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题限时80练(高考语文每日一练)

高考语文基础题限时80练(高考语文每日一练)(1)

每日一练(二)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珠峰没有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渴望离她再近一点,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作为人生目标,_______的普通游客也想在珠峰大本营一睹珠峰的雄壮。但对珠峰来说,或许“保护”比“征服”更有意义,更为迫切。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介绍,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生态形势就岌岌可危的珠峰,环境承载力正逼近极限。定日县珠峰管理局统计,2018年以来,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区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8.4吨。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_______,7000米以上清运垃圾,( )。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饮料罐,工作人员都_______ 得冒着生命危险清理。人的_______ 和自然的宽以待人让如今的珠峰陷入了垃圾处理的难题中。官方的澄清声明向更多珠峰来访者透露出一个信息:珠峰永远敞开大门迎接更多人,_______ 每一个登山的人都要带着垃圾离开。虽说“珠峰无限期关闭”是误读,但也给所有向往珠峰的人提个醒: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这才是对自然最大的敬畏。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B.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C.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D.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熙熙攘攘 显而易见 必须 为所欲为 而且

B.纷至沓来 不言而喻 可能 随心所欲 但是

C.熙熙攘攘 不言而喻 必须 为所欲为 并且

D.纷至沓来 显而易见 可能 随心所欲 但是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因为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B.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而且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C.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而且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D.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所以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4.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节日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6分)

示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除夕 元宵节

5.下面是某校文学社给某民俗专家发的邀请函正文,表达上有五处不妥,请指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您是民俗学方面的大佬,在民俗文化方面有些见地。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绵薄之力。届时希望您务必拨冗出席。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边防犬洛克

李丰

内地接连破获了多起贩毒案,毒犯供述供货的“上线”——老三,越境地点在黑山边防哨所辖区内。老三狡猾、狂妄、反侦察能力极强,战士们在界江边蹲守了半个月,没能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不说,贩毒链条也一直没有中断。

出了这样的事,哨所上下,连长到兵脸上火辣辣的,像被人狠抽了顿大嘴巴,失职,耻辱。连长更是疯了似的,每个靠近界江的人员他都用双鹰眼上上下下扫描几遍,看谁都像毒贩子。

在这人人自危的节骨眼儿,边防犬洛克偏偏失踪了,连着数日没回哨所。有边民报告,曾在大黑山山路上看见过洛克,他看见洛克沿着山路飞奔,前头离它百米远影影绰绰好像跑着一头大熊,洛克在追那熊。熊是从界江对岸的邻国来的,黑山哨所段的江面窄,江水浅,常有熊、鹿之类的大型动物涉水入境。

几天后,洛克终于回来了,它显得很疲惫,眼睛里放着兴奋的光,嘴角叼着几撮黑色的熊毛,一回来就急切地向我们炫耀,这也验证了边民的说法。

连长是火爆脾气,因为贩毒案的事本就憋着一肚子火,正愁没地方宣泄呢,洛克回来,连长肚子里的火像决堤的洪水,拦也拦不住了。他抬起大头军靴狠狠地给了洛克一脚:“死哪儿去了,追熊有啥用?追着了?你是熊的个儿呀?关禁闭!憋它两天,看它还管不管闲事。”连长这一脚铆足了劲儿——毒犯在我们眼皮底下过境,一向机警的洛克不但没觉察,还擅离职守。

这是连长第一次对洛克动武,洛克连痛再加上惊吓,“嗷……嗷……”地跑开了,身子瑟瑟地抖着。

洛克被锁在犬舍里蹲禁闭,连长指派我负责洛克的饮食。

没抓到毒贩,边防连加大了巡逻密度,昼夜不间断巡逻,战友们心里较着劲儿不能让毒贩再越境了。连长更是连着几宿没合眼,眼睛熬得红红的,像露着凶光的野兽,每一班巡逻他都坚持跟着走一趟。

每当有巡逻队经过犬舍,洛克都会急促地挠门,呜呜地低吼,它想出来加入队伍巡边,可这些举动是徒劳的。洛克开始绝食抗议。两天过去了,我端来的狗食,洛克碰都没碰。

傍晚,洛克又未进食,再这样下去它的身体肯定吃不消。我溜进食堂偷拿出来两个包子,洛克平时最爱吃肉馅包子,我把包子塞进洛克嘴里,洛克没嚼,很快全吐了出来,它用凄楚的眼睛看着我,很可怜。我急了:“怎么?和连长赌气?还没完没了了!”洛克的眼睛湿湿的,倔强地昂着头。这种情形我只能出下策了,我让步道:“出去透透气怎么样?透了气,就得吃东西!”洛克匍匐到我脚边用头温顺地蹭我的腿。

