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大家族有多少人(孙氏历史上九大迁徙)

历史上迁徙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孙氏大家族有多少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孙氏大家族有多少人(孙氏历史上九大迁徙)

孙氏大家族有多少人

历史上迁徙

孙氏是当代大姓之一,现据有关统计,孙氏人口2000多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4%,在姓氏人口序列中排第12位。当代孙氏分布很广,全国30多个省市区都有孙氏分布,北多南少。其中以东北三省、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浙江、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为多,孙姓族人70%以上的人口分布于我国东北、华东的九省三市地区。

(1)秦朝统一,自然流动

春秋战国时期,孙氏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境内。秦汉之际,已有孙氏不断在山西、浙江繁衍,以山西太原一带的孙氏繁衍最为繁荣,形成了孙氏历史上最大的望族。此时江南的浙江富春(今富阳)一带的孙氏也已形成当地望族。他们都出自孙武之后。

(2)黄巾起义,避乱迁徙

孙氏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是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中原河淮地带的世族和民众纷纷举家南迁,孙吴政权组织流民屯田开荒,江南世族也纳流民于自己的庄园内,孙氏族人跟富春孙氏是同宗,自然随着南迁的民众南下,寻找安身之地。

(3)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孙氏的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始于永嘉年间。西晋末年,持续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尚未完全止息,内迁各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集团,也乘机起兵建立割据政权,相互之间展开了争夺地盘的血腥厮杀,北方陷入空前的灾难,即永嘉之乱。大批北民被迫离开故土,逃亡异乡形成历史上空前的移民浪潮。很多孙氏族人也随着南迁的大军渡江南下避乱,如东莞(今山东莒县)孙谦侨居历阳(今安徽和县),中都(今山西平遥)孙氏举家移居江左,至孙盛时定居会稽(今浙江绍兴)。

(4)隋末动乱,四处迁徙

隋末唐初的战乱,也有大量流民迁向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甚至到辽东、高丽、突厥诸地区,而使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大减。如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流亡唐境外的流民回流和遣返的就达120余万人。据《新唐书》记载,山东乐安孙氏有一支迁徙河北清河,致使清河成为孙氏的著名郡望;唐武德(618年~626年)中,清河孙氏中又有一支“子孙因官徙汝州郏诚”,即今河南郏县。据《元和姓纂》卷四记载:在徙居河北武邑的孙氏族人中,在隋唐之际又有一支徙居上党涉县(今河北涉县西北,已入山西省界)。

(5)五代十国,外族强迫

五代时期,辽契丹国军队曾数次南下,攻入黄河流域,将俘掠的大量中原人民迁入自己统治的东北与燕云(今北京与河北北部)地区,人口达数10万之多。金女真统治者在不断南侵的过程中,也将俘获的汉人不时强迁东北“实内地”,一次甚至有数万之众。这一时期估计有一些孙氏族人由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进入东北地区。

(6)靖康之难,再渡南迁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的“靖康之难”导致第三次流民南迁浪潮。宋室南迁,徙都临安(今杭州),引发北方流民的持续南移,这次移民潮规模比前两次都大,孙氏族人南迁的也不少。

(7)南宋灭亡,继续南迁

元初,蒙古骑兵在华北与四川地区残酷屠戮,战后成都城中的尸骸便达140万具,城外尚未统计在内。还把大批掳掠或投降的中原人民迁往北方充奴隶,中原和四川诸地区人口锐减。由于蒙古军队对这些地区的人民进行恐怖摧残,民众生命遭受空前的灾难,而使许多北方、四川地区的幸存者纷纷南迁或外逃。此时一些孙氏家族陆续前往广南地区。

(8)明朝一统,屯兵移民

明初在征服战争后一统天下,创建了卫所军制,将100多万军队驻守于全国各地,皆携带家属另编军籍,分给土地而定居于戍地,世袭为军户逐渐成为土著,从而完成此规模颇大的军籍移民。如云南明代的军籍移民人口(包括家属)达45万之巨。本支开基祖孙荣,就是明洪武征南入黔定居毕节的。另外,明初还派一些医生、工匠与军队同往边疆。后来,孙氏做官者已陆续来到云南、贵州等地。据《滇志》记载,明代中后期各地孙氏来云南做官者就有近20人。

明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政府组织移民,黄淮间地区由于战争的摧残,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便移江南数10万人至此,构成东南地区的江、浙、皖、赣诸省人民向北、西输入黄河、淮河流域的扇形迁移局面。在华北,又把山西和山东东部地区的人民输入河北、河南和山东西部,山西洪洞县民被移居四方的故事尤为著称。明初移民规模达数100万乃至1000万,其中有许多孙氏族人。

(9)满清入关,招抚流民

清朝破产农民的流向主要是河北、山东流向东北,湖广流入四川。清军和大批满人入关,东北人口大减,土地荒芜。清初屡次下令“招徕流民”垦荒,至公元1657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以减免税等诸政策鼓励移民,有谓“燕鲁穷氓闻风踵至”,除农业外,还有采参、狩猎、淘金诸谋生者。康熙七年(1668年)开始,一度把东北列为禁区,禁止汉人流入,但违禁前往的农民没有因此停止。咸丰年间又渐部分开禁,到光绪二十六年(1879年),完全开禁,闯关东的中原流民犹如洪潮般涌入。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东北地区人口才83万,到光绪末年,人口猛增到1640万,其中孙氏族人不少。

来源贵州毕节《孙氏荣公世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