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宣汉因地制宜奏响县域经济发展最强音)

张平 申浩伯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2018年,宣汉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连续2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今年1至2月,县域70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9.3亿元,增长20.3%,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位列全市第一。

是什么让位于川陕革命老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宣汉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说:“宣汉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美,我们因地制宜,实施‘兴工强县、开发扶贫、全域旅游三大战略’,让宣汉从从传统的‘资源大县’成为了新兴的‘工业强县’、‘旅游强县’、‘农业强县’。”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宣汉因地制宜奏响县域经济发展最强音)(1)

兴工强县促发展

“这一车的货物送往浙江,那一车送去福建,后面那一个送到广东。”,这是中国(普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里忙碌的场景,只见项目现场建设如火如荼、企业车间生产有条不紊。

据悉,中国(普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是四川达州普光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之一,是宣汉县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合力打造的国内首个微玻纤全产业链示范产业园。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产业园已完成基础设施及产业投资4亿元,引进入驻企业12家,初步形成微玻纤新材料和天然气硫化工两大产业集群。

近年来,宣汉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以“天然气硫磺”、“ 微玻纤新材料”、“锂钾”三驾马车,不断拉动宣汉工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县域工业经济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宣汉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传勤自豪地说:“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兴工强县’战略,着力构建“一区四园”竞相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天然气硫磺、微玻纤新材料产业,依托丰富的富锂钾卤水资源优势启动建设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再造一个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走出一条具有宣汉样板的工业化新路子。”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宣汉因地制宜奏响县域经济发展最强音)(2)

文旅扶贫创佳绩

自2018年8月28日开园以来,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就特别的“火”,来自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车辆川流不息,当地的餐馆、民宿酒店更是异常火爆,景区的快速发展让当地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位于宣汉县北部山区,这儿有绵延100余公里的喀斯特V型大峡谷景观,是全县最美丽、最生态的地方。但是因为山高路远,交通闭塞,当地9万余人“端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如何破解这“美丽的贫困”是宣汉县委、县政府神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

2015年宣汉响亮提出:聚焦巴山大峡谷片区,大力实施“开发扶贫”、“全域旅游”战略。力争2020年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旅扶贫示范区,实现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以上,直接带动巴山大峡谷片区102个贫困村、9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辐射带动周边21个乡镇46万余人增收致富。

“自从巴山大峡谷景区的公路修通之后,我的农作物都能卖出去了,家里40多亩木香,每年能收入近2万元;养了20多箱土蜂蜜,每年能收入8000多元。”居住在巴山大峡谷景区黄连村的昔日贫困户刘福太算了一笔账,脸上笑开了花。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宣汉因地制宜奏响县域经济发展最强音)(3)

特色农业促增收

“大片的蓝莓树遍布在山坡上、田野间,深蓝色的果子缀满枝头,色泽透亮,饱满圆润。只见大批游客游走到蓝莓树前,采摘、拍照、嬉戏,蓝莓谷里充满着欢声笑语。”眼下正是蓝莓成熟的季节,这是在双河镇大田村蓝莓谷见到的热闹场景。目前,双河镇建成1万余亩的蓝莓产业示范区,年均产值超过300万元。

“自从蓝莓谷建成以后,我不仅在园区务工挣钱,流转的5亩土地也得到了分红,现在月均增收1200元以上,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了!”双河镇大田村的一位王姓村民兴奋地说道。

据了解,近年来宣汉县“牛、药、果、茶、菌”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脆李、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存栏蜀宣花牛8.5万头,宣品天下肉牛列入全省5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名单;新发展中药材0.8万亩、脆李0.75万亩、茶叶0.3万亩、食用菌5000万袋,农业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