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读音规则 对于这些字的读音

对于这些字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只好投降!

作者:蔚然风

《现代汉语词典》是什么?它是语文工具书,它更是每个汉字读音、写法及意义上最权威的至高无上的规范!也就是普通话音形义标准的唯一“法律依据”。

可是,面对生活中一些人积非成是的读音,这工具书竟无奈地宣布它们上位了,变成正确的一员。不信,请看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16年9月第7版):

现代汉语读音规则 对于这些字的读音(1)

"戛"这字本不是多音字,它以前唯一只读jiá,可是由于较多播音员和演员们在说到“戛纳”这一外国地名时,都把它读成Gānà时,于是乎这最新版的词典,就说它另一音为Gā了。这不,又一个多音字诞生了。

“乘”本是个多音字,当然不错。但在“乘公交”、“乘人之危”中,它应念chéng。然而,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读成“chèng”,于是乎权威词典承认:口语中读此音也是对的。

上述为人为增音的两个例子,下面另举两个“减音”的例子:

“呆”,本是多音字,在“呆板”一词中,它以前一直读“ái”,可后来生活中很多人读“呆板”时,就读成“dāibǎn”,于是“呆”字从此变成非多音字了。

“从容”之“从”本读“cōng”,可那么多人都读成“cóng”,从此,歪道变成正途。

套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读错的人多了,错就变成对,相当于侧室给扶了正.只是原来读的那个音,现在读上去, 竟有人认为是错的.词典投降之后的后果是:原音下的字义联系给切断了。也许有人会辩解说,语言上有一种叫约定俗成的从众规则。上述几例正是这种现象的认同和遵从。我则以为此说不妥,约定俗成固定不错,但前提必须是于义可解,于理可通。比方说,现在就有很多人把“严肃处理”中的“处”读成“处chù”时,本人每每听上去,就觉得很不入调,因为读“chù”时,表示名词,而读成“处(chǔ)”时,表示是动词词素。

词典中的注音,无疑是最高裁判长。可是,像这种屈从于多数人误读,从而以非为是的规定读音,岂不类于大法官俯就于嫌疑犯的强词夺理吗?

故我认为,词典编纂者不能屈从于哪怕绝大多数人的误读,就应该坚持“真理与正义”。否则,过不了多久,词典又会认同把“亚洲”之“亚”读成“yǎ”,“说服”之“说”读成“shuì”,是完全正确的了。那样一来,原来的读音不废,现在又增加出多音字来,岂不给学生的学习与考试又添负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