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提高修养 论语学习面子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 提高修养 论语学习面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 提高修养 论语学习面子

论语 提高修养 论语学习面子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这一段故事里面蕴含的道理,非常值得我们这些普通人好好反思和学习一下。

颜渊不幸32岁就死了,他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叫颜路,去请求孔子把他的马车卖了,好给颜回下葬。孔子说,孩子有才华或没有才华,每个人都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我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只有棺而没有椁,我不能步行外出,为了椁而把马车卖掉。因为我曾经做过国家的官员,所以外出要有马车。

交代几件事。那个时候的殡葬,经济比较好的情况是里面有棺外面有一层椁,颜路家里条件比较困难,所以才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事。

再有就是,孔子有一个独子孔鲤(儿子只有这一个),字伯鱼,大概50岁的时候死掉了,孔子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另外,孔子曾经做过国家的大臣。

先说次要的吧,为什么孔子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儿子或爱徒把马车卖掉呢?这个事只有接触过那个阶层或许才比较有感触。还是需要一些实践阅历才能懂这个道理。

虽然我们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事实是,几乎很少有人会完全不在意别人的外在形象,而只关心这个人的内在修养。

这个事也不仅仅是“狗眼看人低”这么简单,还是有比较深刻的内涵的。比如一件某著名品牌的限量版毛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穿这件衣服的人,有怎样的品味、消费习惯,甚至于人际关系等。

要进到某个圈子,你就不得不遵从那个圈子的一些潜规则,要不然没办法展开工作。

然后说重点,也就是孔子为什么就不能给儿子或颜回办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呢?您就这么不近人情吗?

儒家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直道而行”,比如“以直报怨”,别人踢我一脚,我稍微退一点,我不踢他,但用手打他一下,或者骂他一句,这总可以吧。

然后还有一句叫做“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意思是,本来就是有钱有地位的人,那你就正常表现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本来就没钱没地位的,那就老老实实的,粗茶淡饭的生活。

一句话,做人要老实一点,不要装。

但是,“面子”文化在我们中国的历史还是非常悠久的,只不过,多数人经常干的事就是“舍本逐末,流于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真正的面子指的是“品德修养”,你做了亏心事,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所以“没面子”(你的脸对不上别人的脸),而绝不是几件衣服、车子房子这种莫名其妙的外在物质层次,那些东西怎么够得上、配得上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呢?

所以,孔子告诉颜路,咱们家里经济条件一般,那就只给颜回用棺材下葬而不用外面的椁,这样做才是对的,没有必要为了虚荣攀比而打肿脸充胖子。

请问,孔子究竟在打谁的脸啊?

参考文献:《论语别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