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磁芯温度高线径不热 磁芯体积等效特性

饱和电感特性

● 热特性

饱和电感是功率器件,通过进入和退出饱和过程的磁滞损耗(而不是涡流损耗或者铜损)吸收电流尖峰能量,主要热功率来自于磁芯。

这一方面要求磁芯应该是高频材料,另一方面要求磁芯温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居里温度。这意味着饱和电感的磁芯应该具有最有利的散热特性和结构,即:更高的居里温度、更高的导热系数、更大的散热面积、更短的热传导路径。

● 饱和特性

显然饱和电感一般不必考虑使用气隙或者不易饱和的低导磁率材料。

● 初始电感等效特性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较低导磁率的磁芯配合较多匝数、与较高导磁率的磁芯配合较少匝数的饱和电感初始电感相当,缓冲效果大致相当。

这意味着直接采用1 匝的穿心电感总是可能的,因为任何多匝的电感总可以找到更高导磁率的磁芯配合1 匝等效之。这还意味着磁芯最高导磁率受到限制,如果一个适合的磁芯配合1 匝的饱和电感,将没有使用更高导磁率的磁芯配合更少匝数的可能。

无源无损缓冲吸收

电感磁芯温度高线径不热 磁芯体积等效特性(1)

电感磁芯温度高线径不热 磁芯体积等效特性(2)

● 如果缓冲电感本身是无损的(非饱和电感),而其电感储能又是经过无损吸收的方式处理的,即构成无源无损缓冲吸收电路,实际上这也是无源软开关电路。

● 缓冲电感的存在延迟和削弱的开通冲击电流,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软开通。

● 无损吸收电路的存在延迟和降低了关断电压的dv/dt,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软关断。

● 实现无源软开关的条件与无损吸收大致相同。并不是所有拓扑都能够搭建出一个无源软开关电路。因此除了经典的电路外,很多无源软开关电路都是被专利的热门。

● 无源无损软开关电路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缓冲吸收方式,与有源软开关电路效率相差无几。因此只要能够实现无源软开关的电路,可不必采用有源软开关。

吸收缓冲电路性能对

电感磁芯温度高线径不热 磁芯体积等效特性(3)

滤波缓

电感磁芯温度高线径不热 磁芯体积等效特性(4)

电感磁芯温度高线径不热 磁芯体积等效特性(5)

● 电路中的电解电容一般具有较大的ESR(典型值是百毫欧姆数量级),这引起两方面问题:一是滤波效果大打折扣;二是纹波电流在ESR上产生较大损耗,这不仅降低效率,而且由于电解电容发热直接导致的可靠性和寿命问题。

● 一般方法是在电解电容上并联高频无损电容,而事实上,这一方法并不能使上述问题获得根本的改变,这是由于高频无损电容在开关电源常用频率范围内仍然存在较大的阻抗的缘故。

● 提出的办法是:用电感将电解和CBB分开,CBB位于高频纹波电流侧,电解位于直流(工频)侧,各自承担对应的滤波任务。

● 设计原则:Π形滤波网络的谐振频率Fn应该错开PWM频率Fp。可取Fp=(1.5~2)Fn 。

● 这一设计思想可以延伸到直流母线滤波的双向缓冲,或者其他有较大滤波应力的电路结构。

振铃

电感磁芯温度高线径不热 磁芯体积等效特性(6)

电感磁芯温度高线径不热 磁芯体积等效特性(7)

电感磁芯温度高线径不热 磁芯体积等效特性(8)

振铃的危害:

● MEI测试在振铃频率容易超标。

● 振铃将引起振铃回路的损耗,造成器件发热和降低效率。

● 振铃电压幅度超过临界值将引起振铃电流,破环电路正常工况,效率大幅度降低。

振铃的成因:

● 振铃多半是由结电容和某个等效电感的谐振产生的。对于一个特定频率的振铃,总可以找到原因。电容和电感可以确定一个频率,而频率可以观察获得。电容多半是某个器件的结电容,电感则可能是漏感。

● 振铃最容易在无损(无电阻的)回路发生。比如:副边二极管结电容与副边漏感的谐振、杂散电感与器件结电容的谐振、吸收回路电感与器件结电容的谐振等等。

振铃的抑制:

● 磁珠吸收,只要磁珠在振铃频率表现为电阻,即可大幅度吸收振铃能量,但是不恰当的磁珠也可能增加振铃。

● RC 吸收,其中C可与振铃(结)电容大致相当,R 按RC吸收原则选取。

● 改变谐振频率,比如:只要将振铃频率降低到PWM频率相近,即可消除PWM上的振铃。

● 特别地,输入输出滤波回路设计不当也可能产生谐振,也需要调整谐振频率或者其他措施予以规避。

吸收缓冲能量再利用

电感磁芯温度高线径不热 磁芯体积等效特性(9)

RCD吸收能量回收电路

只要将吸收电路的正程和逆程回路分开,形成相对0 电位的正负电流通道,就能够获得正负电压输出。其设计要点为:

RCD吸收电路参数应主要满足主电路吸收需要,不建议采用增加吸收功率的方式增加直流输出功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