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这个城市怎么样(生活在江门的人是什么样子)

从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提升城市品位、鼓励文明出行、加大志愿服务力度,再到把文明新风播进群众心田……数百万江门人同心协力,共建共享,让文明之风拂过中国侨都的每个角落,让城市和她的主人因文明的滋养而越来越美丽动人。

美好在积累,美好在延伸。生活在江门的人是什么样子,江门就是什么样子。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江门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典型人物,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江门这座城市的内在美。

抢险志愿者欧阳锦辉

在洪水中用脸盆救出受困婴儿

受暴雨影响,天沙河河水倒灌,江门市蓬江区篁庄社区6条自然村被水淹。6月8日上午,篁庄社区党支部、篁庄经联社党支部及13个经济社班子、环市街道驻点工作组、其他党员志愿者组成应急救灾小组,出动3艘橡皮艇转移150多名受灾群众,同时用2台水泵抽水排水。

篁庄社区不少村庄的积水深度已超过20厘米,社区党员志愿者欧阳锦辉所在的应急救灾小组小心地撑着橡皮艇搜寻受困群众。一名受灾群众的求救声让大家绷紧了神经。篁庄社区土盛里村民阿盛的家里已被浸。此时,积水很深,已漫到成年男性的腰部,阿盛和家中的婴儿被困,情况危急。

“我当过兵,有抢险救灾的经验!”欧阳锦辉见状,马上走到前面,慢慢靠近阿盛的家,准备帮助他们进行转移。“阿盛是成年人,比较容易转移,可是婴儿年纪比较小,如果救援人员抱着婴儿在水中转移,容易被杂物绊倒出现险情。” 欧阳锦辉回忆,当时,应急救灾小组的组员都一筹莫展。

突然,阿盛家里一个银色脸盆引起了欧阳锦辉的注意。“我们可以用脸盆把孩子转移出来。脸盆可以浮在水面,减少转移过程中的危险!”于是,在其他组员的协助下,欧阳锦辉小心地在脸盆内垫了一件大衣,然后把婴儿放到脸盆里,开始进行转移。欧阳锦辉托着脸盆慢慢地走过积水,其他组员则帮忙给婴儿撑伞。最后,孩子平安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欧阳锦辉和组员的头发和衣服已被大雨淋湿。“江门是爱心之城,是一座有爱的城市。我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如果我有困难,别人也会来帮助我。”欧阳锦辉说。

广东江门这个城市怎么样(生活在江门的人是什么样子)(1)

“社区的人遇到困难,锦辉都会第一时间参与帮忙。”篁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庄健华回忆,欧阳锦辉经营着一家面包店。每次,社区组织去探望老党员,欧阳锦辉就会带上店里的面包和蛋糕,送给他们。

在江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期间,作为篁庄社区岐山经济社社长,欧阳锦辉还带头搞好岐山辖区内的卫生环境。“锦辉很积极参与创文,在他的带头推动下,岐山的卫生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村里的巷道都干净了,村民也很自觉维护创文成果,不乱扔垃圾不乱停车。”庄健华说。

工程师黄健波

让城市品质再提升 市民生活更舒适

他走遍江门市高新区(江海区)的市政道路,并活学、创新,每遇市政维修难题,他总有办法破解;为了一个工程,他多次到社区内查看,观察并拿本子记下每一盏路灯的亮度和照射范围;辖区内城市品质提升的每项工程,他都要到现场勘查,帮助施工单位完善施工方案。他是谁?他就是高新区(江海区)市政维修处工程部部长黄健波。

广东江门这个城市怎么样(生活在江门的人是什么样子)(2)

今年4月至今,在黄健波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高新区(江海区)市政维修处已完成道路维修、新建面积约4.5万㎡;人行道维修面积约9500㎡;下水道清疏约2.5万米。修复路灯约600盏、油漆翻新约700杆,维修灯饰约100套,维修地下线路约2.5万米,辖区内亮灯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我们希望改进自己的工作,让城市品质再提升,市民生活更舒适。”在高新西路一处市政维修现场,黄健波笑着告诉笔者。

