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

“博爱”在巴黎

引子:“博爱”如巴黎,给不了爱人和归属。

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1)

电影《同义词》讲述了一个以色列青年试图远离故土,融入巴黎的故事。借由难民约亚夫竭力融入所谓自由民主的文明法国社会过程中的转变,揭露这套看似古老实则腐朽的欧洲社会背后的虚伪、傲慢与霸道。

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2)

《同义词》在影片中的表达为约亚夫为在巴黎生活下去的做法,他不断地使用法语来替代母语,而母语就在这被替代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消亡。在导演拉皮德看来,“语言”是体现文化隔阂最显著的标志,而即使是两个意义无比接近的同义词,也依然有细微差别,正是这种差之毫厘的缝隙,划开了不同种族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导演在处理这一棘手的主题时,十分巧妙地将法国与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3)移民的复杂关系投射到一段法式的三角恋情中,艾米勒和卡洛琳这对中场情侣代表着本土语言的讲述者,他们对外来者的俯视态度与对约阿夫的关切,以一种矛盾的状态编织起来。艾米勒对于约阿夫是外热内冷的怜爱,卡洛琳和约亚夫则是有名无实的“联姻”关系。

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4)

隔绝约亚夫的是那层文化高墙,被视为坚固的壁垒,影片以荒诞戏谑的方式去解构难民的精神世界,而三角恋的存在试图将约亚夫麻痹在虚伪的异国他乡,在他的理解中,以为词义的语汇堆积,同义似乎就能同化,抛弃原有的语言就可以被全心拥抱。电影中相似的着装、意面和洋芋片等一系列符号被理解成意义的本身,被接纳意味着自己或许只是个工具,一个丰富贫瘠语言的词,但随着语言的日益娴熟,他愈发现“同义词”本身已沾染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世界的深渊,是不曾裸露的伪善和冷酷。例如,影片中约亚夫在为摄影师做裸模时,巴黎的真正面孔开始展露出来,文明不过是糖衣炮弹,接济也只是抱着虚伪的目的,最终他还是认识到了这是沉沦昏暗的共和国,此时不仅是意识形态的改变,更是讽刺对待难民中的虚伪和包容。开头为男主敞开的大门在最后变成一堵墙,任他怎么撞都撞不开,导演通过前后呼应的方式来为我们揭示一旦意识到这个社会的现实面目,这层暧昧关系就毫无利用价值。

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5)

电影将视线聚焦在约亚夫身上,打破了一般意识形态电影宏观观察所造成的距离感,以他的裸露肌肤去冲撞整个欧洲既定秩序,用“动之以情”的方式解释意识形态的存在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让观众从镜头中以约亚夫的视角去感受社会的冷漠,完成了同心理的构造。《同义词》中最大的壁垒其实是没有壁垒,沉默的文明和躁动的野蛮其实是同义词,约亚夫流放自己、寻找乐园、寻找博爱的土地,却发现人生原来就是荒原。电影中镜头的极速晃动,掠过塞纳河畔和沉寂的流水,稍晚时华灯初上夜色阑珊,闪烁的灯光和无尽的浪漫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巴黎。影片中约亚夫和埃米勒有段沉默的对视,两人分享着他们的秘密音乐,音符却早已从埃米勒闪动的眸子中流淌出来,他们或许是“同义词”,但却无法真正相同,因为在宏大的背景下,一旦人们面临意识形态的问题,面临文明社会的选择时,人们的状态就会释放出来。政治并没有以政治的形式覆盖在约亚夫的遭遇上,但却处处透露着“蛛丝马迹”,从文化认同感开始体现。例如,电影中的穿着是最明显的文化体现,约亚夫穿着刻有巴黎印记的衣服,将他的外表刻画成巴黎的模样,走在街上会立马生出相同文化的触感。再也不说希伯来语,尽力通过字典学习法语,要完成身体中间层次的蜕变,这一过程无疑是艰难的,但却让约亚夫满心欢喜,在他的理解中,当语言也完全相同时,他便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巴黎人。可事实却不是如此,这些只是浅显的表现,“本土”才是最重要的,哪怕说着异地口音,哪怕着装怪异,依然可以称之为“典型巴黎人”,因为他们的博爱在巴黎,在巴黎的土地里,而非人的意识里。源于这份政治感,他们不接受约亚夫这种远离故土想要在这里扎根的人,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侵犯。

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6)

抛开宏大背景,约亚夫似乎就是存在主义的典型案例。当一个外来者试图融入当地时,所要作出的必然选择就是出卖灵魂或者肉体,他要拥有一个全新的身份,在巴黎,就要说出最地道的法语。约亚夫为了做到这一点开始抱着字典学习,但他仍然被困于迷宫之中,那些过去的记忆,伴随着《特洛伊》中赫克托耳的故事,欲说还休,在以色列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7)移民和法国人之间摇摆,三角关系,高唱《马赛曲》和重新说出希伯来语,文明的假面之下,当下欧洲的危机,不仅是话语与现实的落差,更是内心偏见与狭隘道德的共谋,拉皮德在巴黎完成了对祖国的对话,以色列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孤岛,压抑的、沉闷的、禁锢的、堕落的,约亚夫交出了自己的语言,交出了自己的行李,交出了自己的身体,最后,他仍然不属于这里,婚姻也不能赋予他身份,大使馆同样不能,他只有带着自己的故事离开。那扇门永远地对他关闭了,或者说,从未对他打开过,里面的自由、平等、博爱也只是伪装。在“博爱”的巴黎,他带着字典带着语言离开,巴黎仍在盛放,像从未有异乡人的到来一样独自盛放。

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8)

当身份归属开始游离,用身体再向封闭的大门做最后一次宣泄和冲撞,最后一次清醒的打碎法国乌托邦的梦幻,世界上还是没有理想国度,“博爱”如巴黎,给不了爱人和归属。

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9)

团结包容同义词(同义词博爱在巴黎)(10)一影一话 谱人世虚实

俱是覆舟风雨 书字可抵愁

公众号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戏剧影视学

终南影话 电影小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