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雕动画游戏怪谈(音效与配乐的背后讲究)

沙雕动画游戏怪谈(音效与配乐的背后讲究)(1)

作者:Cookieman/Anitama 封面来源:《侧车搭档》

连载于Akiba-Souken的“动画、游戏业内人士访谈系列”通过对现今仍旧活跃在动画、游戏领域第一线的创作人员进行采访,倾听人物对行业的见解以及各自的工作作风。第19回采访的是音响监督龟山俊树。

1996年以音响监督的身份在《魔法提琴手》中出道后,龟山又参与了《魔法少女奈叶》《再见,绝望先生》《向阳素描》《玛利亚狂热》《笨蛋测验召唤兽》《悠哉日常大王》《伪恋》《3月的狮子》等一系列作品的音响工作,这些成功作品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讲究?而《舰队Collection》《女仆咖啡厅》的配音指导龟山也有参与,还包括《黄昏少女×失忆幽灵》《幸腹涂鸦》《BanG Dream!》《侧车搭档》的音响作成。本篇,将围绕这些作品展开对龟山的访谈。

龟山俊树部分参与TV作品:

  • 《魔法提琴手》(1996)
  • 《魔法阵都市》(1998)
  • 《魔法少女奈叶》(2004)
  • 《奏光之Strain》(2006)
  • 《再见,绝望先生》(2007)
  • 《向阳素描》(2007)
  • 《玛利亚狂热》(2009)
  • 《笨蛋测验召唤兽》(2010)
  • 《女仆咖啡厅》(2010)
  • 《电波女与青春男》(2011)
  • 《黄昏少女×失忆》(2012)
  • 《悠哉日常大王》(2013)
  • 《伪恋》(2014~15)
  • 《舰队Collection》(2015)
  • 《幸腹涂鸦》(2015)
  • 《Unhappy》(2016)
  • 《3月的狮子》(2016~17)
  • 《BanG Dream!》(2017)
  • 《侧车搭档》(2017)

动画作品的效果音也是需要音响监督把关的环节。龟田表示,一部动画里音效特别多,所以大多数情况是先告诉效果师关键音效是什么感觉,具体的要求比如,“离河流近一些”“贝斯的声音渐渐消失”等。另外分作品,还有声音先行于画面的情况,比如尖叫声之类。 龟山表示,这种先行音效需要分镜中确定好时长,不然很难办。所以除非是满足条件,更多时候还是“不用为好”。

还有的情况,为了诱导观众的耳朵去关注某个声效,有必要消除其他的声音。龟山举了个例子,设想远处有人在发表重要演讲,镜头前有个穿斗篷的人在风中聆听,他的斗篷随风飘动。而要通过声音完全还原这一场景,本应该一边使近景中的斗篷发出声响,一边将演说的音量调小一些。但如此一来,在意演说内容的人听起来就比较费劲。于是消去斗篷的声效,把演讲者的声音凸显出来,换言之,就是把麦克的原定位置稍微挪一挪。至于斗篷的声音,利用人有通感的特点,交给作画去表现,通过画面,观众也能脑补出那种声音。

之后采访者提到《侧车搭档》这部动画的音效很有考究。龟山表示,剧中边车的发动音效其实是实录而来。当时龟山和效果师,以及音响制作的STAFF确实去了环形跑道,乘着边车兜了一圈。龟山回忆到,当时载他们的人,还是在曼岛竞速赛中进入决赛的日本选手。实际体验之后,让龟山切身感受到了边车的速度与激情,更令他惊奇的是,乘坐空间竟如此狭小,离地面无限逼近,这方面在收录中也再现了出来。

沙雕动画游戏怪谈(音效与配乐的背后讲究)(2)