如今,人们在晚上走在江海区江翠社区能看到,40多盏明亮的路灯将社区的小路巷道都照亮。在社区居住了10多年的梁婆婆笑着说,新安装的路灯很明亮,把巷道都照亮了,“很多居民晚上出来散步,到附近的体育休闲设施锻炼。路灯亮了,治安也有保障。”

这一切,跟黄健波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4月初,我们接到了市民反映,江翠社区路灯老化严重,部分巷道没有路灯,社区居民晚上出行不便。”黄健波回忆。于是,在接到反映的第二天晚上,黄健波便和同事带上社区地图和工具,到社区里实地调查。每查看一个点,黄健波就拿出地图和本子,计算路灯的亮度和照射范围,然后再检查原有的电路铺设是否能满足新设路灯的要求。”掌握了这些一手数据,不到一个星期,黄健波就设计出江翠社区亮化改造的工程方案并开始报批。5月底,该工程便全部完成,及时解决了社区居民晚上出行不便的问题。

“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实施了很多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许多市民都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支持。”黄健波高兴地说。此前,高新区(江海区)对江南市场前的道路进行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围蔽施工。“一开始,有的商铺店主不是很理解,认为工程妨碍了生意。后来,经过我们上门解释和沟通,大部分店主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还主动参与我们的创文宣传工作。”

志愿楼长黄焕好

住户好楼长 邻里暖心人

一转眼,黄焕好已经在江门市蓬江区东风社区当了18年的志愿者。这么多年,她已经记不清调解了多少邻里矛盾,帮了多少人,管了多少闲事。这18年来,她情系社区服务街坊,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社区服务活动已不计其数。她活跃在街坊的身边,为孤寡老人送餐、入户进行创文宣传和调查、为楼上楼下的住户解难题等等。大伙儿都亲切地称她为“好姑”。

广东江门这个城市怎么样(生活在江门的人是什么样子)(3)

黄焕好20多年来帮了多少人,她自己不知道,但街坊们不会忘记。东风社区垣吊里孤寡老人简协今年已80多岁,行动不便,之前只能依靠亲友送饭菜上门维持生活。现在,社区有了长者饭堂,老人的吃食问题便得到了解决。黄焕好便是送餐员。“社区把饭菜做好后,我们便分成几组把饭菜送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方便他们就餐。看到老人笑着吃上热饭,我心里可高兴了!”黄焕好说。

在江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黄焕好便自愿担任宣传和调查员,记录邻里街坊反映的问题,及时向社区反映。前段时间,有居民反映,社区读报栏的报纸常常被人撕毁破坏。黄焕好便到读报栏蹲点,劝导撕报纸的人。劝导无效后,黄焕好便拍照把这个情况记录下来,向社区反映。最终,在社区的协调下,撕报纸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便停止了破坏行为。

还有一次,有居民告诉黄焕好,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附近有流动摊贩乱摆卖,附近居民出行很不方便。黄焕好便马上找到社区的工作人员反映问题。后来,在社区和城管的配合下,乱摆卖的现象得到了控制,周边居民的出行也恢复正常。

“好姑还是我们社区的创文宣传志愿者。”东风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施坚慧告诉笔者,“好姑不仅积极跟我们反映创文过程中居民的难题和心声,还积极参与创文的各项活动,主动跟邻里街坊宣传创文的意义,动员社区的居民支持和参与我们的工作。”

这几个月来,黄焕好又多了个身份,那就是交通岗志愿者。“我希望能尽我的绵薄之力,劝阻横穿马路、乱闯红灯、违规停车等不文明行为,引导人们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行路、文明行车。”今年已经60多岁的黄焕好在服务岗位上往往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她还动员自己的丈夫跟她轮岗当志愿者,一起为社区服务。“我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仍然希望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创文’工作做出一些贡献。”黄焕好说。

【记者】戴惠甜

【通讯员】黄智军 刘雄彬

广东江门这个城市怎么样(生活在江门的人是什么样子)(4)

【作者】 戴惠甜

【来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