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初级课程笔势(黄简讲书法笔势篇)
继续上一课,笔势的基本概念。唐代有一本重要的著作,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干禄"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从政,求取利禄。"字书"等于我们现在的字典,给从政的人查字用的。为什么要有这样一本书呢?唐代官员写错字,是要被处罚的。
大家都知道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颜元孙是颜真卿的伯父。颜真卿做湖州刺史时,书写《干禄字书》后刻碑上石。
我们知道在印刷盛行之前,运用文字都是靠手抄,一个字有不同写法,官方要求和民间书写不同。《干禄字书》收集了当时不同写法的字,把它分为三类,这就是正、通、俗。
什么是俗写的字呢?《干禄字书》序言说:"所谓俗者,例皆浅近。唯籍帐、文案、券契、药方,非涉雅言,用亦无爽,傥能改革,善不可加。"俗字就是民间记账、开个单、订个契约、医生开个方子所用的字,也就是民间流行的手写体。所谓"非涉雅言,用亦无爽",意思是俗字不登大雅之堂,但还是可以用。
什么是"通"呢?《干禄字书》序言说:"所谓通者,相承久远。可以施表奏、笺启、尺牍、判状,固免诋诃。""通"就是和正体通用的意思,可以用作比较正式的场合,如表奏、启事、来往书信、判决书等等。写这种字,虽然不是正体,但历史悠远,大家都承认,可以避免人家批评写错字。
那什么是"正"呢?"所谓正者,并有凭据。可以施著述文章、对策、碑碣,将为允当。"正体在文字学上有根据,用于最正式的场合。科举考试、刻碑等严肃庄重的用途,要用正体字。
《干禄字书》根据正、通、俗的分类编成,举例来说,"墙壁"的"墙"字,
书中收了三个字形,上面一个是俗写,下面一个是正体,中间的"通"用字,可以和正体通用。"通"用字把"丬"写成一竖两点,这是书法中常用的写法。如《集王羲之金刚经》中的"状",也是这样写的。颜真卿自己写的《多宝塔》,"状"字也用两点,在唐代书法家的作品中写"通"用字,比比皆是。《干禄字书》说写碑要用"正"体,实际上碑刻经常有"通"用字。
再举一个例子,"含"字,
《干禄字书》举两个写法,下面为正,上面为通。上面这种写法,王羲之早就写过了,中间用三点,书法中称之为鸡头势。颜真卿之前初唐的褚遂良也是这么写。大书法家运用笔势,《干禄字书》当然无法否定,只好把这些了列为"通"用字。
所谓"正"体字,是根据篆字如《说文解字》来的,在文字学上很有根据,但写起来未必流畅。"通"字的出现,往往是书法上运用笔势的结果。因为当时上层人士、书法家都这样写,所以也就承认了它的合法性。《干禄字书》有些正体字,慢慢被通体字替代。你看上面一行的"通"用字,现在比下面一行正体字更为流行。
《干禄字书》让我们知道,当时汉字有三种写法,直到现代社会还是一样。报纸书籍、计算机打印出来的,那就是正体字。民间自由发挥的手写体,就是《干禄字书》所说的俗字。
现在大多数人读书写字,所接触的就是这两种。正体字清楚易辨,但书写不流畅,俗字书写流畅,但结构往往走了样。而"通"字很多字就是书法之体,又称帖体、帖写,帖体不是正体,也不是自由体,它是有规则的。我们学书法,就是学习这一种。
以前我介绍过《玉堂禁经》归纳的书法三大要素:"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苟守一途,即为未得。《玉堂禁经》三大要素,习惯称法就是两个圈,用笔为小圈,笔势为大圈,裹束就是小圈加大圈。张怀瓘明确说了,缺一不可,少了一样就不是书法。
上一堂课我讲到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他说:"近来书生笔墨,台阁文章,偏旁布置,穷工极巧,其实不过写正体字,非真楷书也。"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因为正体字没有圈。
正体字是一点一画分笔写的,不用使转,没有笔势,这就不是书法艺术上讲的真书。
持有这样看法的不止周星莲,康有为也是。他说:"然见京朝名士以书负盛名者,披其简牍,与正书无异,不解使转顿挫,令人可笑。岂天分有限,兼长难擅邪?抑何钝拙乃尔!"康有为这张嘴骂人太厉害,但他说的有道理。
"使转"组织大圈笔势,"顿挫"属于小圈笔法,写字不懂使转顿挫,那只不过是写正书而已,这里所说的正书就是指文字正体字。
5、笔势的适用范围:真行草三体五,笔势的适用范围。笔势所讲的使转,只适用于真行草书三体。韩方明《授笔要说》一开始就说:"自伯英以前,未有真、行、草书之法。"伯英就是东汉末年的张芝,他是书法史上的标志性人物。这句话很重要,韩方明所记录的张旭体系,有限定的范围,只用来写真行草书。
书体的发展顺序是:最早有先秦的篆书,然后有汉代的隶书。隶书早期产生了草书,晚期产生了行书,最后有了真书。有些人误会真书先产生,不是的,真书是最晚产生的。
