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师带头反攻(IT怪杰资本高手)

科技大师带头反攻(IT怪杰资本高手)(1)

人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一舟

人称“IT怪杰”的陈一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第一批创业者,他曾把人人网带到纳斯达克。公司鼎盛时,在业内市值仅次于百度、腾讯,被誉为中国的facebook。他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失败”,但依然向创业发起一次次冲锋。在资本市场,他是个嗅觉敏锐的投资者,总能在某个行业呈现爆发性增长前抓住先机,提前布下棋局。如今的他在寻找新的机会,期待春风再次吹起。

互联网大潮中创办ChinaRen

1969年,陈一舟出生于湖北武汉,父亲是铁路高级工程师,母亲是药厂实验室技术员。父母给他取名“一舟”,希望他能逆水行舟。

19岁高中毕业后,他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选择物理,是受高中物理老师以及杨振宁的一篇《读书教学四十年》文章的影响。但父亲认为学计算机更好找工作,于是一年后将他转入计算机系,跟雷军同班。然而陈一舟对物理更有兴趣,两个月后,他重新转回物理系,成为武汉大学历史上首个一学期转系两次的学生。

一年后,陈一舟全家移民美国,陈一舟也转学至美国特拉华大学物理系。1993年,他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攻读硕士。

1995年,他在美国的阿尔泰克公司(Altec)找了一份工作,主管东亚地区产品销售。两年后,陈一舟觉得这份职业太局限,希望通过学习拓宽就业机会。

1997年,他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学校设了一门“工业界领袖讲座”的课程,每周都会邀请一个知名公司的总裁前来讲课,精彩的演讲内容让陈一舟颇受启发。

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迎来狂欢时刻,在那个黄金时代,很多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1999年,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已具雏形,马云扛起了创业的大旗,马化腾开发出了中文版本的OICQ,李彦宏也回国追逐互联网梦想。

在互联网创业大潮的影响下,陈一舟发起了一个斯坦福中国互联网讨论会,并认识了校友杨宁、周云帆。他们三人一见如故,很快达成一致,决定回国投身这股热潮。

科技大师带头反攻(IT怪杰资本高手)(2)

创业三兄弟:左起依次为陈一舟、杨宁、周云帆

1999年5月,30岁的陈一舟与杨宁、周云帆带着在斯坦福众筹来的钱和各自的积蓄回到北京,创办ChinaRen.com——沙岭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喊出了“建造全球最大的华人虚拟社区”的口号,陈一舟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公司成立之初,为找到合适的技术人员,三人专门跑到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楼,挨个敲开宿舍门,向学生灌输他们的想法,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

不久,他们就将周枫(现网易副总裁、有道CEO)、王小川(搜狗CEO)、许朝军(啪啪创始人)、胡琛(易信CEO)等人悉数招至麾下。在ChinaRen的巅峰时期,有三分之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在那里实习。

有了充足的人才,他们很快开发出了自己的网站。八个月后,ChinaRen正式上线,将网站用户定位在18到24岁的在校大学生。在陈一舟他们看来,这些大学生是网络用户最集中的群体,也是今后的消费主力。

围绕虚拟社区,ChinaRen推出了主页、游戏、邮件、日志等产品,用户只需要一次注册,即可使用多种功能。

网站上线后,公司获得了一笔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为了快速吸引用户,ChinaRen开始烧钱砸广告:1999年12月,赞助轮回乐队举办“高校旋风行动”;2000年1月,赞助《东京攻略》上海首映式;3月又赞助中国大学生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

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到2000年3月28日,Chinaren的注册用户突破100万,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国内同业中规模最大、数据最全、用户最多的网站。

可好景不长,2000年泡沫破裂,整个互联网进入了寒冬。眼看公司的资金即将烧光,走投无路之下,陈一舟选择将其出售。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对ChinaRen非常感兴趣,最终以400万股股票,3000万美元将其收购。陈一舟和另外两名创始人一同进入搜狐,他被任命为搜狐副总裁。