此时,夜色渐浓,晚霞把天边染得像刚出火窑的瓷,哨所里除了几名哨兵其余都在巡逻,连长也正跟着巡逻队。我决定趁着夜色放洛克出来在犬舍门口小范围地转一圈,转一圈立马让它回去。洛克是老兵,哨兵们即使看见了也不会说啥。为保险起见,我给洛克套上了狗绳,牵着它。

我还是低估了洛克的力量,刚把它带出犬舍,冷不防,洛克用力一冲,狗绳像条扭动的蛇轻咬了下我的手后迅速挣脱了。

洛克向大黑山方向跑去,很快隐没在黑黢黢的山体里。夜色里悠悠传来几声犬号,像掷出的匕首发出的呼啸。

随着洛克的号叫,江边响起“砰、砰”几声枪响。枪是连长打的,他吼着:“逃兵……逃兵……”

洛克跑了,连队里的气氛变得更为紧张了,兵们小声议论着洛克还有没有可能回来。连长一言不发,他坐在那儿,把头埋在臂弯里,脸憋得通红,握着钢枪的手青筋暴突,在抖。

凌晨时分有哨兵兴冲冲地跑进来报告:“洛克回来了。”连长第一个提着枪冲了出去。

洛克的情形把我们惊住了,它浑身上下湿漉漉的,皮毛上粘着土、杂草,还有大量的血。更让人震惊的是,它嘴里竟死死地咬着一张熊皮的一角。那是一张硕大的熊皮,足有五六十斤重。熊的头颅无力地耷拉着,有洗脸盆大小。真不知道这么大一张熊皮,洛克是怎么拖回来的。

战士们终于明白了,洛克前些天追的不是熊,而是个套着这张熊皮瞒天过海越境的人。

洛克瞄了眼连长,一下子虚脱了,倒在血泊中。

战士们沿着洛克沿途留下的血迹、拖痕,疯了似的搜山,很快在大黑山北麓追上了一个腿部负伤、极力逃跑的瘦高男人,他就是老三。

失血过多的洛克牺牲了,它被埋在了边防连哨所后的山冈上。埋葬洛克那天,连长换上了一双新胶鞋。他在洛克坟前,给洛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第一次看到那双鹰眼里流下了两行清泪。

(摘自《小小说选刊》)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抓捕毒贩多日未果,加上洛克作为军队的一员不和战友一起侦破案子,反而去追捕黑熊,所以连长大发雷霆,对洛克动武。

B.“我”是小说的线索,文章通过“我”与洛克的一次交集以及“我”的所见所闻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的高潮是洛克的死。

C.作者善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内心,文末选取的“换”“敬”“流”等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连长因误会洛克而感到自责的心理。

D.本文精于构思,讲究情节安排的技巧,尤其是小说的结局部分,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有着鲜明的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

7.文章在刻画洛克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8.对于小说中连长误解洛克并对其动武、关禁闭的情节,有人认为合理,有人认为荒谬,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6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秋兴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③功名薄,刘向④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元帝时位至丞相。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③抗疏:上疏直言。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言事,论救房琯。④刘向:汉朝经学家。宣帝时任谏大夫,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免为庶人。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写于秋天,身处秋风萧瑟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B.首联写城里千家万户都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江楼坐拥在青翠的山峰中。

C.颔联写渔人连续在船上过夜,此时正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燕子依然展翅飞来飞去。

D.全诗既有动景,又有静景,诗人以动衬静,对静景的描写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

10.本诗由眼前秋景而生感,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生发出哪些感触?(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如果不具备“________,________”的内外条件,国家就会灭亡。

(2)《离骚》中运用比喻手法,以外在服饰彰显自己重修美好德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介绍刘裕当年所居之处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这与他“________”的北伐的气势恰好相反。

高考语文基础题限时80练(高考语文每日一练)(2)

参考答案

1.D

2.B(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强调人多热闹。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强调接连不断地来。语境说的是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当作人生目标,接连不断地攀登珠峰。所以此处应选用“纷至沓来”。显而易见:意思是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前者强调明显,后者强调浅显。语境说的是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很明显,所以此处应选用“不言而喻”。为所欲为:意思是指做想做的事,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通常用于贬义)。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据语境中“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饮料罐”这句话,可知该句说的是人们扔垃圾太随意了,所以此处应选用“随心所欲”。)

3.C

4.示例:清明节:①祭祖吊人,路上行人欲断魂。②春意正好,佳节清明桃李笑。中秋节:①寒蟾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②望月思乡,银汉无声转玉盘。

5.(1)本月18日后加上具体时间;(2)“大佬”改为“专家”;(3)“有些见地”改为“颇有见地”或“造诣很深”“很有建树”;(4)“提供绵薄之力”改为“做出指导”;(5)删除“务必”。