龟山提到,边车引擎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大不相同,所以采用了实地取音。更多时候,还是人工音效更多。比如,动画中边车在弯道处与地面擦出火花时的音效,是请效果师用“金属与地面摩擦的声音”模拟的。由于底噪声(base noise)和制作环境不同的情况很多,能用实录的音效实际很少。当然一些细碎的声音,像远处沙沙作响的树木,也可以到实地一并收录。说到底,是否用实地取音还是由效果师决定。此外,也有因为作画关系,不用真实音源的情况。比如《侧车搭档》中,有个动作是给边车安装挡风玻璃板,作画时与实际安装步骤不同,所以没有实地取音,而是用了同种类的音效代替。

而《BanG Dream!》中,吉他这部分音效由神保大介制作。乐队练习阶段的声音由其他不同素材组合而成。至于演奏的场景,如何把握演奏的质量很微妙。龟山表示,制片人曾抱怨“演得不够好”,但为了凸显主角们的成长不得不从劣到优。歌曲部分则按照大槻敦史监督的要求,为了还原Live House的紧张感,采用现场配唱的形式录制,而不是一般的录音工作室。歌曲部分前后录了2次收尾。龟山提到,声优都有现场舞台的经历,理论上现场录唱对她们来说并没有难度,但龟山强调“剧中角色是第一次现场演出,所以要唱出因情绪激动乃至走音的感觉”。

沙雕动画游戏怪谈(音效与配乐的背后讲究)(3)

在龟山担任音响监督的另一部作品《幸腹涂鸦》中,有很多料理登场,看起来很有食欲。龟山表示,这部作品其实混用了真实音效和人工音效,像切蔬菜的声音就是实录的。而关于人工音效,表现菜品鲜嫩多汁的声音让制作组斟酌了一番。龟山说,开始做出来的声音很难听,后来就建议把“汁液量”控制一下。

沙雕动画游戏怪谈(音效与配乐的背后讲究)(4)

接着谈到了背景音乐的制作。龟山提到,Omnibus出身的人都是独立编曲,他的老师斯波重治从企划到编辑都是独立创作。龟山至今也是,自己编集音乐,配音时亲临现场。他认为,如果将曲子的特点彰显出来,是可以牵引人心的,时而明朗,时而幽暗,这点让龟山着迷。

龟山指出,一般卖得好的曲子,为了好听对音量、音压进行调整后压入圆盘(mastering);但动画里用的曲子,不会有过多的加工,从低音到高音,动态音域可以说是相当宽泛了。不过《对魔导学园35试验小队》的监督河村智之,个人偏好club系音乐。这类音乐往往没有强弱变化,因此在配合作品画面上花了很多功夫。

另一部恐怖元素动画《黄昏少女×失忆》,在音乐上的表现又如何呢?龟山觉得这是一部精致纤细的作品。自己基本是怀着一种“希望所有人都能得到幸福”的心情在看。龟山表示,虽然和别的作品没什么大的不同,《黄昏少女×失忆》在“神秘感”的表现上最好是能独树一帜。而最能突出这种神秘感的正是音乐,所以是需要有特色音乐的一部作品。

沙雕动画游戏怪谈(音效与配乐的背后讲究)(5)

龟山还谈到,也有“一段镜头使用全曲“的情况,即影片配乐(film scoring)。比如《3月的狮子》中,有个3分钟棋手对弈的场景,全程用了一首和肖邦《革命练习曲》相似的钢琴曲。还有的情况是,演到关键情节,其余的声音全部静止,只留下背景音乐。因此音乐的确能为画面表现增色不少,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去。

而作曲者与音响监督之间达成理解同样重要。负责《3月的狮子》配乐的是同样参与过本系列访谈的桥本由香利。龟山提到,第一季时请求桥本编一个“适合哼唱的曲子“,结果节奏过于明快很难加到动画里去。因为第一季发生了这样的误解,后来到了第二季,龟山告诉桥本“适当来点低沉的感觉”,最后做出来的Demo就令人满意。

沙雕动画游戏怪谈(音效与配乐的背后讲究)(6)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043139e3cd09785a?utm_source=toutia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