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夏的名诗名句(诗话立夏走过春的旎旖)

来源:海报新闻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5月5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标志着春季已经结束,夏季正式开始。初夏时节,绿荫遍野,风暖昼长,横塘新荷,花丛蝶忙。

关于立夏的名诗名句(诗话立夏走过春的旎旖)(1)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莲生八戕》

关于立夏,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

立夏开始,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也因为水量充沛,光照充足而生长快速。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关于立夏的名诗名句(诗话立夏走过春的旎旖)(2)

江苏省淮安市,时值“立夏”节气,古淮河畔花红柳绿,植物新长的叶子,郁郁葱葱,绿油油的惹人醉。

“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逸周书·时讯解》

立夏有三侯,一候蝼蝈鸣,二侯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说的是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关于立夏的名诗名句(诗话立夏走过春的旎旖)(3)

山东枣庄,山亭区农家果园内的大红樱桃。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如典型的“三新”有:樱桃、蚕豆和竹笋,或者因地制宜地替换为青梅、麦子、豌豆之类。

“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刘侗《帝京景物略》

在明代,一到立夏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切割分开,由皇帝赏赐给官员。在民间,老百姓们会喝冷饮来消暑,宋朝时,冷饮的花样就已经非常多。

“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谚语

进入夏天后,因感暑热之气,有些人尤其是老幼体弱者,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倦怠、心烦气虚之类的症状,称为“疰夏”。鸡蛋作为一种简单易得的营养品,用来为预防疰夏提前“进补”,是个不错的选择。而配合孩子们的心性,将吃与玩结合在一起,那就更好了。于是民间有了立夏斗蛋的习俗。

关于立夏的名诗名句(诗话立夏走过春的旎旖)(4)

2021年4月30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中心幼儿园小朋友在体验“斗蛋”游戏。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立夏”后,阳气生发阴气减退,且逐渐昼长夜短,人们要顺应这一转变,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示,此时节,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增大,容易犯困,建议午饭后安排一段时间小睡,以利安神养心。

关于立夏的名诗名句(诗话立夏走过春的旎旖)(5)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王令《暑旱苦热》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变热,需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此时养生的关键在于“清”。立夏之际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春去夏来,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万物奋力生长,梦想将在这绚烂的季节开出更美的花朵!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曲欣萍 综合 新华社、中新网、百度百科等)

责编:巩小龙

审核:冯世娟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