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一字之差,相差93公里,你知道吗?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

老家襄城县 2019-12-20 10:04

河南工程学院


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校于2007年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原煤炭部直属院校;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4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设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即为学校的杰出校友。

学校办学基础扎实。现有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600余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设备总值2.94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31万册,电子图书68万种。体育馆、室内游泳馆、体育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齐全。

学校育人质量突出。现有22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开设5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荷兰撒克逊应用科技大学、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等20多所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联合开办7个本专科合作办学项目,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联合开展了博士培养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开展了大学生海外实习就业项目,与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0多项。

学校师资水平较高。现有教职工1520人,专任教师13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0人,副高级职称46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40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1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省优秀专家和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3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省青年骨干教师100余人,并聘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100余人。

学校科研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实施“543”计划,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校级创新团队8个,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纺织新产品开发、纺织大数据关键技术等省级工程实验室6个,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涂装生产线仿真与测试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是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学校分别参与了“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纺织新产品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50余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应急管理专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5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学校主动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与驻马店市政府、郑州航空港区、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南省煤炭行业协会、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豫发集团、河南中税中兴咨询集团、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远大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地方高成长性企业等建立了紧密的政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共建行业学院8个、企业冠名班1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8个。

学校文化氛围浓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引,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严管厚爱、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 形成了以“基层党建五项工程”“理论宣讲团”“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等为代表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以明月湖、怀若谷、名人雕塑园、轩辕文化园、明德励志园、黑白工业史发展园等“一湖一谷四园”等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品牌。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文明标兵学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为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开启新时期学校事业发展新征程,学校制定了“建好示范校、创办硕士点、努力建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全校上下正在秉承“自强不息、博学精艺”的校训和“严谨、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按照“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大工程、四个坚持”的发展思路,即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推进转型发展和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重点,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和科研创新工程,坚持管党治党、科学治校、教授治学、改革创新,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勤奋的工作,全面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把学校建成开放度较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不懈努力!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3)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4)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5)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6)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7)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8)


河南工学院简介


河南工学院始建于1975年,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重要城市、豫北工业名城——新乡市。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名,占地面积1220亩,校舍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馆藏适用纸质图书176万余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亿余元,拥有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所1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和雄厚的实验实训条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本着“对接产业、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形成品牌”的学科建设思路,紧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五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63个本、专科专业,省部级以上特色(示范、名牌等)专业23个。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内培外引”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有专任教师8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专任教师6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300余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78人。

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了“全过程、多平台、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 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学校荣获“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近5年来,学生在全国各种技能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600余人次。据统计,在毕业5年以上的学生中,在企业的技术研发、质量检验、管理等重要岗位上工作的达91.4%;全校32个工科专业毕业5年以上的学生拥有专利4000多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产学研合作成效明显。学校与新乡市联建的新乡市机电装备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开放创新、自主创新,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河南省4大班子领导亲临中心考察。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德国、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知名高校或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理念,促进办学水平提升。

学校秉承“厚德、精技、求实、创新”的校训,弘扬“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向地方和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培养了7万多名高素质人才,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业技术、管理骨干,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就业好、好就业”成了一张亮丽名片,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荣获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文明学校。

面对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面临新任务,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紧紧抓住教育综合改革和国家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难得机遇,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总体目标,按照“开放办学、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彰显品牌”的发展思路,科学定位,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技术创新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9)

校园一隅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0)

雪景一隅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1)

文化石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2)

致远广场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3)

人文广场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4)

文化长廊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5)

创新创业中心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6)

感恩母校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7)

学子湖畔9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8)

学子湖畔8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19)

学子湖畔7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0)

学子湖畔6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1)

学子湖畔5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2)

学子湖畔4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3)

学子湖畔3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4)


学子湖畔1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5)

鸟瞰学子湖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6)

鸟瞰校园3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7)


鸟瞰校园1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8)

莲花桥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29)

花香小径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30)

实字5号楼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31)

实验室一景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32)

老综合大楼

河南工程学院和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和河南工学院)(3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