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

文/艾渴echo

如果你和我们碎长一样,是个老二次元,或者最近经常看一些小姐姐们的短视频,那你一定会在某段时间里刷到各种“躲闪摇”的相关视频,打开看那么一会儿后,会发现这玩意实在是魔性到不行,然后没过多久又刷到了各种“躲闪摇”的二创,开启了无限循环的傻笑日常。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1)

那么这玩意到底是个啥?又起源于什么地方呢?

网线带来了沙雕的消息,说这传奇始于一场宿命般的狭路相逢。

那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晴空万里,夏意盎然。街上张灯结彩,似乎颇为喜庆;只是左瞧右看,终不见上半个人影。

哦,原来有杀气自街头汹汹而来,是红衣女侠不知何故,大打出手,已败数位保安,直奔眼前的黑衣侠客。

但见那黑衣侠客衣冠楚楚,玄髯若戟,使得短棒一杆,话不投机抬手便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杀机暗藏;

而那红衣女侠亦不遑多让,只见她垫步拧腰,左摇右晃,看似闲庭信步,却恰能避其锋芒,随后下腰一闪,顺势打出一大片儿寒星……虽被侠客就手拦下,但那东瀛奇毒,翠色欲滴,相隔咫尺亦能由鼻入脑,毒得侠客抽搐几许,最终败下阵来,唯见女侠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从此江湖上便有了红衣女侠的传说……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2)

以上情节出自于一位魔性到离谱的UP主“王七叶-”,在她众多沙雕视频中并不算是播放量最高的那一个,却是反向文化输出到外网、近期最火的一个。

然而这“王氏躲闪摇”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大众之认可,直到在西域赚了一大圈,被国际友人们竞相模仿后才被发掘出了别样之魅力,以此镀金之躯重新回到了大众之视野。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3)

这……其实挺尴尬的,搞得好像我中原人士有眼不识泰山,非要等大火之后才跟风而上似的;对王女本侠来说,这也该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侮辱:难道说没了国际认可她仪态就不端庄了吗?她动作就不优雅了吗?这对战就不魔性了嘛?这视频就不沙雕了吗……

最关键的是,我中原人士就模仿不了如此优雅而沙雕之神韵了吗?

当然不是啦!

至少从美学角度看,咱们的二创其实更能抓住互联网群体之心理,首先就以足够美型之女侠嚣张出战,闪转腾挪,仪态优雅,动作流畅,仿佛致力于在演绎之中为大家奉上本能之中的美的享受。非要说有啥缺点,可能也就演技略显尴尬而已,但在这本身足够沙雕的剧情里,也算尬得恰到好处嘛不是?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4)

更何况就算绝口不提那些各平台喜闻乐见但就是不让细说的内容,光拼沙雕程度咱们的老哥舍身取义起来那也叫个当仁不让:看看这动作,这表情,这扭起来一副欠扁的样子,怎么看都能弥补想象力的不足,不比那群腰都扭不明显的家伙强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玩意为啥能火成这样?背后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为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5)

这段魔性的“躲闪摇”,其实最早的原型应该来自于被无数粉丝们赞不绝口的原创短篇动画《ME!ME!ME!》,后来又被人改成了所谓的“02摇”,爆火了一段时间后成为无数舞蹈区博主加以模仿的对象。这次在加入了各种躲避攻击的动作之后,视频整体显得更加魔性起来,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文艺复兴”了。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6)

而在我看来,真正的问题在于:为啥我们一开始没看出“王氏躲闪摇”的二创潜力呢?既然我们排除了这么多可能性,又没法考虑“大家最初的关注点可能不太一样”这样的细枝末节,那我想最后能说道说道的,还真有只有文化差异性了。

请放心,这词儿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就算有,我们也没打算讨论那么深刻的东西。可能唯一有那么点儿理解门槛的只是“童年经验”这一个概念。

“童年经验”是少数几个没有被完全抛弃的,古典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概念之一,简单说,就是个体在童年阶段往往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相比于成年人更愿意去想方设法主动探索他眼中的世界;而在这一阶段,世界对这种探索的回馈将对个体的心理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体一生的性格,乃至命运。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想必大家小时候都曾在家里大肆破坏过的吧?无论是因好奇录音机里为啥有人唱歌而把它拆个稀巴烂(然后果然没能装回去),还是觉着一堵白墙太单调了,想要画上几朵花花,类似的具体行为都可以被认为是个体在童年阶段对周遭世界的探索。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7)

不消说,在古典精神分析者看来,这时候世界的回馈基本就等同于家长的态度了。如果这时候家长极为强硬地勒令禁止了所有类似的行为,甚至还附赠了让人终身难忘的教训,那这孩子多半会养成唯唯诺诺的性格,做事瞻前顾后,生怕自己不小心又做错了什么,会引来世界的疯狂报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古典精神分析论者希望大家鼓励孩子们肆意破坏,他们同样认为家长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妄自尊大,目中无人,渐渐无法与他人感同身受。

