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湘文化印记(湘潭理工学院油菜花)

大地回春,油菜花开。同学们自己种的油菜花,真香!3月15日下午,校园劳动日,湘潭理工学院潭州书院师生们尽显才华载歌载舞,欢庆“油菜花节”。

“去年秋天开学的时候,这块地还是一片建筑垃圾,与周围崭新的校园面貌极不相称。”潭州书院辅导员曾奕是环境艺术专业毕业的,她心里冒出个想法,不如把这片荒地变成油菜花田,到了春天便能美得像油画一样。

利用周末的时间,她带着同学们清理杂草、捡拾垃圾、翻整土地,从学校外面拖来一车车的肥土改良土壤。入冬前,她们在土地上播撒下一层层的油菜花种籽。

长沙理工大学湘文化印记(湘潭理工学院油菜花)(1)

学生们翻土播种。

春光不负有心人。看到亲手播种的土地变成了一片花海,同学们难掩兴奋之情。“一夜不见,就长高了好几寸。”“不用去远方,学校里就有诗和远方。”同学们在油菜花地里打卡拍照,流连忘返。

“把所有的春天,都揉进了一个清晨,……把岁月化成歌,留在山河……”香梨乐队在菜花地现场即兴开演唱会,一首《春风十里》引得同学们驻足欣赏,随声附和,音浪一浪高过一浪。同学们都很有音乐才华,大家把劳动后的喜悦之情抒发在歌声里。

蜜蜂在油菜花地里忙碌地采着花粉。“蜜蜂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器。”生态学博士范雄伟走进地里,他建议,这里可以放一排蜂箱,它们可以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范博士抓起一把地里的泥土,放在鼻子下闻闻,又放到嘴里尝尝,指导同学们如何改良土壤环境。他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劳动使我们亲近自然。

不远处的另一块“开心农场”里,是另一派繁忙的景象。同学们有的忙着翻地、松土、种蔬菜,有的从小山上砍下来翠绿的竹子,用锯子锯,用斧头劈,用钉子钉,扎成整齐的竹篱笆。“同学们从没扎过竹篱笆,开始扎出来歪歪扭扭,不像那么回事。后来我们请了农业技术专家现场指导,同学们扎出来的竹篱笆就又结实又好看了。我们还打算种上喇叭花、五角星花,让它们爬满篱笆。”潭州书院负责人说,“同学们在劳动中出力流汗,更在劳动中感受美,欣赏美。”(通讯员 傅瑶 曾奕)

长沙理工大学湘文化印记(湘潭理工学院油菜花)(2)

开心农场的整齐的田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