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觉统合课程(不懂感觉统合教育)
儿女孝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是每个人的期待,古圣先贤也强调“百善孝为先”,而越来越多的父母却反映: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冷漠、自私、蛮横、不懂感恩。孩子不懂感恩已成为一种社会“通病”, 让家长们对“幸福晚年”不敢有太多的期待。
孩子不懂感恩,与目前的教育“重分数轻品德”有关,也与父母过份宠溺让孩子变成“小皇帝”“小公主”有关,更有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惹的祸。
感觉统合是一切能力的基础,也是爱的能力基础,感统失调的孩子爱的能力很不足。
1
感统失调,让孩子没感觉,没感觉,就没有感情。例如,触觉发展不足造成感觉传输通路受阻或者前庭觉迟钝造成信息疏漏等, 都会让感觉信息不能正常传输到大脑功能区,大脑功能区接受不到感觉信息,就无法下达指令让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孩子身体内没有感觉通路将家长的指令、面部表情、情绪、感情、需求等感觉信息传输到大脑功能区,大脑没有接收到感觉信息,孩子没有感觉,就没有办法回应家长,更没有能力去孝顺家长。
2
感统失调,让孩子接受到的感觉信息与事实不符合,孩子对自己和对外界人事物的主观认知就是负面的、片面的或是讨厌的。例如,一个触觉敏感的孩子,对自己不自信,很在乎父母的认可和肯定,非常努力地想表现好,对父母的批评教育过于敏感,有时甚至会歪曲父母的善意,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或是怀疑父母的爱。
3
感统失调,也可能让孩子逐渐对父母、对社会产生敌意。例如,前庭觉发展不足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捣乱课堂纪律、记忆差、成绩差,被老师批评,被家长训斥,被同学嘲笑,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逃课、叛逆, 甚至暴力行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因为不了解感统观念,容易把孩子定性为“坏孩子”“问题少年”“社会的败类”。这类孩子面对不公正的“待遇”自身无能奋起,只好自暴自弃,得来的是更严历的指责和惩罚,如此恶性循环,孩子渐渐地对家庭、对社会、对他人有了更深的敌意,更加自暴自弃,成为社会安全的隐患。
4
感统失调,让孩子想爱却爱不起来。“我有一个苹果才能给你一个苹果”,孩子感受到爱并且有爱的能力才能给予爱。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感统能力发展良好,感觉通路足够并且品质优良,前庭功能良好,孩子具备爱的生理基础,才能感受到爱。
目前,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由于感觉统合观念还不够普及,许多家长认识不到感统失调的危害性。许多家长误认为孩子还小,孩子的偏差行为长大了自然就会好。事实上,小时候不做感觉统合训练来调整,长大以后就会演变成更严重的问题。因为,感觉统合失调的状况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地改善,除非孩子有能力和有机会自我弥补或遇上贵人相助,否则它只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触觉敏感的孩子小时胆小、爱哭、咬人,长大后就会敏感多疑、优柔寡断、自信心不足、听不进他人的忠言;大脑双侧分化不全的孩子小时身体大片用力, 过度消耗能量,过早感到疲惫,无法保持较久的专注力,“知道”但“做不到”,易产生自我打击,成人后就会变成能言善辩却常常“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靠着强大的意志力去克服身体的“做不来”而一时勉强做到,又容易过度消耗能量,容易疲倦,容易对家人发脾气。
相信
按照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2岁之前是身影响心,12岁之后是心影响身。身安,则心安;心安,则身安,身心互为影响。孩子身心合一,内外和谐,才能爱己爱人。所以,要想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有爱、懂感恩的人,首先要把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起来。
家长运用感觉统合的观念来培养孩子,给予孩子 “有能力的爱”,孩子将来就会有能力给予家长爱与孝顺。爱与尊重、安全与丰富多元的环境刺激是感觉统合发展的营养素。父母与孩子互为环境因素,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我们老年后,孩子就是我们重要的环境因素。家长将感觉统合理念融入生命、生活中,从孩子出生后,家长有意识地顺应生命自然成长规律,提供给孩子安全又丰富的感觉环境,把孩子的感统基础打造好。孩子有感觉就有感情,心中就有爱,孩子才懂得感恩。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孩子会越来越有爱,回馈父母的爱也越来越多,也就会越来越有福气。
父母与孩子互为环境因素,孩子与孩子之间也互为环境因素,只有自己的孩子好,而别的孩子不好,孩子在不友善、不安全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必定不快乐、不幸福。每个孩子都好,社会安定和谐,孩子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下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孩子身心安宁,我们的老年生活也会其乐融融。
因此,对幸福晚年的期待,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自己,在于自己如何强化感统理念和践行感统训练。
家长们,把自己孩子的感统能力全面发展好,就是在创造自己未来的小贵人;把自己感统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家长,大家共同来传播正确的感统理念,让更多的孩子成为健康、快乐、自信、高能、有爱的人,让社会更和谐,就是在创造自己未来的大贵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