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高产优质辣椒的种植技术)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绿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性热、味辛,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还含有维生素B、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高产优质辣椒的种植技术)

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绿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性热、味辛,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还含有维生素B、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

1 生长习性

辣椒生育初为发芽期,催芽播种后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现第一片真叶,到花蕾显露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门椒坐住为开花期。坐果后到拔秧为结果期。辣椒适宜的温度在15~34度之间。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度,发芽需要5~7天,低于15度或高于35度时种子不发芽。苗期要求温度较高,白天25~30度,夜晚15~18度最好,幼苗不耐低温,要注意防寒。辣椒如果在35度时会造成落花落果。辣椒对条件水份要求严格,它即不耐旱也不耐涝。喜欢比较干爽的空气条件。

2 品种选择

2.1 选择适合自己当地市场的品种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人们的口味都要很大的差异,在口味方面中国素有“北咸西辣东南甜”的说法,存在这个差异和气候都有很大的关系。气候干燥的北方,如黑龙江及长春等地,人们喜欢大果型甜味椒;中南、西南、西北、地区,人们就喜欢吃辣的品种;在东南沿海一些地区,人们的口味更偏向甜味的辣椒。因此在选择辣椒的品种的时候多去了解自己当地市场辣椒的流通量是多少,是哪种品种最多,人们更偏向哪种口味的辣椒。根据这个选择辣椒品种,进行种植。

2.2 辣椒的生长特性

辣椒品种不同,栽培的季节和设施条件也不同。有些品种在温室大棚是高产丰质的好品种,但在露地栽培种植时就不是高产丰质了。每种辣椒都有属于它的特性,正确的了解它的特性,在选择辣椒的品种的时候就更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优良品种。

2.3 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辣椒的品种出现多样化,选育出了抗病毒和害虫的优良品种。选择这些优良品种,对往后的种植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收度,一举两得。在选择自己种植的品种同时要结合自己属于哪种栽培方式和茬次。

2.4 品种的耐运、耐藏和保鲜程度

辣椒的耐运输,耐贮藏和保鲜都影响辣椒的价格。因此选择辣椒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辣椒品种是否有这些特性,尤其是塑料中棚两膜一苫覆盖栽培的秋延晚辣椒,这茬辣椒需要挂秧保鲜2个月以上,这是就要选择耐运、耐藏和保鲜的品种了。

3 栽培时期

根据保护设施不同,可分为早春大棚栽培和秋延后越冬温室栽培。早春大棚栽培,一般在10月中旬育苗,12月中旬定植,3月上中旬开始采收。持续到7月下旬;秋延后越冬温室栽培,一般在8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月中旬进入采收阶段,可持续到7月中旬。

4 育苗技术

大棚、日光温室栽培,一般采用育苗盘温室播种育苗,也可采用温室内育苗畦播种育苗。

4.1 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入55度温水中,不断搅拌,在10分钟内使水温降至30度,捞出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浸泡4~5小时,用纱布包好,放在25~28度以下催芽,4~5天后种子露白即可播种。也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分钟,起到钝化病毒作用。

4.2 营养土配置

一般采用6份不带菌大田土加4份充分腐熟的圈肥配成混合土,然后按每立方米混合土加1千克过磷酸钙、80克多菌灵,60克敌百虫,充分混匀,盖膜闷制10~15天,装入育苗盘或铺于畦内,浇透底水,以备播种。

4.3播种、分苗

将催芽的种子播于育苗盘中或畦内,覆土1厘米厚,盖上地膜,保温保湿。当种子有70%出土后,揭除地膜。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便可分苗。将幼苗分入8厘米×10厘米装有配置营养土的营养钵中,钵1株。

4.4温湿度管理

出苗前地温须控制在20度左右,白天气温控制在28~30度,夜间18耀20度。当幼苗出齐、子叶平展后,为防止幼苗徒长,适当降低气温,白天控制在25~27度,夜间17~18度,保证子叶肥大、绿色、叶柄长短适中、生长健壮。分苗前3~4天,加强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夜温15度左右。可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以利分苗后的缓苗,分苗后1周内,地温控制在18~20度,白天气温控制在25~30度,约1周后,幼苗新叶生长,适当通风降温,以防幼苗徒长。苗期湿度控制,分苗前宜干不宜湿;分苗后,新叶开始生长,床土水分蒸发快,土壤稍干,适当浇水。

5栽培方法

5.1 整地、施肥、做畦

每亩基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三元复合肥25千克,耙碎、整平,畦宽1.2米,畦高15厘米,双行定植,行距80厘米。

5.2 定植及定植密度

幼苗长至4~5片真叶,地温15度以上,选晴好天气进行定植。定植时,及时浇定植水。定植密度根据定植时间和栽培期的长短不同而异。早春大棚每亩定植密度为2300株,秋延后越冬温室栽培,每亩定植密度为1900株。

6 种植管理

辣椒喜温、喜水、喜肥,但高温易得病,水涝易死秧,肥多易烧根。整个生育期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定植后、采收前要促根,促秧;开始采收至盛果期要促秧、攻果;进入高温季节后要保根保秧,防止败秧和死秧;结果后期要加强管理,增产增收。

6.1采收前管理

此期地温低、根系弱,应大促小控。即轻浇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缓苗水轻浇,可结合追少许粪水,浇后及时中耕,增温保墒,促进发根,蹲苗不宜过长,约10天左右,可小浇小蹲,调节根秧关系。蹲苗结束后,及时浇水、追肥,提高早期产量,追肥以氮肥为主,并配合施些磷钾肥,促秧棵健壮,防止落花,及时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茎上的侧枝。

6.2 始收期至盛果期的管理

这一阶段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逐渐增多,病虫害陆续发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为防止早衰,应提前采收门椒,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度,促秧攻果,争取在高温季节封垄。进入盛果期,封垄前应培土保根,并结合培土进行追肥。

6.3 高温季节及其以后的管理

高温雨季易诱发病毒病,落花落果严重,有时大量落叶。因此,高温干旱年份必须灌在旱期头,而不能灌在旱期尾,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抑制病毒病的发生与发展。雨后施少量化肥保秧,还要及时灌溉,防止雨季后干旱而形成病毒病高峰。高温季节应在早晚灌溉。盛花期喷800~1000倍矮壮素3~4次,有较好的保花增产效果。

6.4 缩果后期的管理

高温雨季过后,气温转凉,青椒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必须加强管理,促进第二次结果盛期的形成,增加后期产量,应及时浇水,并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性肥料,补充土壤营养之不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