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高烧是川崎病吗(5岁男童患罕见川崎病)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
网络图片
市民林先生第一次听说川崎病,就发生在了儿子身上。这是一种罕见的病,类似感冒,容易被误诊,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对孩子的心脏和身体机能会造成伤害。过去的几天,他和家人守护着高烧不退的孩子,简直度日如年。
儿子遭遇罕见川崎病
林先生的儿子今年五岁,几天前莫名发起了39℃高烧,淋巴结肿大,身上起红疹。
林先生带孩子到社区医院就诊,医生开了些治感冒的药,可是吃了三四天药高烧也不退。这可急坏了林先生,发烧的第四天,他把孩子带到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看专家门诊。
做了抽血检查,医生说:“又一例川崎病患者。”说“又”,是因为该院刚刚收治了另一位儿童患者。
由于诊断及时,对症下药,林先生的孩子在使用丙球蛋白及大量阿司匹林后的第二天就开始退烧,淋巴结开始消肿,住院第三天,血液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第四天办理出院。
“川崎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根据百度的解释: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因最早由日本川崎医生报道病理,因此叫做川崎病。该病常见于婴幼儿及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18个月婴儿,男孩比女孩患病几率高,主要表现为发热、黏膜充血、唇红、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川崎病发病初期的症状和感冒相似,即使验血显示也像细菌感染,所以很容易被误诊,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容易引起休克、胆囊积液、关节炎、动脉扩张、动脉瘤、冠心病等并发症。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对于治疗川崎病尤为重要,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婴儿,在出现持续发热5天以上且使用抗生素无效时应及时就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盲目使用药物或者是更换药物以及停药等。”医生说。
一位家长的护理日记
就在林先生为孩子的病寝食难安时,看到了另一位患者家长发的护理日记。这位患者发高烧前一周,因为支原体肺炎住院一星期。
“我从来没想过孩子会得罕见的川崎病,回想起来,每一天都度日如年。”这位家长在日记里写道,并纪录了孩子从发烧到治愈的整个过程,总共七天。
第一天。“发烧38℃,物理降温。中午突然高温晕厥,送去医院测量39℃,验血显示细菌感染。因为昏厥不敢怠慢,当天住院,输头孢二代,持续高烧38.5℃以上。”
第二天。“头孢二代,持续高烧,退烧药吃了4个小时又烧起来。”
第三天。“孩子身上起疹子,医生说是过敏。停头孢二代换三代仍高烧不退。”
第四天。“高烧不退,皮疹加重。”
第五天。“半夜,发现孩子脚心起红疹。这时,我突然想到川崎病,赶紧叫来值班医生,因为还没有太明显的典型特征,医生没确诊。继续打抗生素。”
第六天。“孩子眼膜充血,身上起很多红疹,精神状态差。这时,我心里已经确定是川崎病了。晚上,我果断将孩子转到大医院儿科急诊留观。”
第六天。“确诊为川崎病。下午开始输入丙球蛋白,根据孩子的体重连续打了一个晚上。”
第七天。“终于退烧,孩子的精神状态好多了,接着就是一系列的检查。出院。接下来,还要长期复查并精心照料,还要吃一段时间的阿司匹林和护肝药。”
由于发现及时,孩子没有引起并发症,但已经够让这位家长心力交瘁。“川崎病在第五天开始输丙球蛋白效果最好,5-10天是治疗最佳时间。写这篇文章是提醒大家,如果宝宝三天以上还高烧不退,一定要引起重视。”该家长提醒道。
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川崎病是罕见的儿童疾病,但是近两年的临床病例却在增加,而且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多个基因异常、多通道免疫调控系统失衡产生自身免疫性炎症有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杨艳玲医师就“川崎病是什么病”在线解答时表示:川崎病,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病因不明,多与感染、遗传因素有关。患儿主要有全身表现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全身表现有持续性发热、双侧眼球结膜充血、口唇红、杨梅样舌、躯干部多形性皮疹、手足硬性水肿、一过性淋巴结肿大等。心血管损害是急性期的主要表现,可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等,心脏听诊常发现患儿心音亢进、心动过速、奔马律和心脏杂音等。
川崎病急性期的治疗药物有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恢复期应根据患儿自身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川崎病呈自限性经过,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适当治疗可逐渐康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