首次创业,陈一舟碰壁而归。然而,他依然无法割舍心中对于创业的渴求,任职未满一年,他便离开搜狐。

千橡互动的巅峰与低谷

在美国达拉斯,陈一舟以光通信为方向,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他的设想是通过服务使拨号上网的速度提高50%-100%,费用为每月5美元。当时美国有5000万拨号上网用户,照此计算,这是一笔大生意。

然而,在新公司发展的关键期,突如其来的“9.11”事件使本已停滞的美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他的大计胎死腹中。

两次创业失败,对陈一舟的打击巨大。此后,他蛰伏了一段时间,舔舐伤口,等待下个机会。

2002年,中国SP(无线增值业务)行业迎来爆发期。陈一舟又看到了希望,但美国一战后,他已经“弹尽粮绝”。为了筹到资金,他请一个天使投资人吃了8次麦当劳,最终融了8万美元。

当年年底,他再次回国,聚焦“邀发短信”模式,创办了邀发短信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半年后,公司开始盈利。陈一舟意识到,未来SP将同互联网内容密切联系,而社区可以创造出足够多的内容,因此他再一次把注意力放在社区上,成立了千橡互动公司,推出了年轻人社区DuDu.com。

期间,陈一舟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加速发展,缩短和领先者的距离。卖掉ChinaRen,让他错失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山头,再创业时,他希望用另一种方式来弥补。

这时,他发现了猫扑网,被其搞怪和娱乐的风格所吸引。当时猫扑的域名是mopper,网站仅有两台服务器。

2004年的一天,陈一舟邀请猫扑站长到自己家,两人在阳台上,一人坐一个摇晃的吊篮,晃了一天,将千橡互动收购猫扑的事情定了下来。

收购猫扑后,陈一舟把原本只是论坛分享的猫扑做了升级,增加贴吧、人际社区、音乐社区和文学频道等,使内容更加丰富。收购一年半后,域名改为mop的猫扑在Alexa全球排名由2000多名上升到45名,国内排名也进入前10,陈一舟凭此重新杀回互联网行业。

首战告捷后,他一发而不可收,仅仅两年时间,他将魔兽世界、uume、Donews等社区一一收入囊中。

经过狂飙突进的业务扩张和收购,外界对千橡互动的估值水涨船高。2005年7月,Accel Partners向其投资1000万美元,2006年3月,General Atlantic、DCM、TCV和联想投资共同对其投资4800万美元。

就在陈一舟看到成功的曙光时,政府整顿使整个SP行业陷入低迷,千橡互动的收入锐减1/3。

陈一舟害怕当年ChinaRen烧完钱被迫出售的一幕会重演,他决定进行结构性调整,为公司“减肥”。

可手心手背都是肉,艰难的抉择面前,陈一舟设定了一个自认为与此事难度相当的目标——每周减肥一斤。就这样,他每天一大早就去游泳,把自己浸泡在冷水中,逼自己想今天要砍掉哪个业务。

他判断是否保留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能不能建立竞争壁垒,二是能不能快速产生利润。游了整整半年,陈一舟最终舍弃了视频和客户端等业务,裁掉一半员工。2006年年底,他将千橡互动的总部从位于北京CBD核心区的中国人寿大厦迁到了静安中心,租金只有原先的1/3。半年中,他的体重也下降了20斤。

科技大师带头反攻(IT怪杰资本高手)(3)

陈一舟近照

打造全球首家上市社交网站

哀鸿遍野中,陈一舟坚信社交网络大有可为。为此,他一面砍掉前途不明的业务,一面在社交网络领域继续扩张。

当时,他相中了专注于学生群体的校内网。2006年10月,经过多次商谈,陈一舟以200万美元将校内网收归旗下,重新回归社交网站。之后,他将千橡旗下的5Q校园网与校内整合到一起,打造了最大的校园社交网站。

这一年,陈一舟还开发了《猫游记》,进军网游市场。社交加网游的模式,让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2008年,陈一舟拿到了软银3.84亿美元的投资,这是当时孙正义在中国的最大单笔投资。孙正义将校内网称为“下一个阿里巴巴”。

