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记忆散文(散文李映玲山村赶集小记)

李映玲(泸州)与闺蜜一起去遥远的山村小镇赶集车,沿着蜿蜒的山间沥青公路,载着我们一路欢歌笑语前行路,顺着田野山坡,像黛青的缎带,在绿野中飞舞,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村记忆散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村记忆散文(散文李映玲山村赶集小记)

山村记忆散文

李映玲(泸州)

与闺蜜一起去遥远的山村小镇赶集。车,沿着蜿蜒的山间沥青公路,载着我们一路欢歌笑语前行。路,顺着田野山坡,像黛青的缎带,在绿野中飞舞。

近两个小时的行程后,我们融入了热闹的集市和穿梭的人群。

竹筐、竹篮、簸箕、竹摇椅、小木凳、木制饭甑、盘箕……这些富有山村特色的纯手工家居用品,足以说明靠山而居的生活方式。

突然,我被眼前一件大红的器具吸引,除了它的颜色在这一堆堆保持竹木本身色泽中夺目外,更锁定我目光的是,器具利用竹子外表青绿浅黄的不同颜色,编织成了一个大大的“囍”字在中间。不用问,这必定是用于婚嫁迎娶的。

我走到摊子前,问这叫什么?长得古铜且削瘦的摊主乐呵呵告诉我:“这是嫁女儿人家用来装婚鞋的斗盘。”

我拿起一个仔细看了看,斗盘的底部除了“囍”字,周围还有“国、固、上”等字。

看到这些,我不禁叹为观止,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叫“高手在人间”。

面对如此精品,我决定收藏一个。付了80元后,我拥有了赶集的第一个战利品。

我们慢慢向镇中心走去,真可谓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已经无法判断是街道还是市场。所有摊点都是依街道两旁一个挨一个,有卖衣服的、鞋子的、包的,有卖农具、秧苗、渔网的,也有卖农副产品如生姜、花生、绿豆、豇豆的,更有卖当地特色小吃的甜豆泡、油和、米糕、芝麻米糖等。

这些,让一贯好奇备至的我,东问问,西摸摸。当然,吃货如我——凡是吃的东西,不管什么,一个不落地全部品尝,觉得最好吃的还是甜豆泡。

同行5人,各有不同收获,有的买了小木凳子,有的买了晒盘,当然,也都不忘买手工米粉干和乡村土月饼——芝麻冰糖饼。

半天下来,虽然也因为太阳的毒辣踯躅不前,但却经不住对山间小镇独有的风土人情的诱惑,依然顶着酷热把整个集市踏了个遍。

中午时光,家在当地的朋友带我们去他家吃了特意安排的当地风味菜,有小山笋干、野兔、土鸡蛋、鳊鱼等,还有自酿的米酒。

菜,有着原汁原味的鲜美、脆爽、嫩甜;酒,有独特的醇香、清绵、回甘。

我们大快朵颐,酣畅淋漓后,彼此对视一刹那,忍不住狂笑——平时注重仪表体态的淑女们,都哪去了?

赶集,让久住在高楼林立的我们,过了一回纯真年代的生活。我想,这美好的时光,必将镌刻在各自的记忆碑上——不忘、不灭、不淡去。

【“浣花溪”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文学随笔、散文、散文诗、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2000字,标题注明“浣花溪”。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