没错,这意味着只有在两种态度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之后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孩子绕开那些成长的陷阱;但具体如何找到那个平衡点,又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知世界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看吧,这就是为啥几乎所有家长都讨厌精神分析师,他们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把所有问题都推给了家长们,但很少能提出啥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甚至给不出啥可操作的参考意见;

而现在的主流心理学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精神分析学派所发现的问题,但也认为这个理论实在糙得可以,太想当然了,还过分强调了孩子0~5岁“童年经验”的作用,而轻视了文化氛围、周遭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个体终身成长的影响……后来几个流派的撕逼咱就不展开细说了,反正事到如今,人们用该理论解释文化现象的样子,倒是与著名的道格拉斯·亚当斯科技三定律有几分类似:

  1. 任何我童年时期的流行文化都是理所应当的,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 任何我青少年时期的流行文化都是真正牛逼的,能够改变世界的革命性艺术;
  3. 任何我中老年时期的流行文化都是离经叛道的,是注定要遭天谴的。

所以,从“躲闪摇”受众和二创作者的平均年龄上看,这种魔性的舞蹈似乎有望成为改变世界的革命性艺术?打住,这个想法属实有点儿过分了,虽然女侠动作舒展,优雅动人,但如果非要把“躲闪摇”上升到流行文化的高度,那当代文化的保质期真就有些太短了点儿;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8)

不过我也承认,“躲闪摇”和那些莫名其妙火爆一时的家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为除开所有魔性内容的干扰,你会发现这段舞蹈中真正在支撑无数“二创”的核心动作其实相当古朴,甚至比网友们挖出来的那段美少女战士更为古老。在某种程度上,那种“通过气定神闲的夸张扭动表现闪避,同时以这样的反差感造成笑果”的表达模版,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橡皮管动画的古老遗产,在并不漫长的动画艺术发展史上被传承了下来,因此成为了几代儿童认知中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如今又被王女侠发掘出了全新的演绎手法。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9)

而如果说你根本没听说什么橡皮管动画……没啥关系,也正常得很,毕竟都是老黄历了,还是行业初期的探索阶段,一群人尝试让漫画动起来时搞出来的百无禁忌的产物。如果非要找出个啥特点,那就是粗糙虚假极尽夸张,被后来迪士尼倡导的“完整动画(更注重人物动作的真实性)”逐渐取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10)

可问题是……卡通片欸,夸张点儿其实不见得一定是坏事儿,太正经了反而可能会过犹不及。反正你也看到了,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写实风暴后,迪士尼的公主们好像也愈发狂放不羁了;且就在橡皮管动画退出历史舞台,迪士尼积极探索写实风格的四十年代,我们仍能从贝蒂小姐和大力水手这样同样广泛流传的经典中窥见橡皮管动画的影子,只是前者只保留了其塑造人物的风格,没了夸张的动作;后者虽然动作场面夸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都被束缚在了常人能够接受的范畴里,反而成为一种更有效果的表达方式。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11)

上文提及的大力水手指的是1933~1957年,由Fleischer Studios(后来是派拉蒙)拍摄的数百集电影短片,和大家更熟悉的,诞生于60年代的电视卡通还是有些区别的。不过既然我们要讨论橡皮管动画的遗产,那很明显,同一时期的《猫和老鼠》更能代表这种“极尽夸张”成熟以后的风格:只要有那么一丢丢的逻辑能让观众理解该场景发生的故事(更多是事故),这种“受限制的夸张”表达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12)

当然了,在最近的“橡皮管文艺复兴”中,无论是先前的《探险时光》还是目前大火的《瑞克与莫蒂》,其主创人员往往会借用背景设定来解释过于夸张的桥段,使其更易于被观众所接受;但由于这些作品还缺乏时间的沉淀,且“现象级动画”和“统治级动画”还是有那么些差距的,这种“策略”可能很难带来太深远的影响。所以至少在当下和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受限的夸张表达”都将是西方观众认知中的世界秩序,和他们无比怀念的童年往事,这才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王女似曾相识又侠狂放不羁的幽默感,并借积极的二创将其发扬光大了;

躲闪摇大合集(火遍全网的躲闪摇)(13)

而至于国人观众,只能说一方面,大家的童年还是不尽相同,对这种表达无感也实属正常;另一方面,王女侠的作品确实也能带来强烈的,生理上的愉悦感,很容易淹没其他不那么强烈的其他感受……直到重新发现了国际友人的“躲闪摇纯净版”,这才慢慢品出了其他感受,全新且大量的二创作品自然就接踵而至了。

哇,难以置信,居然真圆回来啦!

说真的我自己都觉着自己这理论岂止是牵强,简直是荒谬,但最后好像还自圆其说了。那姑且就抛砖引玉,能博大家一笑就好~

-END-

关注“碎碎念工坊”,传播游戏文化,让游戏不止是游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