但陈一舟不满足于只占领学生市场,梦想着把最大的校园社交网站切换为最大的白领SNS。2009年,他将校内网的业务做了极大调整,更名为“人人网”,搭建为所有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SNS社交网站。

在此期间,陈一舟花费了大量心血升级人人网的服务,通过提供发布日志、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功能,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

在陈一舟的努力下,巅峰时期的人人网注册用户近两亿,月活跃用户3000万,是千橡互动旗下最有价值的资产。2010年,他将千橡互动更名为人人。

科技大师带头反攻(IT怪杰资本高手)(4)

人人高管庆祝纽交所上市,中间为陈一舟

2011年5月,人人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其开盘价为19.5美元,相比发行价上涨39.28%,市值达到74.82亿美元,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排名第三,被誉为中国的Facebook。

上市为人人的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站在风口上,陈一舟大开大合,他创办了团购网站——糯米网,与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第一个智讯商务社交网络——经纬网,以8000万美元全资收购视频分享网站——56网,并在游戏领域高歌猛进,一个帝国雏形渐显。

可惜帝国成了海市蜃楼。

微博、微信等应用相继出现后,迅速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人人的用户热度不断下降。陈一舟耗费多年心力建立的社交网络优势,被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对手一举瓦解。

上市之后,人人公司非但没有实现盈利,亏损情况还逐步加深,2011年,人人网亏损3020万美元,2013年的,这一数字激增至1.137亿美元。

“过去几年走错了路。”陈一舟在内部反思会上说,“我们要复盘。”

为了保留主体业务,他再一次割舍拖累业绩的资产:2014年1月,糯米网被百度收购,56网也在同年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搜狐。

他还进行了人事整改,人人游戏四个运营部门被缩减到两个,其他部门也进行了人员缩减。

科技大师带头反攻(IT怪杰资本高手)(5)

人人网以2000万美元投资票据宝

数亿美元布局互联网金融

表面上溃不成军,但事实上,陈一舟暗度陈仓,为人人的转型摆下了一盘大棋。

2013年被看作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元年,而早在2011年,陈一舟就将触角伸向美国,开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试水。

他的第一个投资对象是P2P(person-to-person的简写,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公司SoFi(Social Finance)。

SoFi由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学生创立,意在撮合学生与校友达成借贷关系,他们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起初,SoFi的资金全部来自于斯坦福大学的校友,其后,社会上的资金也加入其中。

陈一舟和SoFi的创始人会面,仅聊了五分钟,他就拍板决定投资。

2011年起,人人先后参与SoFi的多轮融资,总额达7000万美元,持有该公司24.8%的股权。

按计划,SoFi将2015年内上市,估值达到35亿美元。以此推算,陈一舟的投资回报超过8亿美元。

试水成功后,陈一舟加快了投资互联网金融的速度:2014年5月,1718万美元投资Fundrise房地产众筹公司;2015年1月,4000万美元购买美国社交化股票投资平台Motifinvesting公司10%的股权;2015年3月,6584万美元购买P2P网贷公司Lending Home 14.72%的股权。

四年之中,陈一舟向美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砸了几亿美元。

陈一舟投资金融的想法由来已久。2006前后,银行是人人网广告收入最大的客户,通过人人网发展信用卡用户。每获得一个有效用户,银行就会支付人人网几十块钱。

那时起,陈一舟就开始思考如何让社交网络变现,发展金融服务。但这个想法在当时是异想天开,根本无法实现。

2012年,美国出台了一部JOBS法案,旨在放松对创业公司和中小企业的监管规定,帮助他们更为便捷地融资和上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这一法案的推动下,一大批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陈一舟抓住时机,“幸运”地投资了第一批这样的创业公司。

在他看来,美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可用“欣欣向荣”来形容,正值黄金发展期。在这之前,对很多投资人来说,互联网金融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人人网的幸运之处,在于当大家对此十分陌生甚至一无所知的时候,提前三四年进入了这个行业。到目前为止,人人在美国互联网金融领域仍然是投资规模最大的机构之一。