6.【参考答案】B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思想内容、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的能力。

【思路点拨】B项“洛克的死是小说的高潮”有误,小说的高潮是洛克的逃跑。

7.【参考答案】①神态、动作描写:洛克回来后“疲劳”“眼睛里放着兴奋的光”“嘴里叼着几撮黑色的熊毛”等体现了洛克毫不胆怯、英勇奋斗;连长动武后洛克的“惊吓”“低吼”“瑟瑟发抖”等,写出了洛克不被理解的悲伤;②侧面衬托:虽连长不理解,但洛克却坚持抓敌,两相对比,衬托了洛克的坚定;③拟人:文章用拟人化的语言描写洛克,如“它想出来加入队伍巡边”“倔强地昂着头”“匍匐到我脚边用头温顺地蹭我的腿”等,把洛克比作人,写出了其坚定的操守和牺牲精神。(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形象及描写手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首先,考生可直观地从文中找到作者对洛克的描写,如抓熊回来后的描写,运用了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写出了洛克的英勇;从哨所里所有人蹲守半个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与洛克通过捕熊找到了毒贩,可得出文章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其他战士,衬托了洛克的精明、英勇等形象;文章对洛克的描写多用拟人化的语言,可见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刻画出洛克的形象。

8.【参考答案】

示例一

合理。理由:①洛克擅自行动,连长在多日抓捕一无所获时自然会感到生气,动武、关禁闭符合人物当时的心理;②连长对洛克的误解从侧面体现了连长是一个讲纪律不徇私的人,有着高度的职业操守;③连长作为千万个军人中的一员,从连长的这一行为中我们可窥见中国军人的精神品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示例二

荒谬。分析:①从洛克的行为细节等描写中我们可以得知,它是一条通人性、聪明而有责任心的军犬,这样的一条军犬,他的一系列举动应自有合理之处,但没有得到连长的理解,不符合行文逻辑;②文章多处对洛克行为的动机有暗示,如开头提到“老三”越境地点在黑山边防哨所辖区内、而边民报到曾在大黑山山路上看见过洛克等等,这样一来,连长容易被塑造成不聪明、不理智的形象;③连长作为中国军人的一员,这样的行为不符合主旨的表达,不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主旨的把握,以及重要情节的探究的能力。

【思路点拨】紧扣合理或荒谬切入点结合人物、主题、情节等要素组织答案。

9.【参考答案】B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握。

【思路点拨】B项“江楼坐拥在清脆的山峰中”错,应该是诗人在江楼中坐看青翠山峰。首联的意思是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

10.【参考答案】①被迫寄情山水的无奈。首联与颔联看似诗人悠闲自在,实则是诗人不被重用后的无奈之举;②追慕前贤、事不遂心的苦闷。颈联用典,以匡衡、刘向自比,自己不减匡衡敢于上疏直言却因此被贬,故只能违背心志退而讲经;③功业无成的愤懑和颓伤。尾联使用反衬与对比手法,借“同学少年”的农马轻肥,凸现诗人功业无成的愤懑与颓伤。(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思路点拨】通读诗歌,逐联分析,分条概括。

赏析:

首联:“山郭”说明夔州地处偏僻,“千家”指人烟稀少。“朝晖”写秋晨朝霞的美景,以“静”饰“朝晖”,空寂冷漠之意顿出。早起坐江楼赏朝晖,看翠微,似乎不无惬意,冠以“日日”二字,就揭示出诗人无聊而孤寂的心情,并使“朝晖”失去诱人的光彩,甚至望“翠微”生厌。

二联就眼前所见作进一层铺叙。“信宿”,一夜曰宿,再宿曰信。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是“日日”看到的景致,在“泛泛”、“飞飞”中就透出诗人的憎厌之情。身处异地,心怀家国,触目皆愁,日坐江楼,看朝晖,对翠微,已透出无聊情绪,而舟泛、燕飞又皆从无聊者的眼中看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益发清晰。

三联借古人写心中事。这里是指如果抗言上疏论奏政治得失,何减匡衡,结果却因此遭贬,“伏奏无成,终身愧耻”,因此说“功名薄”;进而不得为国出力,只得退而讲经如刘向父子,但窗老一经,一事无成,违背自己的心愿,因此说“心事违”。说“功名薄”,说“心事违”,以转进一层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愤慨。抗疏遭贬,著诗抒情,诗人借二古人事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写得委婉深沉。

尾联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想到同学少年多已腾达得意,轻裘肥马,作威作福,既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国之残破,一个“多”字,一个“自”字,表现了诗人的痛心,也表明了他的鄙视之情。诗人本不得意,却以得意者反衬,转折得突兀,收结得愤激,诗正是在愤激中揭示了诗人的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

11.【参考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