这五大书体可分两类,就是篆隶是一类,草书、行书和真书是另一类。这两类有什么不同呢?篆隶是分笔写的,真行草书是用使转写的。
真行草书都包括两个要点:点画和使转,也就是小圈和大圈。我在一级课程47课中,介绍过唐代孙过庭的观点:"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孙过庭明确指出,真书和草书其实只是大小圈对换。
举例来说,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真书"交"字,
普通人只看见点画,看见他用笔很精致,点横撇捺,写得很到位。不懂书法只看见点画功夫,看不见使转,所以临帖也只是照着点画临写。其实这些点画背后有大圈支撑,整个字有两个笔势:上面点横等于"二"字,这是一个使,奋笔势;下面两撇一捺,直接写了一个飞带势,属于转;整个"交"字由一使一转组成。从文字学的角度讲,好像少了一点,但这是通用写法,没有人说它是写错了。有点画,有使转,这就是书法上的真书。
反过来我们看看草书,如这两个"福"字,
一个是怀素写的《小草千字文》,一个来之于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两个字的使转是一样的,但智永的点画好过怀素,怀素的线条比较单一,表现力不强。
这个"随"字也是,
两个人的使转是相同的,但无须多言,智永的点画远好过怀素的,那最终的效果也就不一样。这说明草书看起来是使转构成了形体,但点画的好坏也是重要因素。
简言之:
· 一级课程"用笔"是解决点画好不好。
· 二级课程"笔势",要解决使转的运用。
· 真书、行书和草书,都建基于点画和使转。
·
那现在有个矛盾来了,有些真书和正体字不同,那小学生怎么办?学校要求的可是写正体字。
六十年前,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低年级是毛笔字课,不叫书法课。上毛笔字课,就是描红写正体字,这个过程中熟悉了毛笔,懂得怎样磨墨、用笔。到高年级才有书法兴趣小组、书法课,这就转为临帖写真书了,其实就是加入了使转。你写的字符合帖体,老师也是承认的,就好像这个"正"字,就是一个通用字。以前教学是分两步走:先学用笔,然后临帖,很科学。
王献之的外甥羊欣记录能书者,讲到钟繇:"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铭石之书"就是刻碑用的正体,当时应该是隶书。"行押书"就是行书,这两种容易理解。但"章程书"是什么呢?"真书"的名字,就来之于钟繇的"章程书",把"章程"二字快读就得到一个切音近于"真"。这不是真假的真,书法只有真书,没有假书。
章程书就是早期的真书,钟繇被尊为真书之祖,而不是正体字之祖。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章程书用于"传秘书、教小学"。"秘书"指秘书监,掌国家图书典籍,这个部门抄抄写写的事情当然很多。"小学"古代是文字学,因为是基础课,所以称之为小学。当时正体是隶书,秘书监人员当然都是识字的,这里说"教小学"用章程书而不用隶书,是为了抄写方便。说明在汉末已经认识到,所读和所写可以分开。所读是规正的,所写是流畅的,对今天处理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关系,应当有所启发,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6、笔势的系统上次讲到,《玉堂禁经》除了"五势"之外,还有三十几个笔势,其中有"勒法异势",我们知道"勒"是"永"字八法第二笔。又有"策变异势","策"是"永"字八法第五笔。还有"啄展异势","啄"是"永"字八法第七笔,等等。
这使我们知道,"永"字八法本身八笔就是八个笔势,复合笔势就是从这八个单一笔势中发展出来的。
沈尹默先生在《书法论》中说:"自来论书法者,首举'永'字八法,今姑从旧习,略记于此,我以为八法只是八种笔势,当于《笔势》篇中详之。"
我的观点和沈先生有所不同:从《玉堂禁经》来看,先讲述了"永"字的八种用笔法,然后以"永"字点画为例讲述笔势,所以,"永"字八法应该是包括笔法和笔势,是二者的范例。
以前经常给大家看这个表,使各位知道课程讲到哪里了。现在二级课程讲"识势",包括两个内容:单一笔势和复合笔势。单一笔势的字例还是永字,但现在要讲点画的姿态,不是讲怎样用笔。二是复合笔势以张旭"五势"为例子,当然还会讲到历代补充的笔势。
下一堂课就开始,谢谢大家。
本节要点:
· 一字三写:俗、通、正。
· 笔势的应用范围:真行草三体。
· 笔势的系统表。
复习思考:
· 你能分清楚草体、草书、草字这三个术语吗?
· 笔势在古籍中有多种意义,如"孙过庭丹崖绝壑,笔势坚劲",这笔势是什么意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