相比在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大手笔投资,人人在中国的步伐相对慢一些。对此,陈一舟坦言,当时只看到了风险,没有看到中国蕴藏的巨大机会。直到近期,人人才开始频频出手,在国内展开连续收购。

2014年9月,人人领投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雪球财经的C轮融资,共融资4000万美元。陈一舟说:“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投资社区里,雪球是最创新的产品之一。做互联网金融和投资最重要的是优质的、有投资判断力的用户,这些雪球都有。人人公司投资雪球,是看好雪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潜力,相信社区产品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两个月后,人人以1000万美元收购香港货运用车平台gogovan10%的股份。

2015年2月,人人领投了二手车电商平台车易拍的D轮融资,总额1.1亿美元。

6月,人人又以2000万美元投资互联网票据企业票据宝。票据宝公司业务包括票据信息、票据理财、票据评级及票据培训四大范畴,通过这笔投资,人人占据了互联网票据最关键的几个路口。

7月,知名互联网综合投资理财平台金斧子宣布获得由人人网领投、红杉资本跟投的5000万美元B轮风投。这笔投资是陈一舟近期最大的手笔。

2012年,创办于深圳的金斧子是业内为数不多拥有券商标准投研中心以及投行标准风控的综合互联网理财平台,目前已经服务了2000多万名投资者,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达200亿。

经过三年发展,金斧子旗下拥有互联网财富管理、金斧子APP、移动理财APP“滚雪球”、财富管理O2O“金融港APP”四大事业群,陈一舟看中的正是这些优势。

通过自营及对外投资,人人在互联网金融的布局已覆盖P2P、互联网票据、互联网消费金融、金融门户等行业。

科技大师带头反攻(IT怪杰资本高手)(6)

陈一舟在“人人新生力量-2014年战略暨产品发布会”上演讲

从社交网络到社交金融

从社交网络到互联网金融,人人的跨界转型让外界疑惑。对此,陈一舟表示,人人并没有摆脱社交基因,而是基于社交这个擅长的领域开展新业务,他还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社交金融”。

据他介绍,在转型社交金融公司后,社交依然是人人公司的根基。他认为社交有两个意义:第一是作为纯粹的社交平台,能够积累足够的用户群,以社交用户群为基础,未来的金融服务产品都会从这个用户群中去发展客户;第二个意义是它具有社会基因,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用社交的思路去做,比如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中加入社交元素,让用户互动。

在他看来,SoFi符合第一个意义,它的名字就叫社交金融,在一个社区里通过社区网络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享受金融服务。而Motif则符合第二种思路,叫社交投资,一个人的股票组合分享给别人,对方给点佣金奖励即可,这就是在投资里加入了社交元素。

陈一舟希望带领人人往“社交 金融”的方向走,因为他觉得自己看得懂这个领域,知道机会在哪里。“在中国,大学生的信用是被低估的,大家现在只愿意做已经有收入的人的生意,如果我们也做那个,永远也赚不了钱,永远也不会有市场。我们只能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前面一点,我们比他们先获取这些用户,给他们提供金融服务,以后有了工作,房屋贷款来找我们,新婚旅行要钱、装修要钱、也来找我们贷款,希望是这样。”他说。

针对此,人人推出了大学生分期服务——人人分期。这是一个大学生分期购物体验商城,零首付,学生可以自定义还款期数。目前人人分期业务用户超过27万,业务超过3.3亿人民币。

在金融门户方面,人人也正式推出人人理财。人人理财是针对投资者的融资平台,主要提供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股票基金类投资产品等。

据陈一舟介绍,人人理财的产品回报率在8%左右,和国内的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相比回报率较低,但他认定消费者金融是一个好的方向,必须有耐心。

他说:“我们天生就不太适合做给所有消费者的产品。但是我们把面向中国年轻人的产品都做好,给其中10%的人提供金融产品就是挺成功的一件事儿。”

