小时。早上老早起来,到地方半晌了,干上一个小时又该回去了,回去都中午了。

没办法,小孩子多了也拿不动。刚开始大家都来采摘精细型的,整体过一遍之后就开始粗放的扫荡了。

所以到后来村外的空地上全部晒的是胡叶,开始时绿的,慢慢晒焦泛黄,大中午的还得不停翻动,以求尽快晒干。要是遇上下雨算是完了,收都没地方收去。

那时节村里都有收胡叶的驻守,胡叶打包机一天响到晚。胡叶晒的差不多直接就弄去卖,不耽误事,要不然还真没地方堆放。

学校在有胡叶的时候却不收实物,太占地方了还不值钱,学校也没地方堆放。直接收钱,自己拿去卖,一学期每人交两块。看来没多少钱,但以一个孩子的力气弄够这么多也是很困难的,虽然资源满山,一般这时候学校要放个三四天假用来完成这次勤工俭学。

对了,胡叶还有一个用途,包粽子,与粽叶包出来的味道各有千秋。

夏天自然是红蘑菇了,这个前面说过。

秋天就是到山上拾橡子,橡子呢是栎树上结的种子。跟养蚕的栎树一个种类,只不过那个被人为修理的不长个,这个却是自生自灭,都成了林子。到秋天了结一树的果子,包在刺猬样的外壳里,等成熟了,外壳张口把种子就吐出来了。橡子的防御很周密,外面还裹了一层硬壳,大概有大拇指头肚儿那个大。落下来后滚到草窠里、叶子堆里,这小东西也的确不怎么容易发现。除非几棵树附近有个大坑,橡子正好都滚到坑里了,一发现一大堆;或者是发现了松鼠窝,松鼠要储备过冬的粮食了,一个窝里起码也有一二斤的橡子。要不然一天漫山遍野地跑下来,还真拣不到多少,也就七八斤十来斤。

拾橡子的地方都在崇山峻岭、深山老林里,只有这地方才没有被怎么砍伐,拢得起树林子。早上老早起来吃点早饭,提个小篮,里面装个蛇皮袋子,带两片馒头,有时候奢侈一点买两袋方便面,装点开水,中午的干粮。

步履蹒跚、披荆斩棘来到目的地,没树林的地方杂草丛生,真正一到林子里反而清净了,光溜溜的,偶尔在阳光能透进去的地方长着一丛灌木。其余的地方是裸露的沙土地、或者石头,或者一堆落叶。那就在叶子里翻找这些小东西吧,一个两个,过程很枯燥,偶尔也会有惊喜,发现一窝橡子。顺便发现点野果子之类的摘来吃,捎带捡点诸如灵芝、木耳之类的山上特产。

当然,蛇类是免不了不少的,不过基本都没毒,不用怕。你忙你的,见了人它自己就哧溜窜了。最需要提防的是蜂类,在栎树或者灌木上做窝,一不小心就捅了娄子,嗡一声飞出来一大群。它们在这些地方做窝为的是避免打扰,没想到也不能安生。这时候千万不能跑,越跑越麻烦,慢慢蹲下,屏住呼吸,绕着人飞一阵子看到没有什么危害也就各自回巢了。也避免不了有一两个特别好战的,那就得自求多福了。

出事之后再防范其实还不要紧,最常见的被蜇是在不知不觉中,拽着一丛灌木往山上爬,不小心正好捏在马蜂窝上,这它们就不怎么客气了。山上的马蜂又细又长,蜇上后火辣辣的疼。当然,还没严重到看医生的地步,随身带着清凉油,掏出来一抹,继续干活去。

看太阳到中午了,肚子也饿了,坐下来吃点干粮继续,太阳落山回家,到家已经漆黑了。篮子是挎着拾橡子时候用,拾到一定数量装到蛇皮袋里,回去的时候不管多多少少袋子总是鼓起来点的。

橡子是要晒干了上交,回去拿把斧头把硬壳敲开,弄出里面的果肉。橡子里面常常有肉虫,靠食这个为生的。也就一公分来长,肉呼呼、白嫩嫩的,这个可以吃,绝对干净、好吃。砸一晌橡子壳,总要弄出来半碗肉虫,找个铁勺,放点油进去炸虫吃,不一会变得焦黄,撒点盐就可以了。

我确信有好多东西是不用调料做出来都极其好吃的,这个小玩意也是一例,只遗憾太小太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