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1)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之后逐渐发展两大类,一类叫拼音文字(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等),另一类叫非拼音文字(汉字和水书)。

拼音文字是线形的,给你一个字母,你看不出任何意义,只有当一串字母像一条线那样组合起来,才产生意义。然而,作为方块文字的汉字则不同,每个字都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举个例子,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较如下:法文3.98比特,西班牙文4.01比特,英文4.03比特,俄文4.35比特,中文9.65比特。由此可见,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别不大,而汉字的信息量最大。

汉字是唯一的从古人象形表意造字一路传承下来,历经几千年从未中断的文字。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标志着那时已经出现成熟的汉字系统。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虽经横平竖直的规范,却总是一脉相承,从未间断。

越原始的,其体现人文性也越基础,对人的影响也就越深刻。因此,汉字中所含有丰富的人类文明的原始信息,可以让我们窥见先民的精神和思想源头,对今天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带来有益的启示。


(10)国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2)

字形演变: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3)


本义溯源:

"或"是"國"和"域"的本字: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4)

表示用武力保卫都邑或城郭。

金文"或":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5)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6)

当"或"表示疆域的意思消失后,有金文在外围另加一个"囗"作为疆域的强调,由此产生"國"字: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7)

(金文"國")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8)

(隶书"國")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9)

(楷书"國")

宋元时,出现俗体楷书"国"的写法: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10)

(俗体楷书"国")

俗体"国"字形有两种解释:一,表示疆域内为王的领地,一点为强调指事;二,"玉"即是"或(域)"的谐音简化而已,含义仍为"域"。本人觉得第二种解释更靠谱一些。


衍生含义:

关于汉字的演变表格(越原始越深刻)(11)


今日启示:

"治大国,若烹小鲜。"

语出《道德经》第六十章。意思是:治理大国,如同煎煮小鱼,不要多次翻动,不然鱼就翻烂了。

煎煮小鱼不能多次翻动,治理国家不能朝令夕改,管理企业不能动辄变更调整,这就是"无为";可是,鱼还是要烹制的,国家还是要治理的,企业还是要管理的,而且要烹得好,治得好,管得好,这又需要"为"。如果能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顺其自然,便可以把鱼烹煮得很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把企业管理得很好。


其他汉字解释:

仁 、 义 、 礼 、 智 、 信 、 家 、 和 、 平 、 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