即便陈一舟投资了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他仍认为这个行业存在风险和泡沫。因此他强调人人网一定要根据自己团队的成熟度、风险的控制能力来扩展业务。在条件不够成熟的时候,不会扩张太快。

陈一舟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长线业务,不能以一百米的速度来跑一万米的比赛,“这个行业和保险业类似,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等别人遭遇风险的时候,就是进入市场的好时机”。因此,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第一要务是控制风险。与其它互联网金融公司相比,人人分期要保守很多,在对学校和学生的选择上要求较高。

科技大师带头反攻(IT怪杰资本高手)(7)

人人网广告

重新聚焦“在校生群体”

陈一舟承认,面对QQ、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围剿,人人网已失去了曾经的支配地位,他希望通过差异化道路重新取回地位。”

2013年下半年,人人对外宣布,在产品设计上将更加专注学生、白领等年轻用户,将目标用户群定位于中国16-26岁的在校生,这一群体约有8000万到1亿人。截至2013年12月,人人网累计激活用户2.16亿,月度独立登录用户人数4500万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五年弯路之后,人人回到原点,把自己定位成酷的、年轻的品牌。

对于社交网站的未来,陈一舟曾经预言:“社交化游戏和社交化电子商务是社交化革命浪潮的开端,下一波社交化革命浪潮将在金融行业和教育行业发起”。

基于这样的判断,除了在社交金融领域跑马圈地外,人人也开始在教育领域发力。

陈一舟曾对之前的扩张模式进行反思,他认为以前人人没有根据用户特征去发展变现业务,而是和其它门户网站一样,只做了普遍适用流量平台所做的广告和游戏业务,这是不够的。“应该根据人群的需求来构筑我们特有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和用户人群要高度契合。在线教育就是一个方向。”他说。

2014年4月,人人投资控股了在线教育平台万门大学。

万门大学是由专业志愿者原创的、适合互联网学习和使用习惯的免费在线教育平台,创立于2012年10月。“万门”既是指课程和专业范围广,又是指“one man”,表示一个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广泛学习和创造,为自己打开千万个门,千万条路。

人人网的学生用户居多,学习的内容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且,学生用户愿意为教育支付费用,在线教育有着良性的盈利模式。虽然万门大学目前仍以免费模式为主,但靠个性化指导和答疑服务收费的盈利模式已逐渐清晰。

同时,人人还将通过人人网等优势资源全力支持在线教育平台“万门大学”的建设。

早前因为创办糯米网,人人积累了O2O领域的经验。2015年1月22日,旗下人人趣学正式上线,主要专注艺术、体育方面的教育培训。学生可以在线上完成预约和支付,按照约定的时间与老师一同学习。上线仅仅几个月,北京相关领域的优秀教师基本都在人人趣学上注册登录。

2014年主打“回归校园”概念后,根据财报显示,人人网2015年第一季度月独立登陆用户与2014年12月的4600万持平。而2015年第一季度净营业收入为1370万美元,较2014年同期下降41.1%。

虽然营业额下降明显,但陈一舟认为对于人人来说,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亏损开始降低。现在人人正从业务转型中逐步复苏,他对互联网金融和在线教育业务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他说,“人人将利用其社交网络在大学生和年轻毕业生方面的优势,在未来进入更多可盈利的互联网金融和教育领域。”

作为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陈一舟被称为“怪杰”,也被同是湖北老乡的周鸿祎赞为“互联网里最聪明的湖北人”。他善于借势,无论是最初的Chinaren,还是SP大潮、猫扑论坛、校内网以及正在崛起的互联网金融,他的每一步都正确地踩在节点上。

但是比起李彦宏、马化腾等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开拓者,陈一舟经历过几次大小不等的市场泡沫,也绕过不少弯路,经历过几次失败。“我们惟一的优势不是钱,也不是人,而是身上的伤疤比别人多几个。”他说。

他依旧充满激情,不怕失败,这让他总能抓住先机,遇到台风就能飞到天上。如今,他正寻找着机会,等待再次起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