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孔径测试雷达工作原理(分辨率比拼还不够)

伴随着L2及L2 ADAS搭载率的快速提升,4D成像雷达的市场热度持续高涨。

一方面,面向L2 及以上智能驾驶系统的感知需求,传统毫米波雷达已经力不从心。比如传统雷达的角度分辨率可能做到5°,但4D成像雷达却可以提升至1°、0.5°甚至更高。

为此,近几年,包括博世、大陆集团等传统雷达厂商,以及为升科(CubTEK)等国内一大批厂商都在推动4D成像雷达的技术落地。

在8月30日举办的2022年度(第四届)高工智能汽车市场峰会上,多家企业高层都针对4D成像雷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4D成像雷达可以完美替代传统低分辨率前向雷达,并且成为了高阶自动驾驶系统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之一。在某些应用场景下,4D成像雷达的绝大部分指标甚至可以媲美800万像素摄像头。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伴随着4D毫米波雷达的陆续量产上车,2023年将是4D毫米波雷达进入规模化前装量产的大年。

另一方面,智能驾驶感知技术的升级大战已经全面启动,多传感器前融合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在这其中,4D成像雷达可以实现多传感器的前融合和点云融合,从而降低漏检率、误报率等。比如在今年上市的上汽飞凡R7当中,就采用了激光雷达 4D成像雷达等组成的像素级点云融合方案。

伴随而来的还有,4D成像雷达的市场竞争已经全面升级。此前,各大Tier1主要是通过增加收发天线等硬件设计来提升4D成像雷达的技术指标,但如今已经全面转向以软件算法为核心的竞争。

对此,为升科(CubTEK)CTO蔡青翰直言,4D成像雷达竞争的核心已经转向软件算法部分。“谁能够更好地解决自动驾驶不同场景下的Corner Case,谁就有机会赢得最终的胜利。”

真实孔径测试雷达工作原理(分辨率比拼还不够)(1)

为升科(CubTEK)CTO蔡青翰

毫米波雷达进入4D时代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员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搭载前向ADAS(L0-L2)上险量为416.69万辆(搭载率46.84%),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1.01%。其中,L2级ADAS搭载占比(L0-L2)已经超过50%。

伴随着智能驾驶不断往高阶自动驾驶迈进,行业对于全天候适配且更高性价比的感知方案需求日益高涨,这些都在加速传统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技术升级。

蔡青翰表示,4D成像雷达能够计算出被测目标的距离、速度、水平角、俯仰角等信息,并且捕捉目标的空间坐标和速度等信息,未来的市场潜力无限。

与此同时,蔡青翰从高分辨率高度检测、高分辨率方位检测、对象分类等方面,深度阐述了4D成像雷达的必要性。比如在ACC(自适应巡航)场景中,如果要准确区分300米处两辆距离较近的车,水平角分辨率需要达到1°以下,传统雷达根本无法区分两辆距离较近的汽车。

真实孔径测试雷达工作原理(分辨率比拼还不够)(2)

而从高分辨率高度检测的角度来看,如果要在150m处区分静止物和立交桥所需的俯仰角分辨率约为2°,常规雷达无法探测到清晰的出口路径。

现阶段,在保证摄像头高像素的背景下,市场上的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方案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基于视觉 4D成像雷达的融合,4D雷达可以帮助智能驾驶系统更准确地进行物体分类,从而提供足够的系统冗余;

另一种则是4D成像雷达与激光雷达的融合。蔡青翰表示,在天气恶劣的环境下,激光雷达的性能会显著下降,比如在大雨环境中,激光雷达在0.1公里的可视范围内会出现故障,但4D雷达在雨天依然能够保持300m的探测距离。

在未来,伴随着4D毫米波雷达的逐渐量产,其功能将覆盖行车和泊车两个过去被独立的场景。

市场竞争全面升级

4D成像雷达技术发展至今,各大厂商已经不再仅限于通过增加收发天线的方式来提高分辨率,而是试图通过数据处理及深度学习的方式来真正提高雷达的性能。

4D成像雷达的数据处理远比摄像头复杂多了,除了提供目标的位置之外,还可以提供距离、速度等信息,这些都需要采用复杂、专有的算法以及专用的SoC。蔡青翰表示,为此,4D成像雷达竞争的核心已经由硬件专为软件算法部分。

以为升科(CubTEK)与恩智浦合作开发的4D成像雷达为例,该4D成像雷达基于恩智浦性能卓越的雷达平台——S32R45雷达处理器及TEF82xx收发器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打造而成,通过应用全新的信号处理算法等,能够提供类似图像的感知能力以及小于1°的角分辨率,检测距离大于300m。

真实孔径测试雷达工作原理(分辨率比拼还不够)(3)

具体来看,由于采用了恩智浦的创新架构等原因,为升科(CubTEK)与恩智浦合作开发的4D成像雷达采用了192(12T16R)虚拟信道的混合MIMO技术,并且可以同时提供短距、中距、长距三合一的并发多模雷达感知,实现对汽车周围宽广视场的同时感知。

借助恩智浦的平台,我们得以开发一些比较新颖的算法技术,比如先进的大规模MIMO算法、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分类算法、高性能抗干扰算法以及超分辨率、鲁棒性的寻角算法。”蔡青翰补充表示,这些都是为升科(CubTEK)4D成像雷达的核心竞争优势。

为升科(CubTEK)的毫米波雷达已经在国内前五大商用车厂实现前装量产,是商用车毫米波雷达前装量产规模Top1企业。目前,在乘用车领域,为升科(CubTEK)也已经拿下了多家企业的量产订单,涉及舱内感知雷达、角雷达、前向雷达,并且已经陆续量产交付。

接下来,为升科(CubTEK)将继续迭代和创新4D成像雷达的信号处理算法、AI辨别算法等,全面提升4D成像雷达的性能,发力高阶自动驾驶市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